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255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这样,形成多条载荷路径,有效分解碰撞力,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提高了整车强度和扭转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前车体的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车身结构由构件及其接头和钣金件共同组成,是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的基本系统。车身结构横梁的合理布置对车身的强度、刚度、模态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结构布置的好坏,不但影响车身的性能,也影响车身的成本。目前,前车体结构中,手刹拉索中央通道,一般由地板和加强板组合构成单独体系。但却存在局部刚度和强度较差的问题。而且,横梁及纵梁不连接,位置布置不合理,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碰撞能量无法有效传递。而且,噪音和震动的处理不理想,舒适性下降,影响驾驶员操控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形成多条载荷路径,有效分解碰撞力,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提高了整车强度和扭转刚度的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横向地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加强板设有向下凹入的第一凹进,所述第二加强板设有向下凹入的第二凹进,所述第一凹进和所述第二凹进的两端均通过圆弧与所述中央通道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设有向上弯曲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凹进相抵。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前延伸梁和第一后延伸梁,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前延伸梁和第二后延伸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前延伸梁和所述第一后延伸梁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前延伸梁和所述第二后延伸梁位置对应设置。所述中央通道的前方设有前横梁,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前部和所述后纵梁前部垂直固定,所述前横梁上设有前横梁加强板。所述前纵梁的中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后突出,所述后突出上设有第一副驾安装点,所述后纵梁的中部设有向前延伸的前突出,所述前突出上设有第二副驾安装点,所述第一副驾安装点和所述第二副驾安装点以前车体的纵向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前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以所述第一副驾安装点和所述第二副驾安装点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前横梁位于所述第一副驾安装点和所述第二副驾安装点的前方300mm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一副驾安装点和所述第二副驾安装点的后方300mm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之间的间距为300mm。所述第一横梁中部设有第一横梁加强板,所述第二横梁中部设有第二横梁加强板。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横向地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这样,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分别横向贯穿前车体并与前纵梁和后纵梁固定设置,增大了前车体的强度和刚度,在侧碰的过程中可以将冲击力沿着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传递给前、后纵梁,形成了多条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车体的碰撞形变量。而且,在凸起的中央通道上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可以增大中央通道的强度,在碰撞过程中,中央通道对前车体起到了纵向支撑的作用,并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进而减少了碰撞点的形变,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且,通过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形成了闭合支撑,构成了在同一位置处的双横梁的闭合结构。这样,第二横梁和第二加强板构成的闭合支撑,共同在高度方向上对前车体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增大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在碰撞过程中,闭合支撑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还可以将中央通道的受力通过闭合支撑向第二横梁传递,再由第二横梁传递给前后纵梁以及其它横梁,形成了多条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车体的碰撞形变量。同时,在对车体施加向下的扭转力时,高度方向上的闭合支撑提供了与扭转力方向相反的抵抗力,进而增大了车体的扭转刚度。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的副驾安装点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前纵梁2…后纵梁3…前地板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中央通道7…前横梁8…第一加强板9…第二加强板10…第一前延伸梁11…第一后延伸梁12…第二前延伸梁13…第二后延伸梁14…第一副驾安装点15…第二副驾安装点16…第一横梁加强板17…第二横梁加强板18…第一凹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1、后纵梁2、前地板3、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所述前地板3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6,所述中央通道6的前部和中部分别横向地设有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所述第一横梁4和所述第二横梁5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6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1和所述后纵梁2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1和所述后纵梁2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9的下表面相抵。这样,所述第一横梁4和所述第二横梁5分别横向贯穿前车体并与前纵梁1和后纵梁2固定设置,增大了前车体的强度和刚度,在侧碰的过程中可以将冲击力沿着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传递给前、后纵梁2,形成了多条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车体的碰撞形变量。而且,在凸起的中央通道6上设置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可以增大中央通道6的强度,在碰撞过程中,中央通道6对前车体起到了纵向支撑的作用,并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进而减少了碰撞点的形变,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且,通过第二横梁5的上表面与第二加强板9的下表面相抵,形成了闭合支撑,构成了在同一位置处的双横梁的闭合结构。这样,第二横梁5和第二加强板9构成的闭合支撑,共同在高度方向上对前车体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增大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在碰撞过程中,闭合支撑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还可以将中央通道6的受力通过闭合支撑向第二横梁5传递,再由第二横梁5传递给前后纵梁2以及其它横梁,形成了多条载荷路径,分担了碰撞点的碰撞冲击力,有效分解碰撞力,减小了车体的碰撞形变量。同时,在对车体施加向下的扭转力时,高度方向上的闭合支撑提供了与扭转力方向相反的抵抗力,进而增大了车体的扭转刚度。参见附图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第一加强板8设有向下...
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横向地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横向地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设有向下凹入的第一凹进,所述第二加强板设有向下凹入的第二凹进,所述第一凹进和所述第二凹进的两端均通过圆弧与所述中央通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设有向上弯曲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凹进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前延伸梁和第一后延伸梁,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前延伸梁和第二后延伸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前延伸梁和所述第一后延伸梁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前延伸梁和所述第二后延伸梁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理韦学丽曾蔚许冰苏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