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069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23:34
一种线束(8),包括:高压传导路径(15);外部构件(16),该外部构件(16)覆盖所述高压传导路径(15);以及端子,该端子设置在所述高压传导路径(15)的端部处。高压传导路径(15)包括:高压传导路径主体(18),该高压传导路径主体(18)是导电的,并且还用作感应器;铁氧体构件(19),该铁氧体构件(19)插入到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18)中;以及绝缘体(20),该绝缘体(20)被覆在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18)的外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的线束。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装载有各种装置。这些装置设置有许多电气部件或电子部件。这些装置通过线束相互连接。已知的是,线束设置有作为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措施的噪声滤波器。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设置有噪声滤波器的线束。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相关的噪声滤波器设置在布设在车辆中的线束的一部分处,使得噪音能够被吸收。具体地,筒状构件设置在磁体的外侧,并且通过环绕筒状构件缠绕线束的细电线,噪音能够被吸收。从线束的预定位置抽出细电线。因为细电线容易处理,所以噪声滤波器变得相对容易形成。传统的噪声滤波器设置有固定夹具。夹具从筒状构件的预定位置突出。筒状构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线的电线固定构件。相关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A-2011-61610
技术实现思路
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例如,因为将马达单元与逆变器单元连接的线束是高压线束,所以设置多根粗电线以构造高压线束。然而,当使用粗电线时,难以采用传统的噪声滤波器。这是因为难以环绕小直径筒状构件缠绕粗线至预定的形状。此外,鉴于马达单元和逆变器单元之间的布线空间,当使用粗电线时,必须确保更大的空间,并且这是困难的。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线束,该高压线束的噪音能够被吸收,并且不必确保大的空间。解决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线束,该线束包括: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该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各自具有高压传导路径主体;以及端子,该端子设置在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端部处, 其中,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通过螺旋缠绕金属线材和绝缘线材而形成为筒状,并且所述金属线材和所述绝缘线材的彼此面对的侧端表面彼此接触,所述金属线材和所述绝缘线材定位成交替地彼此相邻。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高压传导路径的高压传导路径主体不仅用作高压传导路径,而且还用作感应器。因为本专利技术没有高压传导路径主体被抽出并且抽出部形成有噪声滤波器的结构,所以能够将线束制成具有所需的最小厚度。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调节包括金属线材和绝缘线材的缠绕线构件的尺寸以及通过调节缠绕线构件的直径来调节电感值。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线束中,高压传导路径包括线状铁氧体构件,并且该铁氧体构件插入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中空部中。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因为铁氧体构件插入到用作感应器的高压传导路径主体,所以能够增加电感值。[0021 ]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线束中,高压传导路径主体和铁氧体构件具有柔性。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因为高压传导路径主体和铁氧体构件是柔性的,所以线束本身能够沿着所期望的路线弯曲和布设。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线束中,高压传导路径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被覆在该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外表面上;以及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设置在该绝缘体的外侧。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因为设置了外部构件,所以线束能够得到保护。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线束中,端子包括:内端子,该内端子位于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内侧并且接触金属线材的内表面;外端子,该外端子位于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外侧并且接触金属线材的外表面;以及电接触部,该电接触部用于外部连接,所述电接触部与所述内端子和所述外端子中的任一个一体化地设置。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具有内端子和外端子的端子,即使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用作感应器,高压传导路径的端部也能够设置有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子。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高压线束,该高压线束的噪音能够被吸收,并且不必确保大的空间。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效果是,能够增加电感值。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实现了除上述效果之外的下列效果。换言之,实现的效果是,线束本身能够沿着所期望的路线弯曲和布设。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实现了除上述效果之外的下列效果。换言之,实现的效果是,线束能够设置有保护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实现了除上述效果之外的下列效果。换言之,实现的效果是,能够将较佳的结构设置到连接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端部的端子。【附图说明】图1 (a)和图1 (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图,其中,图1 (a)包括不出布设线束的概要示意图和线束的结构图,并且图1 (b)是图1 (a)的高压传导路径的结构图(实施例1)。图2 (a)和图2 (b)是与端子连接相关联的构造的示意图,其中,图2 (a)示出其中内端子形成有电接触部的结构,并且图2 (b)示出其中外端子形成有电接触部的结构。图3 (a)和图3 (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线束示例的图,其中,图3 (a)是示出布设线束的概要示意图,并且图3 (b)是线束的结构图(实施例2)。附图标记说明1...混合动力车辆2...发动机3...马达单元4...逆变器单元5...电池6...发动机室7...车辆后部8...线束9...线束10...中间部11...车身底板12...接线块13...后端14...前端15...高压传导路径16...外部构件17...端子18...高压传导路径主体19...铁氧体构件20...绝缘体21...金属线材22...绝缘线材23...缠绕线构件24...接触部25,26...侧部27...中空部28...内端子29...外端子30...筒状收纳部31...电接触部32...内端子33...外端子34...电接触部35...压接部36...外部构件【具体实施方式】线束是高压线束,并且线束的高压传导路径本身用作噪声滤波器。在线束中,将噪声滤波器功能添加到高压传导路径。实施例1接着,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1。图1 (a)和图1 (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图,其中,图1 (a)包括示出布设线束的概要示意图和线束的结构图,并且图1 (b)是图1(a)的高压传导路径的结构图。图2 (a)和图2 (b)是与端子连接相关联的构造的示意图,其中,图2 (a)示出其中内端子形成有电接触部的结构,并且图2 (b)示出其中外端子形成有电接触部的结构。在实施例中,给出并描述其中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它可以是电动车辆)的示例。在图1 (a)中,附图标记I指示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车辆I是通过混合发动机2和马达单元3两者的动力来驱动的车辆。来自电池5 (电池组)的电力经逆变器单元4供应至马达单元3。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2、马达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装载在前轮等的位置处的发动机室6。电池5装载在具有后车轮等的车辆后部7中。也可能的是,电池5装载在发动机室6后方的车辆室内。马达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由本专利技术的线束8 (将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连接。线束8构造为高压线束。电池5和逆变器单元4由高压线束9连接。线束9的中间部10布设在车身底板11的地面侧处。中间部10沿着车身底板11布设。车身底板11是公知的主体并且是所谓的面板构件,并且在预定的位置处形成有贯通孔(其附图标记省略)。线束9通过贯通孔插入。线束9和电池5通过电池5所设置有的接线块12连接。利用连接器将线束9的后端13连接到接线块12。线束9的在后端13处的一侧布设在车辆的室内侧处的底板上方。利用连接器将线束9的在前端14处的一侧连接到逆变器单元4。将本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如下。马达单元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包括: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该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各自具有高压传导路径主体;以及端子,该端子设置在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端部处,其中,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通过螺旋缠绕金属线材和绝缘线材而形成为筒状,并且所述金属线材和所述绝缘线材的彼此面对的侧端表面彼此接触,所述金属线材和所述绝缘线材定位成交替地彼此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8.01 JP 2011-1679271.一种线束,包括: 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该一条或多条高压传导路径各自具有高压传导路径主体;以及 端子,该端子设置在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端部处, 其中,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通过螺旋缠绕金属线材和绝缘线材而形成为筒状,并且所述金属线材和所述绝缘线材的彼此面对的侧端表面彼此接触,所述金属线材和所述绝缘线材定位成交替地彼此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高压传导路径包括线状铁氧体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铁氧体构件插入到所述高压传导路径主体的中空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山荣一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