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精华专利>正文

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027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它由秧盘、拢秧帘、右拔秧臂、左拔秧臂、右左秧爪、右右秧爪、夹秧弹簧、秧爪夹开凸轮、右拔秧臂壳、右开沟器、左开沟器、右摇杆、左摇杆、右拔秧曲柄轴、左拔秧曲柄轴、右摆秧导轨、左摆秧导轨、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右摆秧杆、左摆秧杆、摆秧曲柄、箱体、连杆、驱动轮、拔秧曲轴、右拔秧曲柄、左拔秧曲柄、小齿轮、大齿轮、大齿轮轴、偏心轴组成,所以拔秧摆秧分开的两个四杆机构来完成拔秧、移秧、摆秧、等动作的结构简单、可靠、秧爪不粘坭、保证移栽后达到农艺要求的宽窄行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它由秧盘、拢秧帘、右拔秧臂、左拔秧臂、右左秧爪、右右秧爪、夹秧弹簧、秧爪夹开凸轮、右拔秧臂壳、右开沟器、左开沟器、右摇杆、左摇杆、右拔秧曲柄轴、左拔秧曲柄轴、右摆秧导轨、左摆秧导轨、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右摆秧杆、左摆秧杆、摆秧曲柄、箱体、连杆、驱动轮、拔秧曲轴、右拔秧曲柄、左拔秧曲柄、小齿轮、大齿轮、大齿轮轴、偏心轴组成,所以拔秧摆秧分开的两个四杆机构来完成拔秧、移秧、摆秧、等动作的结构简单、可靠、秧爪不粘坭、保证移栽后达到农艺要求的宽窄行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专利说明】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研制中的钵苗移栽机栽植机构采用了一个栽植机构来完成拔秧、移秧、摆秧、推秧等动作,所以结构复杂、秧爪粘坭、不可靠、很难保证移栽后钵苗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双排拔秧摆秧分开的两个机构来完成拔秧、移秧、摆秧、等动作的结构简单、可靠、秧爪不粘坭、保证移栽后达到农艺要求的宽窄行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秧盘、拢秧帘、右拔秧臂、左拔秧臂、右左秧 爪、右右秧爪、夹秧弹簧、秧爪夹开凸轮、右拔秧臂壳、右开沟器、左开沟器、右摇杆、左摇杆、右拔秧曲柄轴、左拔秧曲柄轴、右摆秧导轨、左摆秧导轨、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右摆秧杆、左摆秧杆、摆秧轴、箱体、连杆、驱动轮、拔秧曲轴、右拔秧曲柄、左拔秧曲柄、小齿轮、大齿轮、大齿轮轴、偏心轴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秧盘和右拔秧臂间设有拢秧帘,箱体内安装的拔秧曲轴一侧安装连杆,拔秧曲轴另一侧安装驱动轮,拔秧曲轴的右端穿出其箱体与右拔秧曲柄相固接,拔秧曲轴的左端穿出其箱体与左拔秧曲柄相固接,右拔秧曲柄轴穿入其右拔秧臂壳内与秧爪夹开凸轮相固接,右左秧爪和右右秧爪分别铰接在右拔秧臂壳上,右拔秧臂壳内的右左秧爪和右右秧爪中间设有夹秧弹簧,右摇杆一端与右拔秧臂壳相铰接,右摇杆另一端与箱体相铰接,右摆秧导轨上设有右开沟器,右摆秧导轨通过右固定座与箱体相固接,箱体内的大齿轮轴与连杆相铰接,摆秧轴的右端穿出其箱体与右摆秧杆相固接,摆秧轴的左端穿出其箱体与左摆秧杆相固接,右侧的右拔秧臂、右开沟器、右摇杆、右拔秧曲柄轴、右摆秧导轨、右固定座、右摆秧杆与左侧的左拔秧臂、左开沟器、左摇杆、左拔秧曲柄轴、左摆秧导轨、左固定座、左摆秧杆为镜像结构,大齿轮上设有偏心轴,大齿轮上安装的大齿轮轴另一端固接在箱体上,固接在摆秧轴上的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右拔秧臂和左拔秧臂共同拔同一秧盘上的秧苗.