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覆纤维、碳纤维、线束以及镀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4314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镀覆纤维、碳纤维、线束以及镀覆方法。镀覆纤维是通过在拉伸率为1%以上10%以下的纤维上施加金属镀层而成的。上述金属镀层的拉伸率比上述纤维的拉伸率高。碳纤维中,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量的O1S峰值强度除以利用上述能谱法测量的C1S峰值强度后的值、即表面氧量为0.097以上0.138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覆纤维和线束。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线束以及镀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油效率,要求电线的细径化·轻量化,提出了0.13sq电线、0.35sq电线。这样的电线由于在线束的制造时在布设到布线板上时被施加张力,所以为了能够承受该张力而在导体部使用了铜合金,实现了高强度化。但是,在使用铜合金进行的电线的高强度化中,已经接近极限,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电线的细径化和轻量化。因此,提出了将对芳香族聚酰胺纤维、PBO(poly(p-phenylenebenzobisoxazole))纤维、及聚芳酯纤维等高强度纤维实施镀覆加工的镀覆纤维作为电线用导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另外,提出了:为了使用在高强度的有机合成纤维上设置有镀覆层的高强度导体来制作不会断裂的电线而对断裂强度、冲击载荷进行了研究的电线(参照专利文献3、4)。以往,研究了对碳纤维施加金属镀层。但是,碳纤维具有与镀覆液的润湿性较差、且金属镀层的匀镀能力及密合性较差这种问题。因此,提出了通过对碳纤维涂布碱脱脂液来调整碳纤维表面的润湿性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02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283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551714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15002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1868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覆纤维和线束,能够防止在纤维没有断线的情况下的镀层的断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线束和镀覆方法,不会降低机械强度,能够提高镀层析出性及密合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镀覆纤维的特征在于,是在拉伸率为1%以上10%以下的纤维上施加金属镀层而成的镀覆纤维,所述金属镀层的拉伸率比所述纤维的拉伸率高。在本专利技术的镀覆纤维中,优选的是,所述金属镀层的拉伸率为8.5%以上24.1%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镀覆纤维中,优选的是,所述纤维的拉伸载荷相对于拉伸率的斜率大于构成所述金属镀层的金属的达到弹性区域的最大拉伸率时的拉伸载荷相对于该最大拉伸率的斜率。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电线,所述电线将上述记载的镀覆纤维作为导体部,并在该导体部上覆盖有绝缘体。也可以是,所述金属镀层的截面积与所述纤维的截面积相同。也可以是,对所述金属镀层实施热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的特征在于,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量的O1S峰值强度除以利用所述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量的C1S峰值强度后的值、即表面氧量为0.097以上0.138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包括电线,所述电线将所述记载的在碳纤维上施加了金属镀层的镀覆纤维作为导体部,并在该导体部上覆盖有绝缘体。本专利技术的镀覆方法是对碳纤维施加金属镀层的镀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在未投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处理槽中投入碳纤维;第2工序,向在所述第1工序中投入了碳纤维的所述处理槽供给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第3工序,在所述第2工序中供给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之后,在经过预定时间经过后将碳纤维从所述处理槽取出;以及第4工序,利用电镀,对在所述第3工序中取出的碳纤维施加金属镀层。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工序中,使所述二氧化碳的压力为15MPa、温度为100℃以上200℃以下,而成为所述超临界状态。也可以,所述预定时间为60分钟。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A及2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镀覆纤维的细节的剖视图,图2A示出镀覆纤维的截面,图2B示出将镀覆纤维作为导体部的电线。