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音乐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885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音乐盒装置,它由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上壳体(1)由上表面(3)和上侧壁(4)构成,下壳体(2)由下表面(5)和下侧壁(6)构成,上表面(3)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凸起部(7)和两个凸柱(8),上壳体(1)的内侧设有容置槽A和容置槽B,上壳体(1)的内侧还设有理线卡槽A,下壳体(2)内侧设有容置槽C和电路板安装槽,下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理线卡槽B(13),下表面(5)外侧的后部设置有散热片(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散热功能好、节约能源,解决了现有理线结构无法完全将线材固定于壳体上的问题,可有效地利用壳体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音乐盒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音响系统零部件
,特别是一种车载音乐盒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使得电子装置的功能更加多元化。然而,电子装置的功能越多,其所需要的线材将更加错综复杂。为避免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因各种杂乱无章的线材而影响电子装置正常运作,或是有助于日后电子装置的定期检查维修,通常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设置理线结构,以便将壳体内外所有线材整理得井井有条,以避免因线路过于凌乱而形成电子装置短路的现象,进而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然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电子装置纷纷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进而使得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可配置理线结构的空间受限,造成电子装置壳体内部配线更为困难。线材的长度过长会使得线材无法固定于壳体上,进而脱离预定配置的位置,使得线材短路或受损,影响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且现有理线结构需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才能有效的将线材固定于壳体内,这样的结构会造成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相对提高。此外,汽车在高速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迅速上升,需要及时把热量散发出去,以免发生危险。因此,设计一款既满足电子装置空间尺寸和安装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音乐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上壳体(1)由上表面(3)和沿上表面(3)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侧壁(4)构成,下壳体(2)由下表面(5)和沿下表面(5)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壁(6)构成,上表面(3)和下表面(5)的形状均为一个角呈凹口的矩形,上表面(3)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凸起部(7)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凸柱(8),该凸起部(7)在上壳体(1)的内侧形成容置槽A(9),上壳体(1)内侧的前部还设置有容置槽B(10),容置槽A(9)的侧壁的下边缘、容置槽B(10)的侧壁的下边缘和上壳体(1)位于凹口处的上侧壁(4)的下边缘均设置有理线卡槽A(11),下壳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音乐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相互扣合的上壳体(I)和下壳体(2)构成,上壳体(I)由上表面(3)和沿上表面(3)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侧壁(4)构成,下壳体(2)由下表面(5)和沿下表面(5)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壁(6)构成,上表面(3)和下表面(5)的形状均为一个角呈凹口的矩形,上表面(3)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凸起部(7)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凸柱(8),该凸起部(7)在上壳体(I)的内侧形成容置槽A (9),上壳体(I)内侧的前部还设置有容置槽B (10),容置槽A (9)的侧壁的下边缘、容置槽B (10)的侧壁的下边缘和上壳体(I)位于凹口处的上侧壁(4)的下边缘均设置有理线卡槽A (11),下壳体(2)内侧的前部设置有与容置槽B (10)相配合的容置槽C (12),下壳体(2)内侧的后部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22),容置槽C (12)的侧壁的上边缘和下壳体(2)位于凹口处的下侧壁(6)的上边缘均设置有理线卡槽B (13),下表面(5)外侧的后部设置有散热片(14),上壳体(I)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螺孔(15)和四个安装螺孔(16),下壳体(2)也对应设置有两个连接螺孔(15)和四个安装螺孔(16),上壳体(I)和下壳体(2)通过穿过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连接螺孔(15)的螺钉连接在一起,上壳体(I)和下壳体(2)通过穿过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安装螺孔(16)的螺钉固定于汽车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梅万里军路甄向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红光汽车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