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6577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02:02
一种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包括曲轴、机体、侧盖、飞轮、飞轮螺母、手摇内齿轮、从动齿轮、复位弹簧、起动罩壳、导风罩、护套、轴向挡圈和起动摇手,曲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与侧盖的结合件上,飞轮固定安装在曲轴上,并由飞轮螺母轴向固定,导风罩固定在机体的飞轮端上,且位于飞轮的外侧,起动罩壳安装在导风罩的外侧,手摇内齿轮套装在起动罩壳上,复位弹簧和护套套装在手摇内齿轮上,从动齿轮设置在曲轴、飞轮端面或者飞轮螺母上。使用这种手摇式起动装置,既顺应了操作者的起动习惯,对起动操作的技术要求不高,又保证了发动机的起动可靠性,克服了现有绳拉起动存在的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起动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单缸风冷发动机起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单缸立式风冷系列发动机中,起动装置均设置在飞轮端,起动方式为绳索手拉式,该起动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对拉绳拉出的角度、拉绳拉出的速度、拉绳拉出的距离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使用者的操作起动技术要求较高,若使用者在起动时对拉绳角度、拉绳速度与拉绳距离掌握不当,则发动机就无法正常一次性起动,人们往往将不能一次正常起动归集于柴油机的质量问题,误认为是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不好。实际上,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与配套器械配套使用,例如与微耕机、烟草机等器械配套使用,这些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时,待作业地有山地也有水田,机械在不同土质的田地中离地面的高度是不同的,同时,实际操作者的身高也有较大差别,实际操作时的高度不一,这样就无法保证拉绳角度一致性,对于拉绳速度与拉绳距离的控制不同的操作者掌握尺度不一,因此手拉起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很难保证发动机手拉一次即能起动。另外绳拉式起动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常出现绳索与卷收轮之间产生虚绕或偏绕,导致无法正常拉动,同时拉绳使用寿命也不长,磨损后若操作者用力过大,会很容易导致拉绳拉断;现有拉绳手柄多数由硬塑或者胶木压制而成,由于拉绳手柄在蜗簧的作用下高速回位,很容易造成手柄被撞裂,在冬季尤为突出,一旦出现则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起动;现有的绳拉式起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卷收轮与轮壳之间经常会意外地进入泥土、砂石等杂物,导致卷收轮内的蜗簧无法正常将手柄反弹回位等缺陷。为了克服现有单缸立式风冷柴油机绳拉式起动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有人已经开发出一款全新的储能起动装置,该装置是利用大的蜗簧储存能量来带动发动机转动的结构原理,由于内腔结构复杂,该装置总成重量较重,在发动机配套微耕机时就会造成微耕机失衡,头部重尾部轻,微耕机不能平衡,不适应风冷发动机轻量化的使用特性。该起动装置在起动效果上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对操作者的使用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果操作者出现误操作,不但不能起动发动机,而且很容易对人造成伤害。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整机销售价格需在原来基础上增加400元以上,所以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鉴于现有单缸立式风冷柴油机的起动装置存在诸多缺陷,用户都希望对立式风冷发动机的现有绳拉式起动方式进行改进,最好能与现有单缸水冷柴油机的手摇式起动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它结构简单,操作轻便、使用安全可靠,能够克服现有单缸立式风冷柴油机绳拉式起动装置存在的诸多缺陷。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曲轴、机体、侧盖、飞轮、飞轮螺母、手摇内齿轮、从动齿轮、复位弹簧、起动罩壳、导风罩、护套、轴向挡圈和起动摇手,曲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与侧盖的结合件上,飞轮固定安装在曲轴上,并由飞轮螺母轴向固定,导风罩固定在机体的飞轮端上,且位于飞轮的外侧,起动罩壳安装在导风罩的外侧,手摇内齿轮包括内齿圈、转动轴颈、轴向限位槽和起动孔,内齿圈设置在转动轴颈的左端,轴向限位槽设置在转动轴颈的右端,起动孔设置在转动轴颈的右端面上,起动孔与起动摇手的起动爪端相配合,手摇内齿轮通过转动轴颈套装在起动罩壳的固定套中,复位弹簧和护套套装在转动轴颈上,复位弹簧位于固定套和护套之间,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由固定套和护套限位,护套的右端由安装在轴向限位槽内的轴向挡圈轴向限位,从动齿轮设置在曲轴、飞轮端面或者飞轮螺母上,从动齿轮的轴线与内齿圈的轴线相互平行,从动齿轮与内齿圈在起动状态下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与内齿圈在非起动状态两者在轴向相互分离。进一步,从动齿轮设置在飞轮螺母的外圆上,从动齿轮的轴线与曲轴轴线重合。进一步,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飞轮的端面上,从动齿轮的轴线与飞轮的轴线重合。进一步,从动齿轮设置在曲轴的飞轮端的轴径轴外圆上,从动齿轮的轴线与曲轴轴线重合。进一步,护套的尾部在非起动状态下套装在固定套的顶端,护套的尾部到固定套轴肩端部的距离大于内齿圈的轴向滑动行程,内齿圈的轴向滑动行程等于从动齿轮与内齿圈的啮合宽度加上从动齿轮与内齿圈在非起动状态下的轴向分离尺寸。