图3是示出纤维及构成金属镀层的金属的拉伸率与拉伸强度的关系的图表。图4是示出纤维及构成金属镀层的金属的拉伸率与拉伸载荷的关系的图表。图5是示出液压式鼓胀试验器的概略图。图6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碳纤维的线束。图7A及7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碳纤维的细节的剖视图,图7A示出碳纤维的截面,图7B示出将镀覆纤维作为导体部的电线。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镀覆方法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往的电线中,当线束制造时等对镀覆纤维施加张力时,有可能纤维不断线而仅金属即镀层断裂,尽管表观上镀覆纤维没有断线,电阻也会变高而不能作为电线来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覆纤维和线束,能够防止在纤维没有断线的情况下的镀层的断裂。以下,基于图1~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镀覆纤维的构成的剖视图。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除了线束之外,示出布线板。如图1所示,线束WH1是将多条电线W1捆束而构成的,在预定部位分支,并且,在电线W1的末端部分安装有连接器C。另外,线束WH1在特定的部位实施缠绕绑带T、或者安装有波纹管等外装部件101。并且,有的线束WH1安装有垫圈G。构成线束WH1的多个电线W1中的至少1条为具有后述的镀覆纤维的电线11。在制造这样的线束WH1时,使用布线板100。在布线板100上,为了决定构成线束WH1的各电线W1的路径而设置有叉状的卡止销102。作业者利用卡止销102将多个电线W1布设到布线板100上,并进行缠绕绑带T,根据需要来安装外装部件101、垫圈G,从而制造线束WH1。另外,对于线束WH1,在连接器C上安装检查部件来进行导通确认。在这样将电线W1向布线板100布设时,会对电线W1施加某种程度的张力。以下示出的镀覆纤维的构成如下:在施加有这样的张力的情况下,在纤维断线之前,金属镀层不会断裂。图2A及2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镀覆纤维的细节的剖视图,图2A示出镀覆纤维的截面,图2B示出将镀覆纤维作为导体部的电线。如图2A所示,镀覆纤维110是在纤维111上施加金属镀层112而构成的。纤维111是从石油等原料以化学方式合成并制作为纤维材料的纤维,采用了断裂时的拉伸强度为1GPa以上且断裂时的拉伸率为1%以上10%以下的纤维。这是因为:如果拉伸率小于1%,则例如在制造线束WH1时在电线11压曲时纤维111折断而断线的可能性变高。另外,还因为:如果拉伸率大于10%,则在拉伸率超过10%来拉伸时金属镀层112也会被拉伸,金属镀层112变薄而电阻值提高10%以上,变得不满足电线11的规格。作为这样的纤维111,例如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芳酯纤维、及PBO纤维。金属镀层112由导电性的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预定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了预定时间以上热处理的铜(软铜)构成。如图2B所示,电线11包括导体部120、和覆盖在导体部120上的绝缘体30。导体部120是通过将图2A所示的镀覆纤维110以多条捆束而构成的。将这样的镀覆纤维110作为导体部120的电线11由于镀覆纤维110的内部是由纤维111构成的,所以轻量且高强度,而且耐弯曲性优良。此处,对于以往的电线,有时,在制造线束WH1时等,如果对镀覆纤维施加张力,则仅金属镀层断裂,尽管表观上镀覆纤维没有断线,电阻也会变高而不能作为电线来发挥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镀覆纤维110使金属镀层112的拉伸率(断裂时的拉伸率)比纤维111的拉伸率(断裂时的拉伸率)高。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覆纤维,是在拉伸率为1%以上10%以下的纤维上施加金属镀层而成的镀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的拉伸率比所述纤维的拉伸率高。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02 JP 2015-075572;2015.04.02 JP 2015-075571.一种镀覆纤维,是在拉伸率为1%以上10%以下的纤维上施加金属镀层而成的镀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的拉伸率比所述纤维的拉伸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的拉伸率为8.5%以上24.1%以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拉伸载荷相对于拉伸率的斜率,大于构成所述金属镀层的金属的达到弹性区域的最大拉伸率时的拉伸载荷相对于该最大拉伸率的斜率。4.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电线,所述电线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纤维作为导体部,并在该导体部上覆盖有绝缘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覆纤维,所述金属镀层的截面积与所述纤维的截面积相同。6.一种镀覆纤维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1的镀覆纤维,对所述金属镀层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宏树吉永聪吉川裕辅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