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专利>正文

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806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闭门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包括外盒、面板、内壳、转轴和凸轮;所述内壳安装在外盒内腔中,所述面板固定在内壳的顶面上;所述转轴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向上贯穿面板;所述内壳中设置有受转轴驱动,并能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凸轮反作用于转轴的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气压式代替传统的液压式,不仅减少了耗材,降低了成本,还可以杜绝传统液压式易漏油的情况发生,而且,气动机构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此外,通过操作调节螺栓,还能对气腔内的压力进行适应性调节,使门扇的开闭操作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Pneumatic spring with adjustable press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oor clos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neumatic spring with adjustable pressure. Including the outer box, panel, inner shell, and the cam shaft; the inner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box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anel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inner shell;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in, a connecting pin up the panel;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driven by. And by a cam installed on the rotary shaft reaction in shaft pneumatic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hydraulic pressure type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not only reduced the supplies, reduce the cost, also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oil spills, traditional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mechanism, not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can work normally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In addition, by adjusting the bolt, the pressure in the air chamber can be adjusted adaptively, so that the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operation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闭门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
技术介绍
地弹簧是一种闭门器材,广泛安装应用于玻璃门,能使玻璃门在关门的时候减小冲击力,减缓关门速度,从而避免门扇在关闭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碰撞。传统的地弹簧为液压式地弹簧,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耗材多、成本高;2、易发生漏油现象;3、液压油在极寒地区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当外界温度低于液压油的凝固点时,液压式地弹簧会锁定,从而导致门体无法打开或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包括外盒、面板、内壳、转轴和凸轮;所述内壳安装在外盒内腔中,所述面板固定在内壳的顶面上;所述转轴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向上贯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中设置有受转轴驱动,并能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凸轮反作用于转轴的气动机构。进一步地说,所述内壳中设置有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筒体、固定在筒体前端的导向套、固定在筒体尾端的后封堵、安装在筒体前部的活塞装置以及安装在筒体后部的调压装置;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杆和前活塞,所述活塞杆贯穿导向套,其尾端伸入到筒体内,所述前活塞固定在活塞杆的尾端上;所述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螺栓和后活塞,所述调压螺栓螺纹装配在后封堵上,其内端伸入到筒体内,所述后活塞固定在调压螺栓的内端上;所述前活塞与后活塞之间的腔体为气腔,气腔内充有压缩气体;所述凸轮整体呈椭圆状结构,其长直径的两端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的高点凹槽,其短直径的两端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的低点凹槽,所述低点凹槽的深度大于高点凹槽的深度;所述凸轮的中心垂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上固定有驱动头,所述驱动头的前端面上设有可分别与高点凹槽、低点凹槽相吻合的弧形凸面。再进一步说,所述筒体内壁上与前活塞行程相对应的部位设有轴向的阻尼槽,所述阻尼槽的截面呈三角形,其深度从前到后递增。再进一步说,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压力轴承安装在内壳的底板上;所述内壳的顶面上安装有压盖,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压盖相接。再进一步说,所述内壳的尾部壳壁上安装有尾塞。再进一步说,所述活塞杆上固定有油封底座,所述油封底座位于前活塞的前侧,在油封底座上装有油封。再进一步说,所述前活塞和后活塞上分别套有O型圈。