使用时,首先将起动摇手插入手摇内齿轮的转动轴颈的轴向起动孔中,并用力向内侧推进,压迫复位弹簧变形,当将手摇内齿轮的内齿圈推到与从动齿轮完全啮合位置时,操作者开始转动起动摇手,手摇内齿轮将随起动摇手同步转动,手摇内齿轮的内齿圈带动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由于从动齿轮设置在飞轮螺母的外圆上或者设置在曲轴飞轮端的轴颈外圆上或者固定在飞轮端面上,从动齿轮转动必然带动曲轴同步转动,由此来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后,起动摇手自动退出,此时手摇内齿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脱离,使得手摇内齿轮在发动机运转时不再转动,这种起动方式与单缸水冷柴油机的手摇式方式相同,既顺应了操作者的起动习惯,对起动操作的技术要求不高,又保证了发动机的起动可靠性,克服了现有绳拉起动存在的诸多缺陷。在单缸立式风冷柴油机上采用与曲轴同步转动的齿轮与手摇内齿轮啮合起动结构,克服了立式风冷柴油机在飞轮端无法使用齿轮传动起动结构的技术偏见,采用内啮合齿轮组的手摇起动结构紧凑,手摇内齿轮和从动齿轮可以根据不同的配套方式采用不同的啮合方式。使用手摇起动方式代替绳拉起动方式,起动操作不受作业场地、操作者身高等因素的影响,齿轮传动式起动结构比绳拉起动更可靠,一次起动的成功率高,操作更轻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手摇内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曲轴;2-机体;3-侧盖;4-飞轮;5-飞轮螺母;6-手摇内齿轮;7-从动齿轮;8-复位弹簧;9-起动罩壳;10-导风罩;11-护套;12-轴向挡圈;13-起动摇手;61-内齿圈;62-转动轴颈;63-轴向限位槽;64-起动孔;71-固定支架;91-固定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风冷发动机飞轮端起动装置,包括曲轴1、机体2、侧盖3、飞轮4、飞轮螺母5、手摇内齿轮6、从动齿轮7、复位弹簧8、起动罩壳9、导风罩10、护套11、轴向挡圈12和起动摇手13,曲轴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2与侧盖3的结合件上,飞轮4固定安装在曲轴1上,并由飞轮螺母5轴向固定,导风罩10固定在机体2的飞轮端上,且位于飞轮4的外侧,起动罩壳9安装在导风罩10的外侧,手摇内齿轮6包括内齿圈61、转动轴颈62、轴向限位槽63和起动孔64,内齿圈61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左端,轴向限位槽63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右端,起动孔64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右端面上,起动孔64与起动摇手13的起动爪端相配合,手摇内齿轮6通过转动轴颈62套装在起动罩壳9的固定套91中,复位弹簧8和护套11套装在转动轴颈62上,复位弹簧8位于固定套91和护套11之间,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由固定套91和护套11限位,护套11的右端由安装在轴向限位槽63内的轴向挡圈12轴向限位,护套11的作用是复位弹簧8的轴向限位件和全安护罩,从动齿轮7设置在飞轮螺母5的顶端外圆上,内齿圈61的轴线与曲轴1的轴线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曲轴(1)、机体(2)、侧盖(3)、飞轮(4)、飞轮螺母(5)、手摇内齿轮(6)、从动齿轮(7)、复位弹簧(8)、起动罩壳(9)、导风罩(10)、护套(11)、轴向挡圈(12)和起动摇手(13),曲轴(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2)与侧盖(3)的结合件上,飞轮(4)固定安装在曲轴(1)上,并由飞轮螺母(5)轴向固定,导风罩(10)固定在机体(2)的飞轮端上,且位于飞轮(4)的外侧,起动罩壳(9)安装在导风罩(10)的外侧,手摇内齿轮(6)包括内齿圈(61)、转动轴颈(62)、轴向限位槽(63)和起动孔(64),内齿圈(61)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左端,轴向限位槽(63)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右端,起动孔(64)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右端面上,起动孔(64)与起动摇手(13)的起动爪端相配合,手摇内齿轮(6)通过转动轴颈(62)套装在起动罩壳(9)的固定套(91)中,复位弹簧(8)和护套(11)套装在转动轴颈(62)上,复位弹簧(8)位于固定套(91)和护套(11)之间,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由固定套(91)和护套(11)限位,护套(11)的右端由安装在轴向限位槽(63)内的轴向挡圈(12)轴向限位,从动齿轮(7)设置在曲轴(1)、飞轮(4)端面或者飞轮螺母(5)上,从动齿轮(7)的轴线与内齿圈(61)的轴线相互平行,从动齿轮(7)与内齿圈(61)在起动状态下相互啮合,从动齿轮(7)与内齿圈(61)在非起动状态两者在轴向相互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发动机飞轮端手摇起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曲轴(1)、机体(2)、侧盖(3)、飞轮(4)、飞轮螺母(5)、手摇内齿轮(6)、从动齿轮(7)、复位弹簧(8)、起动罩壳(9)、导风罩(10)、护套(11)、轴向挡圈(12)和起动摇手(13),曲轴(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体(2)与侧盖(3)的结合件上,飞轮(4)固定安装在曲轴(1)上,并由飞轮螺母(5)轴向固定,导风罩(10)固定在机体(2)的飞轮端上,且位于飞轮(4)的外侧,起动罩壳(9)安装在导风罩(10)的外侧,手摇内齿轮(6)包括内齿圈(61)、转动轴颈(62)、轴向限位槽(63)和起动孔(64),内齿圈(61)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左端,轴向限位槽(63)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右端,起动孔(64)设置在转动轴颈(62)的右端面上,起动孔(64)与起动摇手(13)的起动爪端相配合,手摇内齿轮(6)通过转动轴颈(62)套装在起动罩壳(9)的固定套(91)中,复位弹簧(8)和护套(11)套装在转动轴颈(62)上,复位弹簧(8)位于固定套(91)和护套(11)之间,复位弹簧(8)的两端分别由固定套(91)和护套(11)限位,护套(11)的右端由安装在轴向限位槽(63)内的轴向挡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强王钦泉潘洪玉
申请(专利权)人:金坛鑫田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