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主体治具和镀膜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965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了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主体治具和镀膜挂具。所述遮蔽治具包括遮蔽治具本体,遮蔽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遮蔽治具本体的底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还包括治具头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治具头固定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上并沿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治具头上。主体治具包括主体治具本体,主体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主体治具本体的顶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还包括支架和第二定位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底面上并沿底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镀膜挂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前述遮蔽治具和主体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NCVM品质及提升了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绝缘不导电镀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主体治具和镀膜挂具
技术介绍
不导电真空镀膜(Non conductive vacuum metalization,缩写为NCVM)技术,是指金属材料在真空条件下,运用化学、物理等特定手段进行有机转换,使金属转换成粒子,沉积或吸附在塑胶材料的表面,形成不导电的镀膜。现有采用挂镀进行镀膜的方式,一般是将产品固定在挂具上,通过卡扣插接在镀膜杆上,然后将产品倾斜一定角度后,使产品斜着挂接在镀膜杆上,这种镀膜方式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由于卡扣的松紧不一,产品在挂设在镀膜杆上时容易掉落,同时由于镀膜过程是转动的,产品方向会不定向的改变,在离心的作用下,由于卡扣松紧不一也容易造成产品在镀膜过程中掉落;且这种悬挂方式电镀,由于产品的四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镀膜时,膜层厚度会不均匀,造成产品四周边镀层不均匀,从而引起阴阳色(即金属感不均匀,有些位置亮,有些位置暗的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产品的间距过大,生产产能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主体治具和镀膜挂具,改善了NCVM品质及提升了产能。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包括遮蔽治具本体,所述遮蔽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底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还包括治具头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治具头固定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上并沿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治具头上。优选地,所述治具头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治具头的内壁上并靠近所述治具头与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固定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治具头为中空内六边形结构,所述治具头的内表面的六边形结构整体作为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治具头的内表面上的靠近所述治具头与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固定的位置处还设有环形的限位台阶。优选地,所述治具头位于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的中心。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主体治具,包括主体治具本体,所述主体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顶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还包括支架和第二定位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底面上并沿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远离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底面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所述支架上的一缺口。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中空外六边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外表面的六边形结构整体作为所述第二定位部。优选地,所述支架位于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顶面的中心。一种镀膜挂具,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包括相互配合的主体治具和遮蔽治具,所述遮蔽治具的底面和主体治具的顶面之间用于夹持固定一壳体,所述遮蔽治具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遮蔽治具,所述主体治具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主体治具,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可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治具头的长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遮蔽治具不仅可以与主体治具进行定位固定,产品夹持在遮蔽治具和主体治具之间,使上下产品保持180°同向水平,以确保镀膜过程中产品不会掉落,镀膜膜层更加均匀,在遮蔽治具上设置的治具头,还便于串接产品镀膜时,增加产品之间间隙,以提高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遮蔽治具的俯视示意图(从遮蔽治具的顶面看向底面);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治具的俯视示意图(从主体治具的顶面看向底面);图4是图3的B-B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镀膜挂具与产品装配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遮蔽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从遮蔽治具的顶面看向底面);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从主体治具的底面看向顶面);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镀膜挂具与产品装配后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包括遮蔽治具本体、治具头和第一定位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底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所述治具头固定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上并沿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治具头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主体治具,包括主体治具本体、支架和第二定位部,所述主体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顶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底面上并沿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本技术又提供一种镀膜挂具,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包括相互配合的主体治具和遮蔽治具,所述遮蔽治具的底面和主体治具的顶面之间用于夹持固定一壳体,所述遮蔽治具为上述的遮蔽治具,所述主体治具为上述的主体治具,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可相互配合。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遮蔽治具、主体治具和镀膜挂具分别为:如图1-2所示,遮蔽治具包括遮蔽治具本体1、治具头11和第一定位部12,所述遮蔽治具本体1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底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所述治具头11固定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1的顶面上并沿所述遮蔽治具本体1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12设置在所述治具头11上。治具头11为中空管状结构,位于遮蔽治具本体1的顶面的中心,第一定位部12为一凸台,设置在治具头11的内壁上靠近治具头11与遮蔽治具本体1的顶面固定的位置。如图3-4所示,主体治具包括主体治具本体2、支架21和第二定位部22,所述主体治具本体2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主体治具本体2的顶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所述支架21设置在所述主体治具本体2的底面上并沿所述主体治具本体2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22设置在所述支架21上。支架21为中空管状结构,位于所述主体治具本体2的顶面的中心,第二定位部22为所述支架21上的一缺口,设置在远离所述支架21与所述主体治具本体2的底面固定的位置。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包括遮蔽治具本体,所述遮蔽治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底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具头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治具头固定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上并沿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治具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遮蔽治具,包括遮蔽治具本体,所述遮蔽治
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底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治具头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治具头固定在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
顶面上并沿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治具
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头为中空管状结
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治具头的内壁上并靠近所述治具
头与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固定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头为中空内六边
形结构,所述治具头的内表面的六边形结构整体作为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治
具头的内表面上的靠近所述治具头与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固定的位置处还
设有环形的限位台阶。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遮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头位
于所述遮蔽治具本体的顶面的中心。
5.一种用于壳体的边框镀膜的主体治具,包括主体治具本体,所述主体治
具本体整体上呈扁平状,所述主体治具本体的顶面提供夹持一壳体的夹持面,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伟刘平莫小敏达世凯许成付候林彦付望霖王平波周洪波秦彬乘万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