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振军专利>正文

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及移栽臂技术

技术编号:14431512 阅读:4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移栽臂。移栽臂对钵苗进行类似人手式的由下向上夹取钵苗,拔出钵苗后推秧器前伸护住钵体,类似于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在推秧器的导引下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推秧器进一步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该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取秧干净、使钵苗插秧机对田地的适应性强、作业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移栽臂。
技术介绍
钵体苗移栽方式不缓苗、增产,是最理想的水稻栽插作业方式。日本有一种成排顶出式钵苗移栽机,作业速度较高,但是结构复杂、所用钵盘造价昂贵。其致命缺点是:当钵苗盘根不好或下种量少时,顶出不理想,决定其对需要单株栽插的超级杂交稻无效。国内以东北农大赵匀教授研究最为超前,并与吉林华裕合作形成大批量生产;其系列钵苗插秧机采用凸轮外圆周控制拨叉,拨叉控制推秧器,通过前后伸缩的推秧器控制取秧夹来夹取钵苗;钵苗突出取秧夹,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推秧器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当田里秸秆过多或泥土稍硬时,钵苗不能垂直入泥,推秧器前伸将倾斜的钵苗推入泥里,栽插效果不好。如何研制出能快速栽插钵苗水稻的插秧机已成为当前农机行业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钵苗插秧机栽插钵苗的方法使钵苗插秧机对田地的适应性强、作业速度快。为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实现该种栽插钵苗方法的移栽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的基本构思是:参照人栽插钵苗的动作,利用仿生学原理,使移栽臂对钵苗进行类似人手式的由下向上夹取钵苗,拔出钵苗后推秧器前伸护住钵体,类似于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在推秧器的导引或把持下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推秧器进一步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该方法取秧干净、使钵苗插秧机对田地的适应性强、作业速度快。本专利技术移栽臂的基本构思是:本专利技术移栽臂利用凸轮外圆周的径向变化,通过拨叉带动推秧器前后伸缩;利用凸轮两外端面的轴向变化,通过摆臂控制取秧夹的张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移栽臂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在移栽臂壳体内装有凸轮轴,凸轮轴上固装凸轮,凸轮外圆周上压有拨叉,拨叉叉在推秧器端部固装的连接块上,通过连接块带动推秧器;移栽臂壳体上装有罩盖,罩盖上分别套装有二个取秧夹轴,二个取秧夹轴里端分别固装摆臂,两摆臂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的两个外端面上,两摆臂末端装有压簧;二个取秧夹轴的外漏端分别固装取秧夹的左、右夹体;罩盖内装有压簧,压簧一端顶在罩盖上,另一端坐在拨叉上;所述推秧器的另一端为折线形。所述移栽臂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在移栽臂壳体内装有凸轮轴,凸轮轴上固装凸轮,凸轮外圆周上压有拨叉,拨叉叉在推秧器端部固装的连接块上,通过连接块带动推秧器;移栽臂壳体上装有罩盖,罩盖上分别套装有二个取秧夹轴,二个取秧夹轴里端分别固装摆臂,两摆臂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的两个外端面上,两摆臂末端装有压簧;二个取秧夹轴的外漏端分别固装取秧夹的左、右夹体;罩盖内装有压簧,压簧套装在推秧器上,压簧一端顶在推秧器末端的连接块上,另一端顶在移栽臂壳体上;所述推秧器另一端为折线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类似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取秧与栽插,结构简单、取秧干净、栽插直立度好、作业速度快、插秧机对田地的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移栽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移栽臂的第一种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移栽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移栽臂的另一种结构侧视图。图中:1.移栽臂壳体、2.凸轮轴、3.凸轮、4.拨叉、5.连接块、6.推秧器、7.罩盖、8.左取秧夹轴、9.右取秧夹轴、10.左摆臂、11.右摆臂、12.左夹体、13.右夹体、14.压簧、15.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在移栽臂壳体1内装有凸轮轴2,凸轮轴2上固装凸轮3,凸轮3外圆周上压有拨叉4,拨叉4前端叉在推秧器6端部固装的连接块5上,通过连接块5带动推秧器6;移栽臂壳体1上装有罩盖7,罩盖7上分别套装有左取秧夹轴8、右取秧夹轴9,左取秧夹轴8里端固装左摆臂10,右取秧夹轴9里端固装右摆臂11,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上,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末端装有压簧15;左取秧夹轴8的外漏端固装左夹体12,右取秧夹轴9的外漏端固装右夹体13,在压簧15的作用下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上,随着凸轮3外端面的轴向变化而摆动,控制左夹体12与右夹体13摆动来控制取秧夹的张合。