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2735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6:42
该手动变速器具备:输入轴(Ai),其经由离合器(C/T)接受来自内燃机(E/G)的动力;输出轴(Ao),接受来自电动机(M/G)的动力。该变速器具有在(Ai)-(Ao)之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EV行驶用的多个变速挡(EV、EV-R)、和在(Ai)-(Ao)之间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HV行驶用的多个变速挡(2速-5速)。在H型的换挡模式中,前进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EV)配置在最左侧的换挡线路的前端部,后退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EV-R)配置在最右侧的换挡线路的后端部。由此,提供一种具备“HV行驶用变速挡”和“EV行驶用变速挡”的HV-MT车用手动变速器,操作换挡操作构件时,熟悉普通的MT车辆的驾驶员不会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该手动变速器具备:输入轴(Ai),其经由离合器(C/T)接受来自内燃机(E/G)的动力;输出轴(Ao),接受来自电动机(M/G)的动力。该变速器具有在(Ai)-(Ao)之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EV行驶用的多个变速挡(EV、EV-R)、和在(Ai)-(Ao)之间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HV行驶用的多个变速挡(2速-5速)。在H型的换挡模式中,前进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EV)配置在最左侧的换挡线路的前端部,后退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EV-R)配置在最右侧的换挡线路的后端部。由此,提供一种具备“HV行驶用变速挡”和“EV行驶用变速挡”的HV-MT车用手动变速器,操作换挡操作构件时,熟悉普通的MT车辆的驾驶员不会感到不适。【专利说明】手动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变速器,该手动变速器适用于将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而具备的车辆,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在内燃机的输出轴和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安装有摩擦离合器的车辆的手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将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而具备的所谓混合动力车广为人们广泛所知(例如,参照特开2000-224710号公报)。在混合动力车中,可以采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内燃机的输出轴、变速器的输入轴以及变速器的输出轴中任一个轴相连接的结构。以下,将内燃机的输出轴的驱动扭矩称为“内燃机驱动扭矩”,将电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扭矩称为“电动机驱动扭矩”。近年来,开发出了适用于具有手动变速器和摩擦离合器的混合动力车(以下称为“HV-MT车”)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这里所说的“手动变速器”是指,不具有根据驾驶员操作的变速杆的换挡位置来选择变速挡的变矩器的变速器(所谓的手动变速器,MT)。另外,这里所说的“摩擦离合器”是指,安装于内燃机的输出轴和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根据驾驶员操作的离合器踏板的操作量而使摩擦板的接合状态发生变化的离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在混合动力车中,可以利用内燃机驱动扭矩和电动机驱动扭矩这两者来实现车辆行驶状态(以下称为“HV行驶”)。近年来,还开发出了如下的混合动力车:除了能够实现该HV行驶之外,还能在维持内燃机停止状态(内燃机输出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的同时仅利用电动机驱动扭矩来实现车辆行驶状态(以下称为“EV行驶”)。在HV-MT车中,如果要在驾驶员不操作离合器踏板的状态(即,离合器接合的状态)下实现EV行驶,需要在维持变速器的输入轴不旋转的状态的同时通过利用电动机驱动扭矩来驱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因此,除了需要使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之外,还需要使变速器维持“在变速器的输入轴和变速器的输出轴之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状态”。以下,假定手动变速器具有“(经由离合器)从内燃机输入动力的输入轴”和“从电动机输入动力的(即,以可传递动力的方式时常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输出轴”。在该手动变速器中,无论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有无确立动力传递系统,都能将电动机驱动转矩任意地传递至手动变速器的输出轴(进而,传递至驱动轮)。因此,为了利用该手动变速器实现HV行驶并实现上述EV行驶,需要设置HV行驶用的“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变速挡”(以下称为“HV行驶用变速挡”)以及EV行驶用的“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变速挡”(与空挡不同的变速挡。以下称为“EV行驶变速挡”)来作为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挡。S卩,该手动变速器中,在换挡模式上,通过使变速杆移动至多个HV行驶用变速挡所对应的各换挡完成位置,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确立设定为与“减速比”所对应的HV行驶用变速挡相对应的各值的动力传递系统,通过使变速杆在换挡模式中移动至与EV行驶用变速挡对应的EV行驶换挡完成位置(与空挡位置不同),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但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已经提出这种HV-MT车用手动变速器(例如,参照特愿2011-154447号)。该申请中公开了如下变速器:在换挡模式上,作为EV行驶用变速挡具备前进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相当于用于向前方行驶的I速)和后退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相当于用于向后方行驶的变速挡)手动变速器。若采用该结构,可以实现利用EV行驶的向前方行驶和向后方行驶。与此相应地,可以省略前进用的I速用齿轮对(具体地,时常进行接合的I速用的固定齿轮及I速用的空转齿轮的组合)和后退用的齿轮对(具体地,后退用的固定齿轮、后退用的空转齿轮、及惰轮等的组合)。因此,能够使变速器整体更加小型化。