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1576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中在进气道压缩面前部覆盖溢流盖板,溢流盖板下方为稳压腔,并有安装在压缩面上并位于溢流盖板后端的转动盖板,利用转动盖板位于打开位置时在流场中诱导出斜激波,且气流经该斜激波压缩,在转动盖板的引导下进入稳压腔形成二次流,从而在同级压缩面上人为制造压差驱动二次流流动;由于激波的预增压作用使得二次流的压力高于上游来流压力,二次流得以顺利经溢流盖板喷射注入流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进气道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进气道作为冲压发动机的进气装置,是吸气式推进系统的三大关键气动部件之一,直接面对高马赫数来流和工况复杂的燃烧室,其设计形式和工作特性显著影响着整个推进系统乃至飞行器的总体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冲压发动机需要工作在较宽的飞行包线内,这就要求进气道具有较为宽广的马赫数工作范围。然而,在常规定几何进气道设计时通常以最高飞行马赫数为设计点,保证此时的前体压缩波系贴口。但定几何进气道的激波贴口状态仅在设计马赫数下实现,当来流马赫数低于设计马赫数时,进气道前体压缩波系向上游偏转,导致进气道流量系数显著下降,并带有显著的溢流和附加阻力,对飞行器加速极为不利;当来流马赫数高于设计马赫数时,前体波系则会在唇罩内侧汇聚,并诱导出强滑移层进入内通道,增加流动损失,恶化流场品质,严重时还会导致进气道不起动。显然,定几何进气道在非设计点的性能恶化,严重影响整个推进系统性能的发挥。因此,需要引入必要的调节措施对前体激波系进行控制。目前,对于前体波系的调节主要有变几何调节和定几何调节两种方式,其中通过变几何方式实现对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压缩面(1)、位于进气道压缩面(1)外侧的进气道唇罩(2)、覆盖在进气道压缩面(1)前部的溢流盖板(3)、位于溢流盖板(3)下方的稳压腔(4)、安装在压缩面上并位于溢流盖板后端的转动盖板(5);所述稳压腔与溢流盖板的后端设有进口(15);所述转动盖板(5)在打开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当转动盖板(5)位于关闭位置时,转动盖板(5)将进口(15)关闭;当转动盖板(5)位于打开位置时,进口(15)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压缩面(1)、位于进气道压缩面(1)外侧的进气道唇罩(2)、覆盖在进气道压缩面(1)前部的溢流盖板(3)、位于溢流盖板(3)下方的稳压腔(4)、安装在压缩面上并位于溢流盖板后端的转动盖板(5);所述稳压腔与溢流盖板的后端设有进口(15);所述转动盖板(5)在打开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当转动盖板(5)位于关闭位置时,转动盖板(5)将进口(15)关闭;当转动盖板(5)位于打开位置时,进口(15)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盖板(5)的下方设有电磁铁(6),转动盖板(5)的底部还固定有挤压在电磁铁(6)以及转动盖板(5)底面之间的弹簧(7);转动盖板(5)具有被电磁铁吸引的铁磁性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压缩面(1)与进气道唇罩(2)之间形成进气主通道(14),所述溢流盖板(3)、转动盖板(5)均位于进气主通道(14)之外。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慧俊王晨曦庄逸孙姝黄河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