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活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69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拆装活塞装置,转动杆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施力块通过螺纹连接于转动杆的另一端,施力块底部设有凹坑;涨块定位块套装于挡板与施力块之间的转动杆上,涨块定位块的外周面上设有一环形定位凹槽;圆柱形涨块的每一涨块单体的内周面均设有弧形定位凸台,圆柱形涨块的外周面设有聚拢元件,圆柱形涨块远离挡板的一侧设有容纳所述施力块的空腔,施力块与圆柱形涨块之间设有用于使涨块单体沿径向分离的楔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涨块涨开后与活塞顶部燃烧室边缘之间的摩擦力,将活塞直接压入缸套内或从缸套内提出来,不仅有效的避免的机体、活塞或连杆的磕碰伤,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适用于拆卸活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拆装活塞装置,转动杆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施力块通过螺纹连接于转动杆的另一端,施力块底部设有凹坑;涨块定位块套装于挡板与施力块之间的转动杆上,涨块定位块的外周面上设有一环形定位凹槽;圆柱形涨块的每一涨块单体的内周面均设有弧形定位凸台,圆柱形涨块的外周面设有聚拢元件,圆柱形涨块远离挡板的一侧设有容纳所述施力块的空腔,施力块与圆柱形涨块之间设有用于使涨块单体沿径向分离的楔面。本技术通过涨块涨开后与活塞顶部燃烧室边缘之间的摩擦力,将活塞直接压入缸套内或从缸套内提出来,不仅有效的避免的机体、活塞或连杆的磕碰伤,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适用于拆卸活塞。【专利说明】拆装活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拆装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具有深坑形燃烧室活塞的拆装活塞装置。
技术介绍
活塞是发动机运转的重要零部件,发动机运转时,在气缸套内作往复运动,用来承受气缸中的燃烧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和连杆传给曲轴,驱使曲轴旋转,活塞顶部的凹坑形的空间,叫做活塞燃烧室,按燃烧室深浅可分为浅盆形和深坑形两类。目前现有技术中安装活塞是通过手动安装,双手抓住活塞,将活塞通过专用的导向装置,将活塞压入缸套,由于手动安装活塞,要完全用手抓着活塞压入气缸套内,因为活塞表面经过涂油,非常湿滑,容易导致抓不住活塞而最终造成机体或活塞或连杆磕碰伤。而拆卸活塞的工序大致分为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实验室做完实验的发动机拆卸活塞时,都采用与安装时相反的顺序,拆完气缸盖之后,拆油底壳,拆下油底壳之后,就有足够的空间拆卸活塞。首先将曲轴转到适当的位置,拧开连杆螺栓,取下连杆盖,将连杆体大头端脱离曲轴,然后直接推动连杆大头或借助长柄推动连杆大头,将活塞由气缸套内推出;另一种是出售以后的发动机,或是已经基本完成装机的发动机,只需要拆卸连杆更换连杆,而不需要拆卸油底壳时,则是将观察盖卸掉,将曲轴转到适当的位置,通过观察窗拧开连杆螺栓,取下连杆盖,因为空间狭小,只能用长柄推动连杆,将活塞从气缸套内推出来。上述两种拆卸活塞的情况,都是通过推动连杆将活塞从气缸套内推出来,尤其是如果整台发动机仅需要拆卸连杆、更换连杆的情况,空间狭小,可操作性太差,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活塞装置,不仅有效的避免的机体、活塞或连杆的磕碰伤,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适用于拆卸活塞,更为快速有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拆装活塞装置,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施力块,所述施力块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施力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活塞顶部凸起相适配的凹坑;涨块定位块,所述涨块定位块套装于所述挡板与施力块之间的转动杆上,所述涨块定位块的外周面上设有一环形定位凹槽;与活塞燃烧室内径相适配的圆柱形涨块,所述圆柱形涨块包括若干个涨块单体,每一所述涨块单体的内周面均设有一与所述环形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弧形定位凸台,所述圆柱形涨块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聚拢所有所述涨块单体的聚拢元件,所述圆柱形涨块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容纳所述施力块的空腔,所述施力块与圆柱形涨块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涨块单体沿径向分离的楔面。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套装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转动插销;其中一所述涨块单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防转动插销相适配的防转动定位孔。优选的,所述定位管与转动杆之间设有定位螺栓。优选的,所述圆柱形涨块的外周面设有胶圈安装槽,所述聚拢元件为O型胶圈,所述O型胶圈安装于所述胶圈安装槽内。