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599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该悬架机构包括板簧和导向部件,板簧的两端部与车架固连,其中部与车桥固定连接,导向部件的一端与车桥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还包括设置于车架和板簧之间的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上刚性支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板簧通过下刚性支座与车桥固连;轮式起重机位于正常行驶工况,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之间具有预定距离;轮式起重机位于吊重行驶工况,车架在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相对于车桥竖直向下移动,直至上刚性支座与下刚性支座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板簧式悬架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轮式起重机整车正常行驶和吊重行驶的要求。显然,采用简单机械结构代替复杂的电液系统,制造和维护成本显著降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该悬架机构包括板簧和导向部件,板簧的两端部与车架固连,其中部与车桥固定连接,导向部件的一端与车桥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还包括设置于车架和板簧之间的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上刚性支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板簧通过下刚性支座与车桥固连;轮式起重机位于正常行驶工况,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之间具有预定距离;轮式起重机位于吊重行驶工况,车架在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相对于车桥竖直向下移动,直至上刚性支座与下刚性支座相抵。本技术对板簧式悬架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轮式起重机整车正常行驶和吊重行驶的要求。显然,采用简单机械结构代替复杂的电液系统,制造和维护成本显著降低。【专利说明】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
,特别涉及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
技术介绍
悬架机构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车辆行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由于轮式起重机的轴荷随整车吊重质量不同,出现空、满载时轴荷相差甚远的情况,因此需要悬架机构具有弹性和刚性两种工作状态,其中,前者适用于公路高速行驶,可充分缓和路面的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后者适用于吊重行驶,防止悬架在一定载荷下的变形造成倾翻,提高吊重作业的安全性。目前,轮式起重机采用油气悬架机构或摆动式悬架机构。接下来,结合图1和图2来分别阐述两者悬架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其中,图1示出了油气悬架机构的液控原理图,图2示出了摆动式悬架机构的液控原理图。如图1所示,油气悬架机构包括悬架油缸I’、悬架控制阀组2’、蓄能器3’和多个位置传感器4’,其中,位置传感器4’用于检测悬架油缸I'活塞杆(车架)是否在中位状态。若活塞杆不在中位,位置传感器4'向悬架控制阀组2’输出信号,控制活塞杆升高或下降,以防止轮式起重机吊重行驶状态下的侧倾。同时,通过悬架控制阀组2’控制蓄能器3’与悬架油缸I’导通或断开,以实现悬架机构弹性和刚性工作状态的切换。当悬架控制阀组2’控制蓄能器3’与悬架油缸I’导通时,悬架机构位于弹性工作状态;当控制蓄能器3’与悬架油缸I’断开时,悬架机构切换至刚性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摆动式悬架包括铰接销轴(图中未示出)、悬架油缸I"、悬架控制阀2"和阻尼系统3"组成。当悬架控制阀2"得电时,两个悬架油缸r大小腔连通,悬架机构位于弹性工作状态,左右两侧车轮绕车桥中间的铰接销轴上下摆动来适应路面的不平度,并通过专用阻尼系统3"来衰减振动;当悬架控制阀2"不得电时,悬架机构切换至刚性工作状态,即车架与车桥刚性连接,避免了车架左右摆动,有利于提升轮胎支撑及吊重行驶作业的稳定性。虽然上述两种悬架结构均满足轮式起重机对悬架机构的特殊要求,但是两者均通过电液控制方式,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轮式起重机的机械式悬架机构。目前,应用于车辆的机械式悬架机构中板簧式悬架机构因其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备受青睐,但是板簧式悬架机构仅有一种工作状态,即使车架和车桥实现弹性连接的弹性工作状态,因此,无法直接应用于轮式起重机上。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对传统板簧式悬架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满足轮式起重机对悬架机构的特殊要求,以解决轮式起重机现有悬架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板簧式悬架结构进行改进,使其符合轮式起重机不同工况下对悬架的不同要求,以解决轮式起重机现有液控式悬架机构,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悬架机构,用于连接轮式起重机的车架和车桥,包括板簧和导向部件,所述板簧的两端部用于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板簧的中部用于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架铰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和所述板簧之间的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所述上刚性支座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板簧通过所述下刚性支座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所述轮式起重机位于正常行驶状态,所述上刚性支座和所述下刚性支座之间具有预定距离L;所述轮式起重机位于吊重行驶状态,所述车架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车桥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所述上刚性支座与所述下刚性支座相抵。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嵌装于所述上刚性支座或者所述下刚性支座内,并配置成:所述轮式起重机位于正常行驶状态,所述弹性元件由所述上刚性支座或者所述下刚性支座内伸出,且伸出端位于所述预定距离L内;所述轮式起重机位于吊重行驶状态,所述车架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力相对于所述车桥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所述上刚性支座与所述下刚性支座相抵。优选地,所述上刚性支座包括固定连接的水平连接板和竖直支承筒,所述上刚性支座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板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竖直支承筒内,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部与所述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部由所述竖直支承筒内伸出形成所述伸出端。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具体为由橡胶制成的柱状体,所述弹性元件具有螺栓沉头孔,所述弹性元件通过与所述螺栓沉头孔相适配的螺栓组件与所述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栓组件与所述竖直支承筒下端面的垂直距离L1 > L2, L2为所述弹性元件位于自由状态时所述伸出端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螺栓沉头孔的大孔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螺栓沉头孔的小孔与所述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大孔的内侧壁相抵。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的中部具有周向环形凹槽。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的母线包括两段圆弧,所述环形凹槽形成于两段所述圆弧的连接处。优选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车架和所述板簧的端部之间,所述车架、所述垫片和所述板簧三者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垫片上靠近所述板簧侧的端面为平面。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件为形状为“T”字形的实体结构,所述导向部件通过所述实体结构的水平部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实体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车架铰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悬架机构,用于连接轮式起重机的车架和车桥,包括板簧和导向部件,其中,板簧通过两端部用于与车架悬吊固连,其中部用于与车桥固定连接,导向部件的一端用于与车桥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还包括设置于车架和板簧之间的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上刚性支座与支架固定连接,板簧通过下刚性支座与车桥固连;轮式起重机位于正常行驶工况,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之间具有预定距离L;轮式起重机位于吊重行驶工况,车架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相对于车桥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上刚性支座与下刚性支座相抵。本技术所提供的悬架机构,在传统板簧式悬架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上刚性支座和下刚性支座,并通过限定两者与车架与车桥的具体位置及连接关系,使其具有弹性、刚性两种状态,以满足轮式起重机整车满足正常行驶和吊重行驶工况的要求。在正常行驶状态下,车架与车桥的弹性连接,从而使板簧吸收因路况不平引起的冲击载荷,以达到车辆减震性能;当轮式起重机吊重行驶时,车架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相对于车桥沿竖直方向移动直至上、下刚性支座相抵,此时车架和车桥通过悬架机构实现了刚性连接关系,从而防止悬架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机构,用于连接轮式起重机的车架(1)和车桥(2),包括板簧(3)和导向部件(4),所述板簧(3)的两端部用于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板簧(3)的中部用于与所述车桥(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件(4)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桥(2)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架(1)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1)和所述板簧(3)之间的上刚性支座(6)和下刚性支座(7),所述上刚性支座(6)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板簧(3)通过所述下刚性支座(7)与所述车桥(2)固定连接;?所述轮式起重机位于正常行驶状态,所述上刚性支座(6)和所述下刚性支座(7)之间具有预定距离L;所述轮式起重机位于吊重行驶状态,所述车架(1)在起吊物重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车桥(2)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所述上刚性支座(6)与所述下刚性支座(7)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宏刚张付义叶海翔武玉维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