所述的右拔秧臂和左拔秧臂的行距为窄行.所述的箱体内的拔秧曲轴、连杆、大齿轮、箱体为四杆机构.所述的右拔秧臂、右拔秧曲柄、右摇杆箱体为四杆机构.所述的拔秧曲轴是旋转360°.所述的右摆秧杆和左摆秧杆是摆动.所述的右摆秧导轨设在右拔秧臂和摆秧曲柄的中间.所述的右摆秧杆在右摆秧导轨的中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秧盘;2、拢秧帘;3、右拔秧臂;3_1、右左秧爪;3_2、右右秧爪;3_3、夹秧弹簧;3-4、秧爪夹开凸轮;35、右拔秧臂壳;3';左拔秧臂;4、右开沟器;4'、左开沟器;5、右摇杆W、左摇杆;6、右拔秧曲柄轴W、左拔秧曲柄轴;7、右摆秧导轨;7'、左摆秧导轨;8、右固定座;8'、左固定座;9、右摆秩杆;9'、左摆秩杆;10、摆秩轴;11、箱体;12、连杆;13、驱动轮;14、拔秧曲轴;15、右拔秧曲柄;15'、左拔秧曲柄;16、小齿轮;17、大齿轮;18、大齿轮轴;19、偏心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提共的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它由秧盘(I)、拢秧帘(2)、右拔秧臂(3)、左拔秧臂C )、右左秧爪(3-1)、右右秧爪(3-2)、夹秧弹簧(3-3)、秧爪夹开凸轮(3-4)、右拔秧臂壳(3-5)、右开沟器(4)、左开沟器(4')、右摇杆(5)、左摇杆(5')、右拔秧曲柄轴(6)、左拔秧曲柄轴(6')、右摆秧导轨(7)、左摆秧导轨(7')、右固定座(8)、左固定座(8')、右摆秧杆(9)、左摆秧杆(9')、摆秧轴(10)、箱体(11)、连杆(12)、驱动轮(13)、拔秧曲轴(14)、右拔秧曲柄(15)、左拔秧曲柄(15')、小齿轮(16)、大齿轮(17)、大齿轮轴(18)、偏心轴(19)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秧盘(I)和右拔秧臂(3)间设有拢秧帘(2),箱体(11)内安装的拔秧曲轴(14) 一侧安装连杆(12),拔秧曲轴(14)另一侧安装驱动轮(13),拔秧曲轴(14)的右端穿出其箱体(11)与右拔秧曲柄(15)相固接,拔秧曲轴(14)的左端穿出其箱体(11)与左拔秧曲柄(15,)相固接,右拔秧曲柄轴(6)穿入其右拔秧臂壳(3-5)内与秧爪夹开凸轮(3-4)相固接,右左秧爪(31)和右右秧爪(3-2)分别铰接在右拔秧臂壳(3-5)上,右拔秧臂壳(3-5)内的右左秧爪(3-1)和右右秧爪(32)中间设有夹秧弹簧(3-3),右摇杆(5) —端与右拔秧臂壳(35)相铰接,右摇杆(5)另一端与箱体(11)相铰接,右摆秧导轨(7)上设有右开沟器(4),右摆秧导轨(7)通过右固定座(8)与箱体(11)相固接,箱体(11)内的大齿轮轴(17)与连杆(12)相铰接,摆秧轴(10)的右端穿出其箱体(11)与右摆秧杆`(9)相固接,摆秧轴(10)的左端穿出其箱体(11)与左摆秧杆(V )相固接,右侧的右拔秧臂(3)、右开沟器(4)、右摇杆(5)、右拔秧曲柄轴(6)、右摆秧导轨(7)、右固定座(8)、右摆秧杆(9)与左侧的左拔秧臂(3')、左开沟器(4')、左摇杆(5')、左拔秧曲柄轴(6')、左摆秧导轨(7')、左固定座(8')、左摆秧杆(9')为镜像结构,大齿轮(17)上设有偏心轴(19),大齿轮(17)上安装的大齿轮轴(18)另一端固接在箱体(11)上,固接在摆秧轴(10)上的小齿轮(16)与大齿轮(17)相啮合,所述的右拔秧臂(3)和左拔秧臂(3')共同拔同一秧盘(I)上的秧苗.