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印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136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印章,包括:复位弹簧、驱动滚轮、限位摆杆、用于支撑所述弹簧及驱动滚轮的支架;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滚轮连接;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摆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限位槽内并沿限位槽滑动;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印章,所述印章随驱动滚轮同轴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电源和气源,节省能源,利用复位弹簧与限位摆杆对驱动滚轮进行双重定位,使印章与待印品的上表面接触,实现盖印标注,同时,利用供墨装置自动供墨,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可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动印草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章,尤其涉及一种随动印章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车间自动包装生产线上的自动盖章系统是采用气缸直压式完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字迹不清晰,易重叠模糊;2、印章支杆易发生弯曲变形,维修率高;3、噪音大;4、印油损耗大;5、需要电源和气源,生产成本高;6、需专人操作,浪费劳动力。因此,传统的自动盖章系统已不适应目前的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电源和气源的自动化随动印章,盖印清晰,可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随动印章,包括:复位弹簧、驱动滚轮、限位摆杆、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及驱动滚轮的支架;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滚轮连接;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摆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限位槽内并沿限位槽滑动;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印章,所述印章随驱动滚轮同轴转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印章由活动字码组成;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活动字码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随动印章还包括供墨装置及驱动轴,所述供墨装置通过驱动轴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供墨装置包括传动滚轮、着墨辊、传墨辊及墨盒;所述驱动滚轮驱动所述传动滚轮转动,所述传动滚轮与着墨辊同轴转动,所述着墨辊驱动所述传墨辊转动;所述墨盒与所述传墨辊的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墨棍的最低面低于所述着墨棍的最低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滚轮采用邵氏硬度为邵氏A65?邵氏A75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滚轮的周长与待印品的接触长度相等。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复位弹簧与限位摆杆对驱动滚轮进行双重定位。初始时,复位弹簧将驱动滚轮定位至预设位置;当待印品运动时,待印品先与限位摆杆前端接触,并带动驱动滚轮转动,限位摆杆转动至竖直方向时,驱动滚轮开始与待印品的上表面接触,并与待印品作纯滚动运动,同时,印章随驱动滚轮同轴转动,印章转动至与待印品的上表面接触时,实现盖印标注;当待印品与驱动滚轮分离后,复位弹簧将驱动滚轮复位至预设位置。同时,使驱动滚轮的周长与待印品的接触长度相等,若待印品并排紧贴通过,可实现连续盖印。相应地,驱动滚轮与待印品作纯滚动运动过程中,限位摆杆随驱动滚轮转动,并在限位槽、限位件、自重的作用下,沿限位槽滑动,直至待印品与驱动滚轮分离。另外,利用供墨装置可实现自动供墨,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随动印章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随动印章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随动印章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随动印章的第一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随动印章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所述随动印章包括:复位弹簧1、驱动滚轮2、限位摆杆3、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I及驱动滚轮2的支架4。所述复位弹簧I的一端与所述支架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滚轮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复位弹簧I可对驱动滚轮2进行定位,在没有外载荷的情况下,复位弹簧I将驱动滚轮2定位至预设位置上。