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志明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844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4 01:32
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包括车轮,减震器,车轮发电器,减震发电器,电流调整装置和蓄电池。所述若干个车轮发电器绕着车轮中心方向,均匀分布安装在车轮内,所述减震发电器安装在减震器上。车轮发电器,减震发电器,电流调整装置和蓄电池用导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车轮外胎受车身重力变形所产生的力和离心力以及车辆颠簸时减震器往复运动产生电力,从而实现对车辆能源回收的目的,产生的电力可以用作车辆自身的动力,这样就能大大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用途广泛,绝大多数车辆的都能安装,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车辆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各种车辆都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动力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等,需要靠消耗燃油来提供动力。但是在燃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如氧化硫,氧化氮等大量有害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燃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非机动车包括电动车,自行车等,电动车是靠电池提供动力来源,较为环保,但是行程受到电池容量影响,单次充电一般只能行驶几十到一百公里,且充电时间较长。自行车最为绿色环保,但是需要消耗人的体力,骑行速度和距离都及其有限。车辆行驶需要消耗能量,但是也会转化成各种能量,要是能将车辆运行中产生的能量发掘并收集起来,作为自身能量的来源,就能做到既节能环保,又能延长行驶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车辆发电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发电器,所述若干个车轮发电器绕着车轮中心,均匀分布安装在车轮外胎与轮毂之间的空腔内。具体地,所述外 胎内部有凸台,所述发电器包括壳体,线圈定子,永磁体动子,复位掌,连杆,所述永磁体动子和线圈定子安装在壳体内,线圈固定在壳体上并环绕在永磁体周围,复位掌与外胎的凸台相连,连杆穿过壳体垂直安装在复位掌上并与永磁体动子相连,永磁体动子和连杆可沿垂直于凸台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或者,所述车轮发电器包括壳体,齿条,永磁体转子,线圈定子,齿轮,所述永磁体转子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齿条一端穿过壳体与外胎的凸台垂直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永磁体转子中心的齿轮哨合,两个线圈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安装在永磁体转子的两侧。或者,所述车轮发电器包括壳体,连杆,曲柄,永磁体转子,线圈定子,所述所述永磁体转子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连杆穿过壳体与外胎凸台连接,一端与曲柄铰合,曲柄另外一端固定在永磁体转子中央,两个线圈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安装在永磁体转子的两侧。又或者,所述车轮发电器包括空气压缩机,进气管,出气管,单向阀,储气罐,汽轮发电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活塞杆与外胎凸台相连,进气管一端通过轮毂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气缸相连,出气管一端与汽轮发电机相连,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气缸相连,出气管中段设有储气罐,单向阀设置在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之间的出气管上。进一步,所述的车辆发电装置,还包括电流调整装置和蓄电池,所述电流调整装置、蓄电池和车轮发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进一步所述的车轮发电装置,还包括减震器和减震发电器,所述减震发电器包括永磁体和线圈,永磁体安装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线圈分组间隔绕制在减震器缸体的外壁上,线圈位置满足缸体内活塞杆运动时,永磁体能往复穿过,减震发电器、车轮发电器,电流调整装置和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车辆的压力和颠簸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车辆电能自发自用,绿色环保,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电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 一种车辆发电装置的车轮发电器安装示意图。图2 —种车辆发电装置实施例一结构不意图。图3 —种车辆发电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 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5 —种车辆发电装置实施例四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车轮发电器的安装示意。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包括车轮11,减震器12,车轮发电器13,减震发电器14,电流调整装置15和蓄电池16。所述车轮发电器13绕着车轮11中心方向,安装在车轮11内,所述减震发电器14安装在减震器12上。车轮发电器13,减震发电器14,电流调整装置15和蓄电池16用导线相连。