所述的右拔秧臂(3)和左拔秧臂(3')的行距为窄行.所述的箱体(11)内的拔秧曲轴(14)、连杆(12)、大齿轮(17)、箱体(11)为四杆机构.所述的右拔秧臂(3)、右拔秧曲柄(15)、右摇杆(5)箱体(11)为四杆机构.所述的拔秧曲轴(14)是旋转360°.所述的右摆秧杆(9)和左摆秧杆(Y )是摆动.所述的右摆秧导轨(7)设在右拔秧臂(3)和摆秧轴(10)的中间.所述的右摆秧杆(9)在右摆秧导轨(7)的中间.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1、秧爪不粘坭;2、保证移栽后达到农艺要求;3、宽窄行;可靠、维修方便、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它由秧盘、拢秧帘、右拔秧臂、左拔秧臂、右左秧爪、右右秧爪、夹秧弹簧、秧爪夹开凸轮、右拔秧臂壳、右开沟器、左开沟器、右摇杆、左摇杆、右拔秧曲柄轴、左拔秧曲柄轴、右摆秧导轨、左摆秧导轨、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右摆秧杆、左摆秧杆、摆秧轴、箱体、连杆、驱动轮、拔秧曲轴、右拔秧曲柄、左拔秧曲柄、小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钵苗拔秧摆秧组合的移栽机构,它由秧盘、拢秧帘、右拔秧臂、左拔秧臂、右左秧爪、右右秧爪、夹秧弹簧、秧爪夹开凸轮、右拔秧臂壳、右开沟器、左开沟器、右摇杆、左摇杆、右拔秧曲柄轴、左拔秧曲柄轴、右摆秧导轨、左摆秧导轨、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右摆秧杆、左摆秧杆、摆秧轴、箱体、连杆、驱动轮、拔秧曲轴、右拔秧曲柄、左拔秧曲柄、小齿轮、大齿轮、大齿轮轴、偏心轴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秧盘(1)和右拔秧臂(3)间设有拢秧帘(2),箱体(11)内安装的拔秧曲轴(14)一侧安装连杆(12),拔秧曲轴(14)另一侧安装驱动轮(13),拔秧曲轴(14)的右端穿出其箱体(11)与右拔秧曲柄(15)相固接,拔秧曲轴(14)的左端穿出其箱体(11)与左拔秧曲柄(15′)相固接,右拔秧曲柄轴(6)穿入其右拔秧臂壳(3?5)内与秧爪夹开凸轮(3?4)相固接,右左秧爪(3?1)和右右秧爪(3?2)分别铰接在右拔秧臂壳(3?5)上,右拔秧臂壳(3?5)内的右左秧爪(31)和右右秧爪(3?2)中间设有夹秧弹簧(3?3),右摇杆(5)一端与右拔秧臂壳(3?5)相铰接,右摇杆(5)另一端与箱体(11)相铰接,右摆秧导轨(7)上设有右开沟器(4),右摆秧导轨(7)通过右固定座(8)与箱体(11)相固接,箱体(11)内的大齿轮(17)与连杆(12)相铰接,摆秧轴(10)的右端穿出其箱体(11)与右摆秧杆(9)相固接,摆秧轴(10)的左端穿出其箱体(11)与左摆秧杆(9′)相固接,右侧的右拔秧臂(3)、右开沟器(4)、右摇杆(5)、右拔秧曲柄轴(6)、右摆秧导轨(7)、右固定座(8)、右摆秧杆(9)与左侧的左拔秧臂(3′)、左开沟器(4′)、左摇杆(5′)、左拔秧曲柄轴(6′)、左摆秧导轨(7′)、左固定座(8′)、左摆秧杆(9′)为镜像结构,大齿轮(17)上设有偏心轴(19),大齿轮(17)上安装的大齿轮轴(18)另一端固接在箱体(11)上,固接在摆秧轴(10)上的小齿轮(16)与大齿轮(17)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精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精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