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治中专利>正文

具有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892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塑料上镀覆导光层的方法及其制品,其工艺流程包括:a.制作一塑料成型物,b.底漆涂布;c.干燥;d.真空等离子体涂涂覆底层层;e.真空电镀;f.介质底漆涂布;g.表层漆涂布;h.干燥。借由上述方法,使得该塑料成型物于镀覆之后,产生导光特性,且使用背光源由内侧进行照射,皆可均匀透光,而于自然光下于表面产生具有金属般镜面光彩的效果,又可控制其颜色,以及具有耐侯的特性。再者,可将其镀覆后具导光的塑料组装于一背光源组上,用以达到凸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以及在塑料上镀覆该导光层的方法,该镀覆后的塑料具有均匀透光的特性、其表面形成有镜面光彩的效果。
技术介绍
金属或塑料涂覆有金属颜料皆不具透光效果,一般来说,为使塑料达到可透光的效果,仅可使用具透光效果的材质,再涂覆一般的颜料,然而,其所产生的问题大都是透光不均匀、于色彩上的变化少,当然更没有金属如镜面质感的效果,以及表面硬度及耐侯性不佳等等的问题。虽然,目前可利用水镀、溅镀、蒸镀或是电镀等方法进行,但是其效果仍然有限。更由于目前企业识别文化的重视,大都会把具有识别力的商标呈现出来,举例来说,车体上的标志愈来愈大,也就是希望一般大众能够直接地辨识出该车子品牌,以增加企业的识别力,因此一般均采用金属或塑料材质商标来标彰商标及标示各种符号,但皆不具有透光效果,或是塑料无法呈现金属的质感,因此如何在塑料材质上镀覆一层金属光亮如镜面质感的效果,并兼具有均匀的透光性,乃必需进一步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以及塑料上镀覆导光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是塑料成型物上依次涂有底漆、真空等离子体层、金属电镀层、介质底漆层、透明表面漆层的塑料制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塑料镀覆具金属质感及导光均匀涂层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制作一塑料成型物;b、底漆涂布:将底漆涂布在该塑料成型物上;其目的在于使外层电镀面具有背光底层而产生最佳电镀光泽效果;-->c、干燥;d、以真空等离子工艺处理成型物表面:增加塑料成型物表面附着度;e、真空电镀:利用真空电镀镀上一层金属层于上面;f、介质底漆涂布:将介质底漆涂布于上,经烘烤形成一介质层;此介质层可以透过染色的方式而做成各种有颜色的金属镜面层的效果;g、表层漆涂布:形成一透明保护层;h、干燥。经由上述的流程,可使该塑料成型物于镀覆之后,产生金属质感及具导光的表面,其在使用背光源由内侧进行照射时,可均匀透光,且在自然光下表面上会产生镜面光彩的效果,类似白银、钛、铝合金、不锈钢金属质感的效果;并可借由上述介质层透过染色的方式而做成各种有颜色的金属镜面层的效果控制其所展现出的颜色,又具有抗刮及耐侯的特性。其中该塑料成型物的材质中可进一步添加扩散粉或是散光剂以供背光源的光源扩散之用。该底漆使用UV(紫外光)漆或PU(聚氨酯)漆对该塑料成型物进行涂布,并使涂抹底漆的较佳膜厚度在10μm至30μm,又,其中该UV材质需以紫外线照射方式进行干燥,而PU材质的干燥方法则是以烘烤方式。在真空电镀的过程中,其所电镀上的金属层的材质为银、铝、铬、合金、镍或钛的任一种,并控制其膜厚为0.5μm至3.0μm之间,而使其在完成之后,具有金属的美观质感。又,可在该介质层中加入介质染色剂,一方面为了增加表面附着力,还可以改变其颜色,由此可以做出各种有金属颜色的质感。其中该介质层的膜厚较佳为7μm至9μm。最后,该表层漆亦可利用PU漆材质或是UV漆材质。该PU材质利用烘烤进行干燥;而该UV材质则是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干燥。待干燥之后,会产生一透明保护层,其较佳膜厚为10μm至30μm。再者,可将其镀覆后具导光的塑料组装于一发光源组上,当然,该发光源组的光源可例如为LED、EL或灯泡的任一种。