具体地,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车轮11包括轮毂111和外胎112,外胎112内部有凸台113,外胎112对轮毂111形成半包围结构,两者之间有空腔,所述车轮发电器13安装此空腔内。所述车轮发电器13包括壳体131,线圈定子132,永磁体动子133,连杆134和复位掌135。所述永磁体动子133和线圈定子132安装在壳体131内,线圈定子132固定在壳体131上并环绕在永磁体动子133周围。复位掌135与外胎112的凸台113相连,连杆134穿过壳体131安装在复位掌135上并与永磁体动子132相连。进一步,所述减震器12包括弹簧121,缸体122,活塞123,活塞杆124。所述缸体122安装在弹簧121内部中心,活塞123和活塞杆124相连并安装在缸体122内,活塞杆123 —部分伸出缸体122与弹簧121上端相连,弹簧121下端缸体122相连。所述减震发电器14包括永磁体141和线圈142,永磁体141安装在活塞杆124上,线圈142分组间隔绕制在减震器12缸体122的外壁上,线圈142位置满足缸体122内活塞杆124运动时,永磁体141能往复穿过。当车轮发电器13随着车轮11转动到靠近地面的位置时,车轮11受到车身的重力作用使外胎112向车轮11中心压缩变形,凸台113向上推动连杆134,带动永磁体动子133向上运动。线圈定子132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当车轮发电器13随着车轮11转动到远离地面的位置时,在压缩变形的逐渐消失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永磁体动子133复位,线圈定子132再次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车轮11不停转动,永磁体动子133也不停地做往复运动,车轮发电器13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流。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上遇到颠簸时,减震器12缸体122内的活塞123与活塞杆124开始上下往复运动,永磁体141也随之运动,缸体122外的线圈142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车轮发电器13和减震发电器14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导线输送到电流调整装置15进行整流滤波后,可为蓄电池充电16。实施例二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车辆发电装置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车轮发电器23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包括壳体231,线圈定子232,永磁体转子233,齿条234,齿轮235。永磁体转子233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231内,齿条234穿过壳体231与外胎212的凸台213连接,并与固定在永磁体转子233中心的齿轮235啮合,两个线圈定子232固定在壳体上,两个线圈定子232分别位于永磁体转子233的两端。当车轮发电器23随着车轮21转动到靠近地面的位置时,车轮21受到车身的重力作用使外胎212向车轮21中心压缩变形,推动齿234条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齿轮235转动,永磁体转子233随着齿轮235转动,线圈定子232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当车轮发电器23随着车轮21转动到远离地面的位置时,在压缩变形的逐渐消失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齿条234带动永磁体转子233复位,再次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实施例三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车辆发电装置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车轮发电器33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包括壳体331,线圈定子332,永磁体转子333,连杆332,曲柄335。永磁体转子333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331内,连杆334穿过壳体331与外胎312的凸台313连接,并与固定在永磁体转子333中心的曲柄335铰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发电器,所述车轮发电器绕着车轮中心,安装在车轮外胎与轮毂之间的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发电器,所述车轮发电器绕着车轮中心,安装在车轮外胎与轮毂之间的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外胎内部有凸台,所述车轮发电器包括壳体、线圈定子、永磁体动子、复位掌和连杆,所述永磁体动子和线圈定子安装在壳体内,线圈定子固定在壳体上并环绕在永磁体动子周围,复位掌与外胎的凸台相连,连杆穿过壳体垂直安装在复位掌上并与永磁体动子相连,永磁体动子和连杆可沿垂直于凸台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外胎内部有凸台,所述车轮发电器包括壳体、齿条、永磁体转子、线圈定子和齿轮,所述永磁体转子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齿条一端穿过壳体与外胎的凸台垂直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永磁体转子中心的齿轮哨合,线圈定子固定在壳体内,安装在永磁体转子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外胎内部有凸台,所述车轮发电器包括壳体,连杆,曲柄,永磁体转子,线圈定子,所述所述永磁体转子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连杆穿过壳体与外胎凸台连接,一端与曲柄铰合,曲柄另外一端固定在永磁体转子中央,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付志明付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