更进一步说,所述内壳安装在外盒内腔中,其四周外壁与外盒内壁之间分别设有定位螺丝。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气压式代替传统的液压式,不仅减少了耗材,降低了成本,还可以杜绝传统液压式易漏油的情况发生,而且,气动机构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此外,通过操作调节螺栓,还能对气腔内的压力进行适应性调节,使门扇的开闭操作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所述外盒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所述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包括外盒1、面板5、内壳2、转轴6和凸轮62。所述内壳2安装在外盒1内腔中,其四周外壁与外盒1内壁之间分别设有定位螺丝4,如图3所示。所述面板5固定在内壳2的顶面上。所述转轴6的底端通过压力轴承64安装在内壳2的底板上,所述转轴6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销61,连接销61向上贯穿面板5;所述内壳2的顶面上安装有压盖22,所述转轴6通过轴承63与压盖22相接。所述内壳2中设置有受转轴6驱动,并能通过安装在转轴6上的凸轮62反作用于转轴6的气动机构3。参照图2,所述气动机构3包括筒体30、固定在筒体30前端的导向套35、固定在筒体30尾端的后封堵39、安装在筒体30前部的活塞装置以及安装在筒体30后部的调压装置。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杆32和前活塞37,所述活塞杆32贯穿导向套35,其尾端伸入到筒体30内,所述前活塞37固定在活塞杆32的尾端上。所述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螺栓31和后活塞38,所述调压螺栓31螺纹装配在后封堵39上,其内端伸入到筒体30内,所述后活塞38固定在调压螺栓31的内端上;所述前活塞37与后活塞38之间的腔体为气腔34,气腔34内充有压缩气体。所述凸轮62整体呈椭圆状结构,其长直径的两端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的高点凹槽,其短直径的两端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的低点凹槽,所述低点凹槽的深度大于高点凹槽的深度。所述凸轮62的中心垂直固定在转轴6上;所述活塞杆32的前端上固定有驱动头33,所述驱动头33的前端面上设有可分别与高点凹槽、低点凹槽相吻合的弧形凸面。安装使用时,将本技术所述气动地弹簧预埋在玻璃门体下方,并通过连接销61与玻璃门体相连接。玻璃门体在关门状态下,凸轮62的其中一个低点凹槽卡在驱动头33的弧形凸面上。开门时,需要用力向外推门或者向内拉门,使门体绕连接销61的轴心旋转90°,于是,转轴6随连接销61同步轴心旋转90°,凸轮62随转轴6转动,驱动头33的弧形凸面脱离低点凹槽,活塞杆32向筒体30内缩入;当凸轮62随转轴6转动90°时,驱动头33的弧形凸面卡入凸轮62的其中一个高点凹槽中,门体定位在开门状态;由于高点凹槽的深度较浅,当开门者走出门口或者进入门内时,用手对门体反方向稍加施力就能使驱动头33的弧形凸面脱离高点凹槽,活塞杆32返程动作,从筒体30中向外伸出,从而推动凸轮62反向转动,进而由转轴6带动门体转动,当凸轮62反向转动90°时,驱动头33的弧形凸面又卡入凸轮62的低点凹槽,门体处于关门状态,由于低点凹槽的深度较深,除非对门体施加足够的力,门体不会自动开启。所述筒体30内壁上与前活塞37行程相对应的部位上设有轴向的阻尼槽30a,所述阻尼槽30a的截面呈三角形,其深度从前到后递增。前活塞37在筒体30内向前或向后的行进过程中,压缩气体会通过阻尼槽30a在气腔34与前活塞37前侧空腔之间流动,而阻尼槽30a深度从前到后递增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活塞杆32在返程动作,从筒体30中向外伸出的过程中,前活塞37从阻尼槽30a后部向阻尼槽30a的前部运行,这一过程中,随着前活塞37前方的阻尼槽30a越来越浅,压缩气体流动阻力增大,进而使门体自动关闭的过程是由快渐慢。为了便于通过操作调压螺栓31来调节气腔34内的压力,在内壳2的尾部壳壁上安装尾塞21。需要进行调压时,卸下尾塞21,转动调压螺栓31即可。若需增大气腔34内的压力,转动调压螺栓31使其推动后活塞38向前活塞37移动,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若需减小气腔34内的压力,反向转动调压螺栓31,使其拉动后活塞38向远离前活塞37的方向移动,增大二者之间的距离。为了增强气动机构3的密封性能,在活塞杆32上固定有油封底座36,所述油封底座36位于前活塞37的前侧,在油封底座36上装有油封。此外,所述前活塞37和后活塞38上分别套有O型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包括外盒(1)、面板(5)、内壳(2)、转轴(6)和凸轮(62);所述内壳(2)安装在外盒(1)内腔中,所述面板(5)固定在内壳(2)的顶面上;所述转轴(6)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销(61),连接销(61)向上贯穿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中设置有受转轴(6)驱动,并能通过安装在转轴(6)上的凸轮(62)反作用于转轴(6)的气动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包括外盒(1)、面板(5)、内壳(2)、转轴(6)和凸轮(62);所述内壳(2)安装在外盒(1)内腔中,所述面板(5)固定在内壳(2)的顶面上;所述转轴(6)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销(61),连接销(61)向上贯穿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中设置有受转轴(6)驱动,并能通过安装在转轴(6)上的凸轮(62)反作用于转轴(6)的气动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力可调的气动地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3)包括筒体(30)、固定在筒体(30)前端的导向套(35)、固定在筒体(30)尾端的后封堵(39)、安装在筒体(30)前部的活塞装置以及安装在筒体(30)后部的调压装置;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杆(32)和前活塞(37),所述活塞杆(32)贯穿导向套(35),其尾端伸入到筒体(30)内,所述前活塞(37)固定在活塞杆(32)的尾端上;所述调压装置包括调压螺栓(31)和后活塞(38),所述调压螺栓(31)螺纹装配在后封堵(39)上,其内端伸入到筒体(30)内,所述后活塞(38)固定在调压螺栓(31)的内端上;所述前活塞(37)与后活塞(38)之间的腔体为气腔(34),气腔(34)内充有压缩气体;所述凸轮(62)整体呈椭圆状结构,其长直径的两端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的高点凹槽,其短直径的两端所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李宏旭李蕙彤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