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及其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382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9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及推进器,公开的推进器包括动力源、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螺旋桨,以及连接所述动力源和所述螺旋桨的传动装置,所述螺旋桨包括叶片、叶片旋转轴和与所述叶片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叶片绕第一轴线旋转;还包括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绕第三轴线旋转,以便所述螺旋桨向水面上方转动。船舶在行驶中,如果遇到水位较浅的区域,或者在靠近码头时,可提前开启动力源,使之驱动螺旋桨绕第三轴线旋转,使螺旋桨向水面上方转动,从而抬高了螺旋桨的最低点,间接抬高了船舶的最低点,船舶与水底干涉的位置也提高了,可以行驶在水位更浅的区域,提高了船舶对水域的适应能力和通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进器和包括上述推进器的船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船舶推进器因动力源的原因,一般都是将螺旋桨固定在船的尾部,利用水的反冲力来推动船体向前运动,其推力的方向只是沿船尾指向船头。若要改变船的航行方向只能依靠设置在船尾的舵子转向来实现。其缺点是转弯半径较大,特别是大型船舶靠岸时更是难以操作。同时由于螺旋桨的位置的原因,使得船体底部必须制作出特定的形状来适应流体动力学的要求。现在,普通船舶在进出港口时很难掌控进出港口的方向,方向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撞到港口周边的设施从而导致船体的破损;在一些浅水区,船舶容易出现触底现象,使得船舶的行驶区域大大受限,船舶的适应性较差,有时需要大马力的拖轮辅助进出港,这样的操作复杂,进出港效率低。公开号为CN200910231675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万向推进器,其推进器可以实现任意角度转动,具有推进效果好,转向灵活、对船舶底部形状无限制等优点。但是,该申请中是通过两个伞齿轮相互啮合仅能实现绕一个轴360度转动,其解决船舶适应性问题能力有限。公开号为CN201410426462提供一种船舶推进器,包括两个设置在船头两侧的船头推进器和两个设置在船尾两侧的船尾推进器,所述船头推进器和船尾推进器分别动作,使船舶前进、倒退、左右平移及左右转弯。其船头推进器和船尾推进器均可伸缩,在需要使用时伸出,不需要使用时缩进去,达到提高船舶转向灵活度的目的。上述推进器结构复杂,且船头和船尾的推进器结构不一样,其制造成本和复杂程度较高,不利于推广。因此,如何使船舶在行驶时更灵活,且能适应更多的水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进器和包括上述推进器的船舶,该推进器能明显提高船舶的适应性,同时能使船舶行驶更灵活。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包括动力源、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螺旋桨,以及连接所述动力源和所述螺旋桨的传动装置,所述螺旋桨包括叶片、叶片旋转轴和与所述叶片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叶片绕第一轴线旋转;还包括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绕第三轴线旋转,以便所述螺旋桨向水面上方转动。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逐层套设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叶片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轴线所在的轴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轴线所在的轴体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叶片的旋转平面平行。优选地,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轴带动螺旋桨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三旋转轴带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三轴线旋转。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齿条,所述齿轮齿条一者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与所述叶片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可选择地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五伞齿轮和第六伞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伞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六伞齿轮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并驱动所述第三旋转轴带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三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第二旋转轴带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七伞齿轮、与所述第七伞齿轮啮合的第八伞齿轮,所述第八伞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九伞齿轮,所述叶片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伞齿轮,所述第九伞齿轮与所述第十伞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轴线所在的轴体传动连接的第五齿轮,该第五齿轮根据所述螺旋桨是否向水面上方转动判断是否传动。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传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船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推进器,该推进器安装于船舶的船体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包括动力源、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螺旋桨,以及连接所述动力源和所述螺旋桨的传动装置,所述螺旋桨包括叶片、叶片旋转轴和与所述叶片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叶片绕第一轴线旋转;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绕第三轴线旋转,以便所述螺旋桨向水面上方转动。船舶在行驶中,如果遇到水位较浅的区域,或者在靠近码头时,可提前开启动力源,使之驱动螺旋桨绕第三轴线旋转,使螺旋桨向水面上方转动,从而抬高了螺旋桨的最低点,间接抬高了船舶的最低点,船舶与水底干涉的位置也提高了,可以行驶在水位更浅的区域,提高了船舶对水域的适应能力和通过能力。同时,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推进器可以向上偏移抬高船体最低点,可以减少在船体上安装推进器数量,既可以缩小安装空间,减少推进器的占用面积,节省船体空间,有效提高船体的空间利用效率,使之容积比例增大;还可以节省船体费用,降低成本。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齿条,所述齿轮齿条一者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固定连接。通过齿轮齿条等传动机构,可以准确判断螺旋桨绕第三轴线转动的角度,使螺旋桨转动的高度可以精确控制,确保船舶行驶时的安全可靠性。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叶片的旋转平面平行。即螺旋桨可以实现在三个维度的转动,叶片转动,螺旋桨整体绕第二轴线转动,以及螺旋桨整体向上翻转。其中,叶片绕第一轴线转动提供动力,驱动船舶前进、后退或转弯;螺旋桨整体向上翻转,可以提高船舶的最低点,提高船舶可适应的水域;螺旋桨整体绕第二轴线旋转,可以调整叶片的驱动方向,即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包括动力源、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螺旋桨,以及连接所述动力源和所述螺旋桨的传动装置,所述螺旋桨包括叶片、叶片旋转轴和与所述叶片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叶片绕第一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绕第三轴线旋转,以便所述螺旋桨向水面上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包括动力源、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
螺旋桨,以及连接所述动力源和所述螺旋桨的传动装置,所述螺旋桨
包括叶片、叶片旋转轴和与所述叶片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叶
片绕第一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连接组
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绕第三轴线旋转,以便所述螺旋桨
向水面上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组件包括逐层套设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
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叶片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
旋转轴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轴线所在的
轴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轴线所在的轴体
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动力源驱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中心线第二轴线旋转,
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叶片的旋转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动力源包括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第
一旋转轴带动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轴
带动螺旋桨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三旋转
轴带动所述螺旋桨绕所述第三轴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传动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齿条,所述齿轮齿条一者与所述第二
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船舶的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卓海陆炳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铭远船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