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和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属于健身器械领域,其包括芯轴,特征在于:芯轴的两端安装握轮,握轮内安装一根以上的蜗型弹簧,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联接控制机构;增大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与握轮相对固定;减小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灵活地增减处于工作状态的蜗型弹簧的数量,来调节健身器的扭力,使健身者能够完成循序渐进式的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和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属于健身器械领域,其包括芯轴,特征在于:芯轴的两端安装握轮,握轮内安装一根以上的蜗型弹簧,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联接控制机构;增大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与握轮相对固定;减小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灵活地增减处于工作状态的蜗型弹簧的数量,来调节健身器的扭力,使健身者能够完成循序渐进式的锻炼。【专利说明】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和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健身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和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身强体意识的增强,各种健身器材应运而生,其中包括用于锻炼人体上肢的臂力器、腕力器和哑铃等。但上述健身器材的功能较单一,不能综合、全面地锻炼人体上肢,这就使得众多健身爱好者需要购买多件健身器材。如此一来,一方面增大了健身爱好者的消费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通过不同的健身器材分别锻炼人体的不同部位,不能使人体的不同部位得到协同锻炼,各部位的锻炼强度不一,导致健身效果不佳。中国技术专利91209488.5公开了一种旋进式扭力器,其依靠双手紧握扭力矩放大器,通过克服弹簧的阻力朝相反的方向扭动来锻炼人体手指的抓握力、腕部的扭动力和上肢的臂力,但其扭力只能通过旋转的角度来调整,范围较小,力度不好把握,对于初练者来说,用力过大容易扭伤,用力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不能使人们实现循序渐进式的锻炼。中国技术专利201320194701.4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臂腕训练器,其扭力也只能通过双手相对旋转的角度来调节,并且结构复杂,增加了故障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和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其扭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专利技术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芯轴的两端安装握轮,握轮内安装一根以上的蜗型弹簧,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联接控制机构;增大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与握轮相对固定;减小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优选的,控制机构为开设在握轮中的插槽,插槽中安装调节装置。优选的,控制机构为槽口能开关的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中安装滑块,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蜗型弹簧的外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现上述方法的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芯轴的两端套装握轮,握轮内设有蜗型弹簧,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设有插柄; 握轮上开设有插槽,插柄插装在插槽中,插槽中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推动插柄在插槽中移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具体实现上述方法的扭力可调式臂腕健身器,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芯轴的两端套装握轮,握轮内设有蜗型弹簧,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设有插柄; 握轮内设有槽口能开关的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中安装滑块,滑块的另一端固定插柄。优选的,握轮中开设有环形的凹槽,蜗型弹簧的外圈卡装在凹槽内。优选的,握轮之间的芯轴上套装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两端联接各自所在侧的握轮。优选的,握轮与芯轴之间加设轴承,所述轴承为万向轴承。优选的,握轮之间的芯轴上设有抽拉结构 优选的,握轮上套设胶套,胶套的外壁上设置突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联接控制机构,需要增大扭力时,控制机构使蜗型弹簧的外端与握轮相对固定,蜗型弹簧处于工作状态;需要减小扭力时,控制机构使蜗型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而不工作。从而能够通过灵活地增减处于工作状态的蜗型弹簧的数量,来调节健身器的扭力。2、由于握轮中开设有环形的凹槽,蜗型弹簧的外圈卡装在凹槽内,可以实现蜗型弹簧在握轮内的轴向相对固定。3、由于握轮之间的芯轴上套装螺旋弹簧,可以增加螺旋弹簧的扭力,使其为健身器提供最小扭力需求。4、由于握轮与芯轴之间加设了万向轴承,扩大了握轮的转动范围,能够使人体的手腕得到更大的扭动范围,从而得到更好的锻炼。5、由于握轮之间的芯轴上设有抽拉结构,能够调整两握轮间的距离,使锻炼者的一只手能够穿过另一只手臂的内侧后继续旋转,增大腕部的扭动范围。6、由于握轮上套设胶套,胶套的外壁上设置突起,使锻炼者再用力紧握锻炼的同时,突起按压人的手掌,起到按摩舒筋活血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锻炼人体的指力、腕力和臂力,并按需调节锻炼力度,实现循序渐进式锻炼,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环形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芯轴;2、螺旋弹簧;3、握轮;4、蜗型弹簧;5、插柄;6、插槽;7、螺栓;8、胶套;9、突起;10、万向轴承;11、套管;12、销孔;13、插销; 14、环形滑槽;15、滑块;16、凹槽;17、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在握轮3的径向方向上,将靠近芯轴I的一端定义为内端,将远离芯轴I的一端定义为外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为:在芯轴I的两端安装握轮3,握轮3内安装一根以上的蜗型弹簧4,蜗型弹簧4的内端联接芯轴1、外端联接控制机构;增大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4的外端与握轮3相对固定;减小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4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从而使健身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增减处于工作状态的蜗型弹簧4的数量,来灵活地调节健身器的扭力,帮助健身者实现循序渐进式的锻炼。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芯轴I的两端安装万向轴承10,万向轴承10上安装握轮3,握轮3内设有三根蜗型弹簧4,每根蜗型弹簧4的内端均联接芯轴1、外端均设有插柄5 ;握轮3上开设有插槽6,插柄5插装在插槽6中,插槽6的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并配装有螺栓7。握轮3中还开设有环形的凹槽16,蜗型弹簧4的外圈卡装在凹槽16内,可以实现蜗型弹簧4在握轮3内的轴向相对固定。握轮3之间的芯轴I上套装螺旋弹簧2,螺旋弹簧2的两端联接各自所在侧的握轮3,可以增加螺旋弹簧2的扭力,使其为健身器提供最小扭力需求。为了便于调节两握轮3之间的距离,在握轮3之间的芯轴I上设有抽拉结构,具体为:芯轴I分为两段,芯轴I的外壁上设有能伸缩的插销12,芯轴I上套有联接两段的套管11,套管11的侧壁上设置销孔12,插销12能够销接在销孔12中,可以通过更换与销孔12相销接的插销12来调节芯轴I的长度。还在握轮3上套设了胶套8,胶套8的外壁上设置突起9,使锻炼者再用力紧握锻炼的同时,突起9按压人的手掌,起到按摩舒筋活血的作用,进一步提闻锻炼效果。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健身者用一只手的手指用力抓握住一个握轮3,另一只手的手指用力抓握住另一个握轮3,使手指在握轮3上不滑动,此时手指的用力使上臂的肌肉处于张紧状态,然后双手克服螺旋弹簧2和蜗型弹簧4的阻力来扭动握轮3,使双臂由平行状态扭转为交叉状态,手腕在最大范围内扭转,从而牵动上臂肌肉运动,从而使指力、腕力和臂力能够同时得到锻炼,并使三者的锻炼强度协同起来,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健身者可以根据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臂腕健身器扭力调节方法,包括芯轴,其特征在于:芯轴的两端安装握轮,握轮内安装一根以上的蜗型弹簧,蜗型弹簧的内端联接芯轴、外端联接控制机构;增大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与握轮相对固定;减小扭力时,控制机构使得蜗型弹簧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家海,于昆,
申请(专利权)人:于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