在具备手动变速器和摩擦离合器的普通的MT车辆(不是混合动力车辆)中,在所述H型的换挡模式上,用于向前方行驶的I速的换挡完成位置配置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最左侧的换挡线路的前端部,另一方面,用于向后方行驶的R (倒挡)的换挡完成位置配置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最右侧的换挡线路的后端部的情况较多。与此相比,就所述申请所公开的结构而言,具备单一的选择线路和多个换挡线路的所谓H型的换挡模式上,前进用及后退用的EV行驶换挡完成位置分别配置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最左侧的换挡线路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这样,至少用于向后方行驶的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与所述普通的MT车辆的位置不同。因此,在该申请所公开的结构中,会使熟悉所述普通的MT车辆的驾驶员在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产生不适感。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HV行驶用变速挡”和“EV行驶用变速挡”的手动变速器,使对普通的MT车辆熟悉的驾驶员在对换挡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时,不会产生不适感。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在HV-MT车中,在所述H型的换挡模式上,前进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相当于用于向前方行驶的I速)的换挡完成位置配置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最左侧的换挡线路的前端部,另一方面,后退用的“EV行驶用变速挡”(相当于用于向后方行驶的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配置在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最右侧的换挡线路的后端部。这样一来,在换挡模式上,至少用于向前方行驶和用于向后方行驶的变速挡的换挡完成位置与所述普通的MT车辆的位置一致。因此,使对普通的MT车辆熟悉的驾驶员在对换挡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时,不会产生不适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HV-MT车用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在选择N位置状态下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示出在选择N位置状态下的S&S轴和多个叉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套筒及叉轴”和S&S轴的接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换挡模式的详细情况的图。图5是示出在选择了 EV位置的状态下与图1相对应的图。图6是示出在选择了 EV位置的状态下与图2相对应的图。图7是示出在选择了 2速位置状态下与图1相对应的图。图8是示出在选择了 2速位置状态下与图2相对应的图。图9是示出在选择了 3速位置状态下与图1相对应的图。图10是示出在选择了 3速位置状态下与图2相对应的图。图11示出在选择了 4速位置状态下与图1相对应的图。图12示出在选择了 4速位置状态下与图2相对应的图。图13示出在选择了 5速位置状态下与图1相对应的图。图14示出在选择了 5速位置状态下与图2相对应的图。图15示出在选择了 EV-R位置状态下与图1相对应的图。图16示出在选择了 EV-R位置状态下与图2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变速器,所述手动变速器(M/T)适用于将内燃机(E/G)和电动机(M/G)作为动力源而具备的车辆,所述手动变速器(M/T)不具备变矩器,其中,所述手动变速器(M/T)具备:输入轴(Ai),接受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Ao),接受来自所述电动机的动力且向所述车辆的驱动轮输出动力,变速器变速机构(M),通过使由驾驶员操作的换挡操作构件(SL)在换挡模式上移动至与多个混合动力行驶用变速挡(2速‑5速)相对应的各混合动力行驶换挡完成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确立如下动力传递系统,即,所述输入轴的旋转速度与所述输出轴的旋转速度的比值即变速器减速比设定为与对应的混合动力行驶用变速挡相对应的各值,其中所述多个混合动力行驶用变速挡用于使车辆以能够利用所述内燃机及所述电动机两者的驱动力的状态行驶;通过使所述换挡操作构件在所述换挡模式上移动至与多个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EV、EV‑R)相对应的各电动机行驶换挡完成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用于使车辆在所述内燃机和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中仅利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来行驶;所述变速器变速机构,包括一个前进用的所述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和一个后退用的所述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作为所述多个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所述换挡模式包括:单一的选择线路,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选择线路为如下路径,即,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不确立动力传递系统的空挡状态下,通过所述换挡操作构件的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操作即选择操作,使所述换挡操作构件在所述车 辆的左右方向上移动,多个换挡线路,所述多个换挡线路分别为如下路径,即,通过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操作即换挡操作,使所述换挡操作构件从所述选择线路上的多个选择位置中对应的选择位置向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所述多个换挡线路分别从所述对应的选择位置向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延伸,并且在各换挡线路的端部分别配置有对应的换挡完成位置;所述前进用的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EV)所对应的选择位置为所述多个选择位置中位于车辆最左侧的第一选择位置,所述前进用的电动机行驶用变速的换挡完成位置配置在从所述多个换挡线路中的所述第一选择位置向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换挡线路的前端部;所述后退用的电动机行驶用变速挡(EV‑R)所对应的选择位置为所述多个选择位置中位于车辆最右侧的第二选择位置,所述后退用的电动机行驶用变速的换挡完成位置配置在从所述多个换挡线路中的所述第二选择位置向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换挡线路的后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枡井勇树大须贺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A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