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1817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03:35
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用于避免发生发动机缸体机加工过程中的二次上料现象。它包括支撑架、插杆组件、支撑板、滚轮组件和拉簧,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支撑板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插杆组件铰接,支撑板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滚轮组件铰接,在插杆组件与滚轮组件之间设置拉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它有效地避免了工件二次上料现象发生,杜绝了因二次上料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用于避免发生发动机缸体机加工过程中的二次上料现象。它包括支撑架、插杆组件、支撑板、滚轮组件和拉簧,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支撑板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插杆组件铰接,支撑板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滚轮组件铰接,在插杆组件与滚轮组件之间设置拉簧。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它有效地避免了工件二次上料现象发生,杜绝了因二次上料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属于发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发动机缸体机加工过程中,一般通过机械防误机构或电子感应元件针对工件外轮廓尺寸的变化进行识别,以防止工件上料失误。但对于仅在缸体上进行孔类加工的工序而言,由于工件外轮廓尺寸不发生变化,现有的工件上料防误机构难以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操作人员注意力欠集中时,因操作失误造成将已加工工件二次上料、导致机床刀具断刀、工件报废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避免工件二次上料现象发生的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它包括支撑架、插杆组件、支撑板、滚轮组件和拉簧,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支撑板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插杆组件铰接,支撑板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滚轮组件铰接,在插杆组件与滚轮组件之间设置拉簧。上述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所述插杆组件包括插杆座、插杆本体和拉簧第一安装柱,所述插杆座上设有与第二销轴匹配的插杆组件铰接孔,所述插杆本体固定在插杆座的下端,所述拉簧第一安装柱固定在插杆座的外侧壁上。上述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本体、滚轮安装架、套管和拉簧第二安装柱,所述滚轮本体安装在滚轮安装架的下端,所述滚轮安装架为折弯结构,在其折弯部位固定安装套管,所述套管套装在第三销轴的外面,所述拉簧第二安装柱固定在滚轮安装架的上端。上述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有支撑板限位螺钉,所述支撑板限位螺钉与支撑板配装。上述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所述支撑板右端设置滚轮组件限位螺钉,所述滚轮组件限位螺钉与滚轮安装架配装。上述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插杆组件限位柱,所述插杆组件限位柱布置在插杆座的右侧。本专利技术为发动机缸体机加工的辅助装置,它安装在工件上下料轨道上,通过支撑板、插杆组件、滚轮组件、拉簧、支撑板限位螺钉和插杆组件限位柱的配合,解决了发动机缸体机加工过程中防止工件二次上料的问题,在发生二次上料误操作情况时,发动机缸体顶面从插杆组件与滚轮组件之间通过,当缸体与滚轮本体接触后,缸体推动滚轮本体带动滚轮安装架绕第三销轴旋转,滚轮安装架的右端向上翘起,在滚轮安装架上升一定距离之后,滚轮安装架被滚轮组件限位螺钉限位,继续推动缸体,带动支撑板绕第一销轴旋转,支撑板右端翘起、左端下沉,从而带动插杆组件下降,使插杆本体下端与缸体顶面接触,缸体继续前进,当插杆本体到达缸体已加工孔的位置时,插杆本体落入缸体顶面已加工的孔内,从而阻止了缸体的前进,避免了二次上料现象发生。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它有效地避免了工件二次上料现象发生,杜绝了因二次上料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插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件首次上料时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件下料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图8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件二次上料时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支撑架,2、插杆组件,2-1、插杆座,2-2、插杆本体,2-3、拉簧第一安装柱,2-4、插杆组件铰接孔,3、支撑板,4、第二销轴,5、拉簧,6、支撑板限位螺钉,7、第一销轴,8、滚轮组件,8-1、滚轮本体,8-2、滚轮安装架,8-3、套管,8-4、拉簧第二安装柱,9、滚轮组件限位螺钉,10、第三销轴,11、插杆组件限位柱,12、发动机缸体,12-1、发动机缸体顶面已加工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架1、插杆组件2、支撑板3、滚轮组件8和拉簧5,所述支撑架I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与支撑板3通过第一销轴7铰接,所述支撑板3 —端通过第二销轴4与插杆组件2铰接,支撑板3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0与滚轮组件8铰接,在插杆组件2与滚轮组件8之间设置拉簧5 ;本专利技术在支撑架I的顶端设有支撑板限位螺钉6所述支撑板限位螺钉6与支撑板3配装;本专利技术在支撑板3的右端设置了滚轮组件限位螺钉9,所述滚轮组件限位螺钉9与滚轮安装架8-2配装;本专利技术在支撑板上还设有插杆组件限位柱11,所述插杆组件限位柱11布置在插杆座2-1的右侧。参看图2,本专利技术的插杆组件2包括插杆座2-1、插杆本体2-2和拉簧第一安装柱2-3,所述插杆座2-1上设有与第二销轴4匹配的插杆组件铰接孔2-4,所述插杆本体2-2固定在插杆座2-1下端,所述拉簧第一安装柱2-3固定在插杆座2-1的外侧壁上。参看图3,本专利技术的滚轮组件8包括滚轮本体8-1、滚轮安装架8-2、套管8_3和拉簧第二安装柱8-4,所述滚轮本体8-1安装在滚轮安装架8-2的下端,所述滚轮安装架8-2为折弯结构,在其折弯部位固定安装套管8-3,所述套管8-3套装在第三销轴10的外面,所述拉簧第二安装柱8-4固定在滚轮安装架8-2的上端。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为发动机缸体12机加工的辅助装置,它安装在工件的上下料轨道上,通过支撑板3、插杆组件2、滚轮组件8、拉簧5、滚轮组件限位螺钉9、支撑板限位螺钉6和插杆组件限位柱11的配合,解决了发动机缸体12机加工过程中防止工件二次上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初始状态时,由支撑板限位螺钉6限定了支撑板3的倾斜角度,保证了滚轮组件8的初始高度与发动机缸体12高度的匹配,此时,在滚轮组件8重力作用下,拉簧5处于承受拉力状态。参看图4、图5,本专利技术在工件首次上料时,发动机缸体12的顶面从插杆组件2与滚轮组件8之间通过,当发动机缸体12与滚轮本体8-1接触后,发动机缸体12通过滚轮本体8-1推动滚轮安装架8-2绕第三销轴10逆时针旋转,滚轮安装架8-2的右端向上翘起,此时拉簧5的拉力被部分释放,在滚轮安装架8-2右端上升一定距离之后,滚轮安装架8-2与滚轮组件限位螺钉9接触,阻止了滚轮安装架8-2与支撑板3之间的相对运动,继续推动发动机缸体12,滚轮安装架8-2与支撑板3 —起绕第一销轴7逆时针旋转,支撑板3右端翘起、左端下沉,从而带动插杆组件2下降,使插杆本体2-2下端与发动机缸体12的顶面接触,发动机缸体12继续前进,此时发动机缸体12对插杆组件2的摩擦阻力和拉簧5对插杆组件2产生的拉力构成平衡力矩,使插杆本体2-2下端随滚轮本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加工上料防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架(1)、插杆组件(2)、支撑板(3)、滚轮组件(8)和拉簧(5),所述支撑架(1)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与支撑板(3)通过第一销轴(7)铰接,所述支撑板(3)一端通过第二销轴(4)与插杆组件(2)铰接,支撑板(3)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0)与滚轮组件(8)铰接,在插杆组件(2)与滚轮组件(8)之间设置拉簧(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君史旭鹏牛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