所述驱动滚轮2上设有限位件21,所述限位摆杆3上设有限位槽31,所述限位件21嵌于所述限位槽31内并沿限位槽31滑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限位槽31及限位件21,可实现所述驱动滚轮2与限位摆杆3的定位。限位件21嵌于所述限位槽31内,可使限位摆杆3与驱动滚轮2同步转动。同时,限位摆杆3转动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可使限位摆杆3沿限位槽31滑动。所述驱动滚轮2上设有印章22,所述印章22随驱动滚轮2同轴转动。如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初始时,复位弹簧I将驱动滚轮2定位至预设位置(参见图1);当待印品运动时,待印品先与限位摆杆3前端接触,并推动限位摆杆3转动,同时,限位摆杆3带动驱动滚轮2转动;限位摆杆3转动至竖直方向后(参见图3),驱动滚轮2开始与待印品的上表面接触,并与待印品作纯滚动运动,同时,驱动滚轮2带动限位摆杆3转动;限位摆杆3转动至水平方向后(参见图4),在自重的作用下,限位摆杆3沿限位槽31正向滑动,并止于待印品的上表面;随着驱动滚轮2的转动,止于待印品的上表面的限位摆杆3在待印品上表面的作用下沿限位槽31反向滑动;限位摆杆3再次转动至竖直方向后(参见图5),随着驱动滚轮2的转动,限位摆杆3在自重的作用下,再次沿限位槽31正向滑动,并止于待印品的上表面,滑至限位槽31端点到达限位后,限位摆杆3与待印品的上表面脱离;限位摆杆3再次转动至水平方向后,在自重的作用下,限位摆杆3沿限位槽31正向滑动,并止于待印品的上表面;随着驱动滚轮2的转动,止于待印品的上表面的限位摆杆在待印品上表面的作用下沿限位槽31反向滑动,随后,限位摆杆3再次转动至竖直方向,实现驱动滚轮2的转动。相应地,当待印品与驱动滚轮2分离后,限位摆杆3在自重的作用下,滑至限位槽31端点到达限位,复位弹簧I将驱动滚轮2复位至预设位置。因此,驱动滚轮2与待印品作纯滚动运动过程中,限位摆杆3随驱动滚轮2转动,并在限位槽31、限位件21、待印品上表面的支撑力及自重的作用下,沿限位槽31来回滑动,直至待印品与驱动滚轮2分离。同时,印章22随驱动滚轮2同轴转动,使待印品与驱动滚轮2、印章22的接触外置相对一致,使印章22转动至与待印品的上表面接触时,实现盖印标注。更佳地,所述印章22由活动字码组成。所述驱动滚轮2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活动字码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可根据实际需求单独更换印章22内的活动字码,不需整套更换。更佳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轮2的周长与待印品的接触长度相等。若待印品并排紧贴通过,可实现连续盖印。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滚轮2的周长与待印品的接触长度相等,当第一个待印品纯滚动至末端时,驱动滚轮2纯滚动了 360°,即限位摆杆3处于竖直方向时,第二个待印品与驱动滚轮2外缘面接触并开始作纯滚动,限位摆杆3沿限位槽31滑动,止于第二个待印品的上表面,并在滚动过程中对第二个待印品进行盖章处理。如图6、图7所示,所述随动印章还包括供墨装置及驱动轴5,所述供墨装置通过驱动轴5与所述支架4相连。所述供墨装置包括传动滚轮6、着墨辊7、传墨辊8及墨盒。所述驱动滚轮2驱动所述传动滚轮6转动,所述传动滚轮6与着墨辊7同轴转动,所述着墨辊7驱动所述传墨辊8转动。所述墨盒与所述传墨辊8的相连。工作时,供墨装置可绕驱动轴5自由转动,供墨装置在自重的作用下,传动滚轮6与驱动滚轮2接触,并产生正压力,当驱动滚轮2转动时,驱动传动滚轮6转动,同时,着墨辊7与动滚轮6同轴转动,并以滚动摩擦的方式带动所述传墨辊8转动,将墨盒内的墨水经传墨辊8带至着墨辊7上。相应地,驱动滚轮2上的印章22每转一周,就与着墨辊7接触一次,实现自动供墨。需要说明的是,供墨装置可绕驱动轴5自由转动,当驱动滚轮2与传动滚轮6磨损后,在自重的作用下,传动滚轮6与驱动滚轮2仍可有效接触,保持供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印章包括:复位弹簧、驱动滚轮、限位摆杆、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及驱动滚轮的支架;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滚轮连接;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摆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限位槽内并沿限位槽滑动;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印章,所述印章随驱动滚轮同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印章包括:复位弹簧、驱动滚轮、限位摆杆、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及驱动滚轮的支架;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滚轮连接; 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摆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嵌于所述限位槽内并沿限位槽滑动; 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印章,所述印章随驱动滚轮同轴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由活动字码组成; 所述驱动滚轮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活动字码设于所述固定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印章还包括供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钟士培梁炳祥卢智雄欧冠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酒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