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642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包括液压控制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承载柱,活塞位于缸体内,承载柱与活塞固定;液压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预紧力机构,阀芯可在阀体内移动,阀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油口,阀体的A端设置有油液压力传送孔,进油口与油液压力传送孔连通,阀芯外周设置有环形凹腔,环形凹腔与进油口连通,在阀体上设置有管路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物体坠地时的碰撞条件,自动调节承载柱伸长缩短,使得整个装置能很好的平衡,保持原有的坠落方向。(*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民用军用飞机逐渐投入使用。然而,在各类飞行器飞行架次增加的同时,全球发生的坠毁事故次数也相应增加。为减少高空坠落对人员及物体造成的损伤,人们在各类飞行器上安装的抗坠毁系统,如能量吸收装置。但是大多的能量吸收装置都属于“被动式”能量吸收装置,其特点是结构参数确定,能量吸收能力和工作载荷确定。通常因地面不平,物体下落触地之后发生倾斜,不能保持物体坠落前的状态,原先安装在物体上的能量吸收装置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物体与地面碰撞之后造成损坏。需要一种调节器,使得物体下落触地之后能够保持原先坠落前的状态,此时能量吸收装置能够保持最大的效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包括液压控制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承载柱,所述的活塞位于所述的缸体内;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预紧力机构,所述的阀芯可在阀体内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承载柱,所述的活塞位于所述的缸体内,所述的承载柱与所述的活塞固定;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预紧力机构,所述的阀芯可在阀体内移动,所述的阀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的阀体的A端设置有油液压力传送孔,所述的进油口与所述的油液压力传送孔连通,所述的阀芯外周设置有环形凹腔,所述的环形凹腔与所述的进油口连通,在阀体上设置有管路接口,每个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液压管与管路接口连通,所述的缸体、液压管、环形凹腔和油液压力传送孔构成一个油路,初始状态,在预紧力机构的作用下,阀芯靠在阀体的A端,管路接口与环形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阀和至少两个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承载柱,所述的活塞位于所述的缸体内,所述的承载柱与所述的活塞固定; 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预紧力机构,所述的阀芯可在阀体内移动,所述的阀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的阀体的A端设置有油液压力传送孔,所述的进油口与所述的油液压力传送孔连通,所述的阀芯外周设置有环形凹腔,所述的环形凹腔与所述的进油口连通,在阀体上设置有管路接口,每个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液压管与管路接口连通,所述的缸体、液压管、环形凹腔和油液压力传送孔构成一个油路,初始状态,在预紧力机构的作用下,阀芯靠在阀体的A端,管路接口与环形凹腔连通;当油路压力增大时,阀芯向阀体的B端移动,阀芯的外周壁挡住管路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液压多触角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柱的下端设置有脚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明陈海伦杨嘉陵赵恒义王礼立余同希刘华孙玉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