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080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第一放电元件和第二放电元件,且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公用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数据线电连接,在形成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形成或者形成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之后形成所述第一放电元件和所述第二放电元件,实现在阵列基板制作完扫描线和数据线后,在阵列基板后续制程中对制作的元器件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有效避免静电导致阵列基板的某些元器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提高良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第一放电元件和第二放电元件,且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公用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数据线电连接,在形成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形成或者形成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之后形成所述第一放电元件和所述第二放电元件,实现在阵列基板制作完扫描线和数据线后,在阵列基板后续制程中对制作的元器件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有效避免静电导致阵列基板的某些元器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提高良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到。
技术介绍
显示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无法或缺,显示器的类型包括CRT (Cathode RayTube,阴极射线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TFT-LCD (Thin Film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不器)、PDP (Plasma DisplayPanel,等离子)等,目前市面上显示器绝大多数为TFT-1XD类型。TFT-1XD显示器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夹于该阵列基板和该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通过控制加载在液晶层的电压来控制显示器的显示。TFT-LCD显示器在制作过程(例如,阵列基板的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进而容易导致显示器制作过程中的某些元器件(例如,导电线路或开关元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参考图1,图1为阵列基板中常见的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保护装置20,ESD保护装置20的形成过程为:制作GE (Gate,扫描)电极101,然后制作半导体层102和SE层103,然后进行绝缘层制作并开孔104,最后通过透明电极105 (IndiumTin Oxide, ITO)将GE电极101和SE层103短路,以形成阵列基板的同时形成了两组背靠背TFT10 (薄膜晶体管),即静电防护装置20,参考图2,在阵列基板中,静电防护装置20将阵列基板产生的电流导向Com (Common,公用)电极30,进而达到对完成所有制程后的阵列基板静电防护的效果。然而,上述图1和图2中的防护电路20需要阵列基板的所有制程完成后才发挥作用,无法在阵列基板制程中对显示器的元器件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因此,无法解决因为静电而导致显示器中的某些元器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实现在阵列基板制作完扫描线和数据线后,在阵列基板后续制程中对制作的元器件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有效避免静电导致阵列基板的某些元器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提高良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成矩阵状态的多个扫描线和信号线,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边缘且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公用电极线,第一放电兀件及与所述第一放电兀件对应设置的第二放电兀件,所述第一放电兀件与所述公用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元件靠近所述第二放电元件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第二放电元件靠近所述第一放电元件的一端为尖端。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之间具有放电间隙。优选地,所述放电间隙为lOum。优选地,还包括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所述第二放电元件均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上。优选地,所述数据线在所述非显示区域设置有数据线引出线,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所述数据线引出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液晶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夹于该阵列基板和该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阵列基板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成矩阵状态的多个扫描线和信号线,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边缘且环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公用电极线;在所述基板上设置第一放电元件及与所述第一放电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二放电元件,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所述公用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所述扫描线同步形成,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所述数据线同步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电元件靠近所述第二放电元件的一端设置为尖端,所述第二放电元件靠近所述第一放电元件的一端设置为尖端。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第一放电元件和第二放电元件,且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公用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数据线电连接,在形成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形成或者形成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之后形成所述第一放电元件和所述第二放电元件,实现在阵列基板制作完扫描线和数据线后,在阵列基板后续制程中对制作的元器件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有效避免静电导致阵列基板的某些元器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提高良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阵列基板中静电防护装置和静电防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阵列基板的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阵列基板1,包括显示区域11,在所述显示区域11内设置成矩阵状态的多个扫描线12和信号线,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1边缘且环绕所述显示区域11的公用电极线14,还包括第一放电元件16及与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对应设置的第二放电元件15,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与所述公用电极线14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15与所述数据线1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阵列基板I包括设置成矩阵状态的多个扫描线12和信号线,对应的设置多个第一放电元件16及与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对应设置的第二放电元件15,各个第一放电元件16与所述公用电极线14电连接,各个第二放电元件15与对应的数据线13电连接。为了减少制作阵列基板I的流程,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与所述扫描线12同步形成,所述第二放电元件15与所述数据线13同步形成。所述扫描线12和数据线13之后形成,实现在阵列基板I制作完扫描线12和数据线13后。为了对阵列基板I制程中的静电起到防护作用,保护阵列基板I中的元器件,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靠近所述第二放电元件15的一端17的横截面积小于另一端20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二放电兀件15靠近所述第一放电兀件16的一端18的横截面积小于另一端21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通过在阵列基板I上设置第一放电元件16和第二放电元件15,且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与公用电极线14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15与数据线13电连接,在形成所述扫描线12和数据线13的同时形成或者形成所述扫描线12和数据线13之后形成所述第一放电元件16和所述第二放电元件15,实现在阵列基板I制作完扫描线12和数据线13后,在阵列基板I后续制程中对制作的元器件起到静电防护的作用,有效避免静电导致阵列基板I的某些元器件烧坏而导致良品率降低的问题,提高良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为了能更好的对阵列基板I制程中产生的静电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静电将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成矩阵状态的多个扫描线和信号线,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边缘且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公用电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放电元件及与所述第一放电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二放电元件,所述第一放电元件与所述公用电极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放电元件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志光刘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