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118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53
止动构件(30)由设置在安装于促动器托架(43)的隔热板(44)上的螺母座部(44a)和在相对于隔热板(44)移动的促动器连杆(26)上设置的可动侧止动部(33)构成,促动器(27)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41)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41)的驱动力的促动器连杆(26)构成,可动侧止动部(33)设置在从促动器本体(41)向喷嘴叶片侧延伸的促动器连杆(26)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限制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的涡轮增压器用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用发动机等所使用的涡轮增压器中,采用了将发动机的废气向形成于涡轮壳的蜗壳内填充,且使该废气通过设置在该蜗壳内周侧的多个喷嘴叶片而作用在设置于这些喷嘴叶片内周侧的涡轮工作轮上的结构。多个喷嘴叶片包含在可变喷嘴机构中,可变喷嘴机构以能够利用促动器改变开度(叶片角度)的方式设置于形成在两块环状的板之间的废气通路。在利用该可变喷嘴机构,根据发动机转速来改变多个喷嘴叶片的叶片角度时,在两块板之间的废气通路内流过的废气的流速发生变化,涡轮工作轮的转速发生变化。例如,在发动机转速从低速区域的状态提高发动机转速而进行加速的情况下,需要将喷嘴叶片的开度设为接近全闭的状态来使废气流路变窄,由此提高废气的流速,使涡轮工作轮的转速上升。这种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限制和全闭侧的开度调整需要止动结构。作为上述现有的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如图8所示,已知的是在将构成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工作轮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轴承座上,设置限制喷嘴叶片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开度的止动结构。在图8中,涡轮增压器100包括涡轮壳102、轴承座103和可变喷嘴机构105,涡轮壳102旋转自如地收纳涡轮工作轮,轴承座103安装于该涡轮壳102并且旋转自如地支承涡轮工作轮的旋转轴,可变喷嘴机构105利用多个喷嘴叶片调整流入涡轮工作轮的废气的流速。可变喷嘴机构105包括为了一并调整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而安装于支轴111的杆112、经由销113与该杆112的前端部连结的连结机构114、包括与该连结机构114连结的连杆116的促动器117、为了限制所述杆112的摆动角度而一体地形成于轴承座102的延伸部121、拧入到该延伸部121的止动螺栓122和将该止动螺栓122固定在延伸部121的锁止螺母 123。作为止动螺栓122的作用,在促动器117动作而将连杆116拉向图的右斜下方时,连结机构114向图的右斜下方移动,与连结机构114连结的杆112以支轴111为中心顺时针摆动,杆112抵靠在止动螺栓122的前端来限制杆112的更进一步的摆动。即,限制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在调整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时,拧松锁止螺母123,转动止动螺栓122,使止动螺栓122的前端122a相对于延伸部121前进或后退。其结果是,杆112抵靠在止动螺栓122的前端122a上的摆动角发生变化,改变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另外,已知设置有用于同步地改变多个喷嘴叶片的开度的同步机构的涡轮增压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根据专利文献I的图1,在涡轮增压器I中设置有用于使多个喷嘴叶片53同步地旋转的同步机构6。同步机构6包括作为其驱动源的促动器7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907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图8所示的止动结构中,在轴承座103的纸面正面侧安装有压缩机壳,在利用止动螺栓122调整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情况下,不得不在由轴承座103、促动器117及压缩机壳等大部件包围的位于里面的狭窄空间内转动止动螺栓122、锁止螺母123,难以进行调整作业。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没有记载用于限制或调整喷嘴叶片53的全闭侧的开度的止动结构,因此很难将喷嘴叶片53维持在全闭侧稍微打开的状态,很难提高发动机从低速旋转区域开始的加速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调整作业的涡轮增压器的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所述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抵接,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连杆构成,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从所述促动器本体向所述喷嘴叶片侧延伸并且进退的所述连杆上。在例如像以往那样在轴承座上设置突出部,利用设置于该突出部的止动螺栓限制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情况下,止动螺栓被设置在靠近轴承座的狭窄的位置,因此,在转动止动螺栓来进行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调整作业时,止动螺栓的锁止螺母、止动螺栓本身难以转动。与之相对,通过像本专利技术那样将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促动器的连杆上,能够易于在远离轴承座、涡轮壳的宽广的空间内,利用止动构件调整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因此,能够缩短调整作业时间,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调整。而且,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在轴承座上形成安装止动螺栓的突出部,轴承座变轻,另外,轴承座的形状变得更加简单,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可动侧止动部可以是设置于所述连杆的螺母,所述固定侧止动部可以是以不向所述促动器传递热量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促动器托架的隔热板。如此,与在轴承座等铸件上设置止动构件相比,通过在促动器托架或隔热板等钢板上设置止动构件,能够使制造变得容易,能够削减成本。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可以利用将所述促动器向所述促动器托架固定的螺栓将所述隔热板一起紧固安装在促动器托架上,并且利用以贯穿该隔热板的方式设置的所述连杆的贯穿孔的周缘部形成所述螺母的螺母座部。通过如此地构成,使用形成于隔热板的贯穿孔形成固定侧止动部,因此不需要设置新的部件,能够结构简单且轻量紧凑地进行制造。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喷嘴叶片侧可以由长度可调的连结机构连结,所述可动侧止动部由调整螺栓构成,该调整螺栓以长度可调的方式螺纹结合在构成所述连结机构的主体上,所述固定侧止动部由一体地形成在所述促动器托架上的止动片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止动构件配置在促动器与喷嘴叶片侧二者之间的中间部,能够在更加宽广的空间内进行止动构件对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调整,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喷嘴叶片侧可以由长度可调的连结机构连结,所述可动侧止动部由调整螺栓构成,该调整螺栓以长度可调的方式螺纹结合在所述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固定侧止动部由形成在构成所述连结机构的主体上的抵靠板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止动构件配置在促动器与喷嘴叶片侧二者之间的中间部,能够在更加宽广的空间内进行止动构件对喷嘴叶片的全闭侧的开度的调整,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由于止动构件所用的螺栓等没有安装在设置于可动侧止动部的突出部上,因此,可动侧止动部变轻,能够提高促动器动作时喷嘴叶片的开度变化的响应性。该止动构件也可以被配置为喷嘴叶片全开侧的开度调整用的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固定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所述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抵接,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连杆构成,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从所述促动器本体向所述喷嘴叶片侧延伸并且进退的所述连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9.28 JP 2011-2135551.一种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喷嘴机构,其能够通过利用促动器改变喷嘴叶片的开度来改变向涡轮工作轮流动的废气的流速;止动构件,其限制所述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并且能够调整该喷嘴叶片的全开侧或全闭侧的开度;所述止动构件由固定侧止动部和可动侧止动部构成,所述固定侧止动部设置在将所述促动器安装于涡轮增压器本体的促动器托架上,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相对于该固定托架移动的可动部上,并且能够与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抵接,所述促动器由产生其驱动力的促动器本体和传递该促动器本体的驱动力的连杆构成, 所述可动侧止动部设置在从所述促动器本体向所述喷嘴叶片侧延伸并且进退的所述连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用喷嘴叶片开度限制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侧止动部是设置于所述连杆的螺母,所述固定侧止动部是以不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直人阵内靖明有水大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