罩盖7内装有压簧14,压簧14一端顶在罩盖7上,另一端顶在拨叉4上。在压簧14的作用下拨叉4的尾端压紧在凸轮3的外圆周上,拨叉4前端叉在推秧器6端部固装的连接块5上,通过连接块5带动推秧器6前后伸缩。工作时,凸轮3相对不动,移栽臂壳体1绕凸轮3按逆时针方向相对转动,取秧夹运动到取秧位置时推秧器6呈缩回状态,略短于取秧夹,此时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的凹坑位置,在弹簧15的作用下,取秧夹的左夹体12与右夹体13闭合夹苗。随着移栽臂的运动,在凸轮3作用下推秧器6逐渐前伸护住钵体,类似于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在推秧器6的导引下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同时推秧器6进一步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插秧。而后推秧器6迅速收回,防止刮倒钵苗。如图3、图4所示,在移栽臂壳体1内装有凸轮轴2,凸轮轴2上固装凸轮3,凸轮3外圆周上压有拨叉4,拨叉4前端叉在推秧器6端部固装的连接块5上,通过连接块5带动推秧器6;移栽臂壳体1上装有罩盖7,罩盖7上分别套装有左取秧夹轴8、右取秧夹轴9,左取秧夹轴8里端固装左摆臂10、右取秧夹轴9里端固装右摆臂11,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上,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末端装有压簧15;左取秧夹轴8的外漏端固装左夹体12,右取秧夹轴9的外漏端固装右夹体13,在压簧15的作用下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上,随着凸轮3外端面的轴向变化而摆动,控制左夹体12与右夹体13摆动来控制取秧夹的张合。罩盖7内装有压簧14,压簧14套装在推秧器6上,压簧14一端顶在推秧器6末端的连接块5上,另一端顶在移栽臂壳体1上。在压簧14的作用下拨叉4的尾端压紧在凸轮3的外圆周上,拨叉4前端叉在推秧器6端部固装的连接块5上,通过连接块5带动推秧器6前后伸缩。工作时,凸轮3相对不动,移栽臂壳体1绕凸轮3按顺时针方向相对转动,取秧夹运动到取秧位置时推秧器6呈缩回状态,略短于取秧夹,此时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的凹坑位置,在弹簧15的作用下,取秧夹的左夹体12与右夹体13闭合夹苗。随移栽臂的运动,在凸轮3作用下推秧器6逐渐前伸护住钵体,类似于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在推秧器6的把持下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推秧器6进一步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插秧。而后推秧器6迅速收回,防止刮倒钵苗。本专利技术所述移栽臂既适应与采用前插方式的乘坐式插秧机,也适应与采用后插方式的步行手扶式插秧机。所述移栽臂壳体1既可以是直柄对称式,也可以是曲折非对称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201510385100.html" title="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及移栽臂原文来自X技术">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及移栽臂</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参照人栽插钵苗的动作,利用仿生学原理,使移栽臂对钵苗进行类似人手式的由下向上夹取钵苗,其特征在于:拔出钵苗后推秧器(6)前伸护住钵体,类似于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在推秧器(6)的导引或把持下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推秧器(6)进一步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而后推秧器(6)迅速缩回,防止刮倒钵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钵苗插秧机的栽插方法,参照人栽插钵苗的动作,利用仿生学原理,使移栽臂对钵苗进行类似人手式的由下向上夹取钵苗,其特征在于:拔出钵苗后推秧器(6)前伸护住钵体,类似于三个手指抓捏方式,当移栽臂运动到轨迹下止点时在推秧器(6)的导引或把持下钵苗底部垂直入泥,取秧夹张口撒开钵苗,推秧器(6)进一步前伸将钵苗推入泥里,而后推秧器(6)迅速缩回,防止刮倒钵苗。2.一种钵苗插秧机移栽臂,由移栽臂壳体(1)上安装罩盖(7)、推秧器(6)及取秧夹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臂壳体(1)内装有凸轮轴(2),凸轮轴(2)上固装凸轮(3),凸轮(3)外圆周上压有拨叉(4),拨叉(4)前端叉在推秧器(6)端部固装的连接块(5)上,通过连接块(5)带动推秧器(6);移栽臂壳体(1)上装有罩盖(7),罩盖(7)上分别套装有左取秧夹轴(8)、右取秧夹轴(9),左取秧夹轴(8)里端固装左摆臂(10),右取秧夹轴(9)里端固装右摆臂(11),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紧在凸轮(3)的两个外端面上,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末端装有压簧(15);左取秧夹轴(8)的外漏端固装左夹体(12),右取秧夹轴(9)的外漏端固装右夹体(13),在压簧(15)的作用下左摆臂(10)与右摆臂(11)前端分别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振军刘杰孔令有
申请(专利权)人:裴振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