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0279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其由插植箱、锥齿轮副、插植传动轴、同步齿轮副、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秧箱移动轴、秧箱移动杆、下导轨、上导轨、第一至第八秧箱构成,其特征是锥齿轮副传递驱动轴动力给插植传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副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配合导向凸轮轴与秧箱移动轴紧固连接,两根秧箱移动杆后端部和秧箱移动轴紧固构成U形或C形结构,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两两连接滑配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秧箱移动杆前端部分别与第三秧箱和第六秧箱外侧装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作业性能大大改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其由插植箱、锥齿轮副、插植传动轴、同步齿轮副、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秧箱移动轴、秧箱移动杆、下导轨、上导轨、第一至第八秧箱构成,其特征是锥齿轮副传递驱动轴动力给插植传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副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配合导向凸轮轴与秧箱移动轴紧固连接,两根秧箱移动杆后端部和秧箱移动轴紧固构成U形或C形结构,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两两连接滑配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秧箱移动杆前端部分别与第三秧箱和第六秧箱外侧装配连接。本技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作业性能大大改善。【专利说明】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
本技术属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许多地方主产水稻,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早已步入快车道的行列,插秧机更不例外。我国幅原辽阔,气温、土质、海拔等差异较大,本公司先后开发成功两行、四行、六行、八行四大系列八个型号的各式手扶插秧机,几乎全部采用插植臂总成高速旋转取秧、秧箱配合横向移动,自行走完成插秧作业。通常秧箱移动臂采用U形或C形结构,秧箱两两连接装配在滑轨上,移动臂端部装配连接于最外侧秧箱的外侧,由于两行、四行甚至六行插秧机秧箱总体宽度较窄,现有秧箱移动机构布置及移动尚算灵活、稳定。但针对八行插秧机,由于八组秧箱总体宽度较宽(图1所示),继续沿用之前的秧箱移动结构,其作业时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无疑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作业质量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更有利于八行插秧机实现高效、稳定插秧作业的秧箱移动结构,具体为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本技术由插植箱、锥齿轮副、插植传动轴、同步齿轮副、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秧箱移动轴、秧箱移动杆、下导轨、上导轨、第一至第八秧箱构成,其特征是锥齿轮副传递驱动轴动力给插植传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副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配合导向凸轮轴与秧箱移动轴紧固连接,两根秧箱移动杆后端部和秧箱移动轴紧固构成U形或C形结构,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两两连接滑配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秧箱移动杆前端部分别与第三秧箱和第六秧箱外侧装配连接。作业时,从发动机来的动力在插植箱中通过锥齿轮副传给插植传动轴,插植传动轴一方面驱动插植臂总成进行取秧插植,另一方面通过同步齿轮副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进而通过导向滑块使秧箱移动轴驱动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水平往复移动,协同完成插秧作业。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有益效果是:两根秧箱移动杆前端部的间距大大缩短,使动力传递布局更合理、结构更紧凑,机械刚度大大增强,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横向移动快速平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结构用于八行插秧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1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插植箱,2-锥齿轮副,3-插植传动轴,4-同步齿轮副,5-导向凸轮轴,6-导向滑块,7-秧箱移动轴,8-秧箱移动杆,9-下导轨,10-上导轨,11-第一秧箱,13-第三秧箱,16-第六秧箱,18-第八秧箱。【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2、图3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插植机构,其由插植箱1、锥齿轮副2、插植传动轴3、同步齿轮副4、导向凸轮轴5、导向滑块6、秧箱移动轴7、秧箱移动杆8、下导轨9、上导轨10、第一秧箱11至第八秧箱18构成,其特征是锥齿轮副2传递驱动轴动力给插植传动轴3,再通过同步齿轮副4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5,导向滑块6配合导向凸轮轴5与秧箱移动轴7紧固连接,两根秧箱移动杆8后端部和秧箱移动轴7紧固构成U形或C形结构,第一秧箱11至第八秧箱18两两连接滑配在下导轨9和上导轨10上,秧箱移动杆8前端部分别与第三秧箱13和第六秧箱16外侧装配连接。作业时,从发动机(图中未示出)来的动力在插植箱I中通过锥齿轮副2传给插植传动轴3,插植传动轴3 —方面驱动插植臂总成(图中未不出)进行取秧插植,另一方面通过同步齿轮副4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5,进而通过导向滑块6使秧箱移动轴7驱动第一秧箱11至第八秧箱18在下导轨9和上导轨10上水平往复移动,协同完成插秧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其由插植箱、锥齿轮副、插植传动轴、同步齿轮自1J、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秧箱移动轴、秧箱移动杆、下导轨、上导轨、第一至第八秧箱构成,其特征是锥齿轮副传递驱动轴动力给插植传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副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配合导向凸轮轴与秧箱移动轴紧固连接,两根秧箱移动杆后端部和秧箱移动轴紧固构成U形或C形结构,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两两连接滑配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秧箱移动杆前端部分别与第三秧箱和第六秧箱外侧装配连接。【文档编号】A01C11/02GK203523307SQ201320717776【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专利技术者】顾锦波, 郑峰君, 徐志伟, 魏学文 申请人: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八行插秧机秧箱横向移动机构,其由插植箱、锥齿轮副、插植传动轴、同步齿轮副、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秧箱移动轴、秧箱移动杆、下导轨、上导轨、第一至第八秧箱构成,其特征是锥齿轮副传递驱动轴动力给插植传动轴,再通过同步齿轮副传递动力给导向凸轮轴,导向滑块配合导向凸轮轴与秧箱移动轴紧固连接,两根秧箱移动杆后端部和秧箱移动轴紧固构成U形或C形结构,第一秧箱至第八秧箱两两连接滑配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秧箱移动杆前端部分别与第三秧箱和第六秧箱外侧装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锦波郑峰君徐志伟魏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