优选的,每一所述涨块单体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滚花。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该拆装活塞装置的涨块放在活塞顶部燃烧室内,施力块的底部设有凹坑,可以避开活塞顶部凸起,用手旋转转动把手,施力块会随着转动杆的旋转而上升,施力块外侧上的第一锥形面作用在涨块内侧的第二锥形面上,涨块受到垂直于锥面的作用力,带动涨块在上移的同时向外撑开,涨块作用在活塞燃烧室内壁上,通过涨块涨开后与活塞顶部燃烧室边缘之间的摩擦力,将活塞直接压入缸套内或从缸套内提出来,不仅有效的避免的机体、活塞或连杆的磕碰伤,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是用于拆卸活塞,更为快速有效。由于转动杆上套装有定位管,定位管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转动插销,其中一涨块单体的上表面设有防转动定位孔,将防转动插销插入防转动定位孔内,扭动转动把手时,涨块不会随之转动,起到定位涨块作用。由于定位管与转动杆之间设有定位螺栓,当圆柱形涨块与活塞压紧时,转动定位螺栓使其顶靠在转动杆上,起到锁紧该拆装活塞装置的作用。由于每一涨块单体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滚花,可以增大涨块与活塞燃烧室边缘接触的摩擦力,便于快速将活塞直接压入缸套内或从缸套内提出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活塞的剖视图;其中:1、转动杆;2、施力块;3、涨块定位块;4、圆柱形涨块;5、转动把手;6、挡板;7、活塞顶部凸起;8、第一锥形面;9、环形定位凹槽;10、第二锥形面;11、O型胶圈;12、胶圈安装槽;13、涨块单体;14、定位管;15、防转动插销;16、防转动定位孔;17、定位螺栓;18、活塞燃烧室;19、弧形定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拆装活塞装置,包括:转动杆1、施力块2、涨块定位块3和圆柱形涨块4。以下是对上述各部分的结构详细的说明:转动杆I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5,转动杆I上固定安装有挡板6。施力块2通过螺纹连接于转动杆I的另一端,施力块2的底部设有与活塞顶部凸起7相适配的凹坑。涨块定位块3套装于挡板6与施力块2之间的转动杆I上,涨块定位块3的外周面上设有一环形定位凹槽9。与活塞燃烧室18内径相适配的圆柱形涨块4,包括若干个涨块单体13,每一涨块单体13的内周面均设有一与环形定位凹槽9相适配的弧形定位凸台19,圆柱形涨块4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聚拢所有涨块单体13的聚拢元件,圆柱形涨块4远离挡板6的一侧设有容纳施力块2的空腔.施力块2与圆柱形涨块4之间设有用于使涨块单体13沿径向分离的楔面,具体说是,施力块2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锥形面8,每一涨块单体13的内周面均设有与第一锥形面8相适配的第二锥形面10。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拢元件为0型胶圈11,圆柱形涨块4的外周面设有胶圈安装槽12,0型胶圈11安装于胶圈安装槽12内。另外,转动杆1上套装有定位管14,定位管1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转动插销15 ;其中一涨块单体13的上表面设有与防转动插销15相适配的防转动定位孔16,将防转动插销15插入防转动定位孔16内,起到定位涨块作用。定位管14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安装孔,螺纹安装孔内安装有定位螺栓17,当圆柱形涨块4与活塞压紧时,转动定位螺栓17使其顶靠在转动杆1上,起到锁紧该拆装活塞装置的作用。优选的,每一涨块单体13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滚花,可以增大涨块与活塞燃烧室18边缘接触的摩擦力,便于快速将活塞直接压入缸套内或从缸套内提出来。活塞材料种类有铝合金、铸铁、钢,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铝活塞,因此,涨块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拆装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施力块,所述施力块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施力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活塞顶部凸起相适配的凹坑;涨块定位块,所述涨块定位块套装于所述挡板与施力块之间的转动杆上,所述涨块定位块的外周面上设有一环形定位凹槽;与活塞燃烧室内径相适配的圆柱形涨块,所述圆柱形涨块包括若干个涨块单体,每一所述涨块单体的内周面均设有一与所述环形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弧形定位凸台,所述圆柱形涨块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聚拢所有所述涨块单体的聚拢元件,所述圆柱形涨块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容纳所述施力块的空腔,所述施力块与圆柱形涨块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涨块单体沿径向分离的楔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春辉孙世杰张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