其可运用于广告车体标志或是展示作用上,由于该镀覆后具导光的塑料,就具有特殊透光及导光效果,若置于该发光体上时,则会形成透明的透光面,故在晚间时,则可凸显其标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附图标号说明:10-a、制作一塑料成型物;20-b、底漆涂布;30-c、干燥;40-d、真空等离子体涂覆底层;50-e、真空电镀;60-f、介质底漆涂布;70-g、表层漆涂布;80-h、干燥。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塑料上镀覆导光层的方法,其流程包括:a、制作一塑料成型物10:于制造该塑料成型物时,可加入散光剂,以供背光源的光源扩散。所述“散光剂”采用摩特希尔公司(Multicel Pigmentos Co.,Ltd.)生产的SL-AF型号的散光剂。b、底漆涂布20:将底漆涂布于该塑料成型物上;其中该底漆可使用一般市售UV漆或者是PU漆,且将该底漆所涂布的膜厚控制在较佳的10μm至30μm,其作为电镀的背光层,以增进其电镀面的金属镜面亮度效果。c、干燥30:UV漆材质的底漆需以紫外线照射方式进行干燥,而PU漆材质的干燥方法则是以烘烤的方式。d、以真空等离子工艺处理成型物表面40:前述塑料表面UV漆已具一定光滑程度,金属物质不易电镀其上,所以先用真空等离子工艺形成等离子体涂层(台湾称为打RF,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作为等离子涂层的金属有铬、镍、钛及其它金属),增加塑料成型物表面附着度。e、真空电镀50:利用真空电镀的方式电镀一层金属层于上;其中所使用的金属层材质为银、铝、铬、镍或钛中的任一种,并控制该层的较佳膜厚为0.5μm至3.0μmm之间,而使其于完成之后,具有金属材质的质感。f、介质底漆涂布60:将介质底漆涂布于上;该“介质底漆”是印刷粘胶,经烘烤形成一较佳膜厚为7μm至9μm的介质层,其中可于该介质层中加入介质染色剂,借此控制其颜色。g、表层漆涂布70:形成一透明保护层,其较佳膜厚为10μm至30μm。该表层漆的材质亦可利用PU材质或是UV材质,即会产生一透明耐侯的保护层。h、干燥80:PU材质是利用烘烤的方式进行干燥,烘烤温度为摄氏60-120度,而该UV材质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方式干燥。再者,可将其镀覆后具导光的塑料组装于一发光源组上,当然,该发光源组-->的光源可例如为LED或EL的任一种或其它发光体。其可运用于车体标志或是各种符号展示作用上,由于该镀覆后具导光的塑料表面呈现金属的质感,不同于一般塑料表面金属电镀或印刷金属颜色的不透光特性,本专利技术制品若置于发光体上时,则会形成均匀的透光面,故于晚间时,借由灯光凸显其标志、符号。经由上述的方法流程,使该塑料成型物于镀覆之后,产生具导光的表面,其使用背光源由内侧进行照射,可均匀透光,且在自然光下于表面会产具有镜面光彩的效果,类似白银、钛、铝合金、不锈钢反光的效果;加入颜色夜间还可显现绚丽光彩颜色,又具有耐侯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它是塑料成型物上依次涂有底漆、真空等离子体层、金属电镀层、介质底漆层、透明表面漆层的塑料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它是塑料成型物上依次涂有底漆、真空等离子体层、金属电镀层、介质底漆层、透明表面漆层的塑料制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成型物中进一步包括散光剂,以供背光源的光源扩散。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底漆为UV漆材质或PU漆的任一种。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底漆膜厚为10μm至30μm。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电镀层的材质为铝、铬、银、镍或钛的任一种。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厚为0.5μm至3.0μm。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介质底漆层进一步包含染色剂。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导光镀覆层的塑料制品,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治中许守怡
申请(专利权)人:陶治中许守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