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04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6
本申请提供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所示的中冷系统中,整车控制器可以获取气体流入该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一端的流速和气体通过该中冷系统后的温度;基于该流速和/或温度,控制第一中冷器和第二中冷器串联或并联。也就是说,该中冷系统存在多种架构模式,气体可以先通过第二中冷器,再通过第一中冷器(第一中冷器和第二中冷器串联);气体也可以同时通过第一中冷器和第二中冷器(第一中冷器和第二中冷器并联)。不同架构模式下,可以使得中冷系统具有不同的散热性能和对气体不同的阻力。这样,多种架构模式下,可以较好地平衡中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和气体受到的阻力,提升整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辆领域中的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车辆成为了普通家庭的出行的必需品。车辆中的发动机为车辆提供动力,然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动机的动力降低,甚至导致发动机出现爆震现象,进而影响整车性能。因此,可以在发动机之前安装中冷器,使得进入发动机的气体先经过中冷器适当地降温,再使得降温后的气体进入发动机,这样可以确保发动机的动力和发动机的安全之间的平衡。

2、然而,现有技术中,中冷器的架构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有效地平衡中冷器的散热性能和气体在中冷器中所受的阻力,无法确保整车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能够达到中冷系统的散热性能与系统阻力的平衡,提升整车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该中冷系统包括第一中冷器、第二中冷器和进气中冷管路,该第一中冷器的第一端与该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二端连接,该第二中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系统包括第一中冷器、第二中冷器和进气中冷管路,所述第一中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中冷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冷器与所述第二中冷器可选择性地串联或并联,所述方法由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流速和/或所述温度,控制所述第一中冷器和所述第二中冷器串联或并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流速和/或所述温度匹配的目标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系统包括第一中冷器、第二中冷器和进气中冷管路,所述第一中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冷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中冷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冷器与所述第二中冷器可选择性地串联或并联,所述方法由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流速和/或所述温度,控制所述第一中冷器和所述第二中冷器串联或并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流速和/或所述温度匹配的目标条件,包括下述中的任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中冷器和所述第二中冷器串联或并联,包括下述中的任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系统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中冷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冷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中冷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条件,控制所述第一中冷器和所述第二中冷器串联或并联,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