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500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改进结构,属于电机;旨在提供一种可延长电机轴承使用寿命的电机。它包括由前端盖和后端盖构成的机壳、通过电机轴支承在该机壳中的转子;在转子(5)或电机轴(6)上固定有永磁铁(2),在后端盖(1)上固定有电磁铁(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整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即可抵消作用在电机轴上的轴向力,从而达到保护轴承、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具有结构改造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电机的改进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改进结构,属于电机;旨在提供一种可延长电机轴承使用寿命的电机。它包括由前端盖和后端盖构成的机壳、通过电机轴支承在该机壳中的转子;在转子(5)或电机轴(6)上固定有永磁铁(2),在后端盖(1)上固定有电磁铁(4)。本技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整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即可抵消作用在电机轴上的轴向力,从而达到保护轴承、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具有结构改造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电机的改进结构。【专利说明】电机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通常由固定在机壳中的定子、以及通过轴承支承在该机壳中的转子构成。在工作过程中,风机或泵的叶轮负载直接施加在电机轴上,叶片产生的轴向力通过电机轴而作用在轴承上,使轴承快速损坏,导致电机的旋转精度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转子与定子铁芯相互摩擦,以至于电机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延长电机轴承使用寿命的电机改进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前端盖和后端盖构成的机壳、通过电机轴支承在该机壳中的转子;在转子或电机轴上固定有永磁铁,在后端盖上固定有电磁铁。永磁铁和电磁铁为环状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子和机壳之间增加了永磁铁和电磁铁;因此能够根据轴承所承受轴向力的方向,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整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从而抵消作用在电机轴上的轴向力,达到保护轴承、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利用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对轴承轴向力进行卸载,具有结构改造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后端盖1、磁铁2、轴承3、电磁铁4、转子5、电机轴6、前端盖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机壳由前端盖7和后端盖I通过螺钉连接而成,该机壳中固定有定子(图中未示出),固定在电机轴6上的转子5通过两个轴承3分别支承在前端盖7和后端盖I上;在转子5的右端、或者在靠近电机轴6右端的位置固定有呈环状结构的永磁铁2,在后端盖上对应于该永磁铁的位置固定有呈环状结构的电磁铁4。【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改进结构,包括由前端盖和后端盖构成的机壳、通过电机轴支承在该机壳中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转子(5)或电机轴(6)上固定有永磁铁(2),在后端盖(I)上固定有电磁铁(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永磁铁(2)和电磁铁(4)为环状结构。【文档编号】H02K7/00GK203537148SQ201320701843【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专利技术者】张宇, 赵磊, 姚小利, 佘俊勇 申请人: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改进结构,包括由前端盖和后端盖构成的机壳、通过电机轴支承在该机壳中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转子(5)或电机轴(6)上固定有永磁铁(2),在后端盖(1)上固定有电磁铁(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赵磊姚小利佘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敏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