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柏诚专利>正文

脚踏车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635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4:03
一种脚踏车变速器,包括一底座、一固定于该底座中心的轴管、依序活动组合于该轴管的一第二转动件与一第一转动件,以及一设于该第二转动件的弹性组件与一带动子,并使弹性组件作用于带动子;该底座具有环状的内空间,该内空间的内径表面设有系列内齿部;藉以在转动结合于该第一转动件的把手时,得以藉由该带动子弹性地卡掣底座的内齿部,进而能更省力地旋转把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踏车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速脚踏车以切换变速档位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变速脚踏车的变速机构,大体上包含设于后轮的阶级链轮、链条、设于接近后轮的移拨器,以及设于把手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以缆线连接该移拨器,当转动变速器时可以控制缆线的收缩或伸长,从而控制移拨器作动而将链条拨移到需要的链轮档位,达到控制车轮转速比的目的。目前的脚踏车变速器均设为把手形态或拨钮形态,使用者可以藉由转动把手或拨动拨钮来控制变速档位;无论是把手或拨钮形态的变速器,都需要设置一定位机构,让使用者在旋转把手或拨动拨钮时能明确转动或拨动的角度。所述定位机构,大致上是在变速器的壳体内径设有系列内齿,以及在把手或拨钮的转动部设有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与内齿啮合,当旋转把手或拨钮时,弹性组件在系列内齿间跳动而产生声响与定位。但是,所述弹性组件在从该系列内齿的其中一齿越过另一齿时,需要克服其本身的弹力,以致于在转动把手或拨动拨钮时显得较紧,必须费力地转动或拨动。为了克服前述现有变速器的问题,本案 申请人:提出的台湾申请第98219065号专利案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基于精益求精的信念,本案 申请人:再基于该第98219065号专利案的结构进一步改良,使变速器的操作更为省力、顺手、好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良台湾第98219065号专利案的脚踏车变速器,使其转动把手或拨动拨钮时更为省力、顺手、好操作。本技术的特征为直接在变速器的一转动件设置一带动子与一弹性组件,并使弹性组件作用于该带动子,而带动子则啮合于设在变速器的底座内径壁面的系列内齿部,该带动子与弹性组件可被转动件带动旋转,进而在旋转把手而带动转动件旋转时,让带动子越过一内齿部的同时,以杠杆原理压缩该弹性部而能更省力地越过另一内齿部,达到省力操作变速把手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底座、一固定于该底座中心的轴管、依序活动组合于该轴管的一第二转动件与一第一转动件,以及一设于该第二转动件的弹性组件与一带动子,并使弹性组件作用于带动子;该底座具有环状的内空间,该内空间的内径壁面分布有系列内齿部;藉以在转动结合于该第一转动件的把手而使带动子的端部越过其中一内齿部的同时,以杠杆原理将弹性组件压缩,在带动子越过一内齿部时,则弹性组件释放弹力使带动子回复原位,据此得以更省力地旋转把手,让操控更容易。本技术在所述第二转动件设置有一枢孔与一凹孔,弹性组件的一端则设于第二转动件的凹孔内;该带动子则具有一枢轴与一端部,将枢轴活动配合于第二转动件的枢孔,使得带动子的端部啮合底座的内齿部。本技术所使用的弹性组件,可以是一种压缩弹簧,也可以是一种弹片,甚至是任何一种适合于安装在本技术变速器的底座内,并且具有适当弹性的物体。基于组装方便的考虑,本技术在所述轴管的端部设有多个弹性凸缘,第二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组设于该轴管后,利用该弹性凸缘扣于第一转动件的端缘,以避免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脱离轴管。本技术的特点为利用杠杆省力的原理,使受到弹力作用的带动子越过底座的内齿部波峰时能更加省力地对弹性组件产生压缩,而带动子越过内齿部后则由弹性组件再施予回复的弹力,从而达到了切换变速时更为省力、更平顺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技术变速器外观的立体图。图2为显示本技术变速器主要组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在另一角度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与底座组合后的结构的平面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把手旋转一角度后的状态的平面动作图。图6为本技术设在变速器内的弹性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底座10中心孔11内空间12线槽13内齿部14螺孔15螺丝16套管2轴管21弹性凸缘22固定凸缘23固定块3第一转动件30第一通孔301端缘31轨槽32凸柱4第二转动件40第二通孔41枢孔42凹孔43卷线槽5、5A弹性组件6带动子61枢轴62端部63凹部7把手71轨条8缆线 9指针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图1为显示本技术应用于变速脚踏车的变速器的外观,其具有一底座I与连接于该底座的把手7,底座I设有一供穿设缆线8的套管16,缆线8供连接至设在接近脚踏车后轮的移拨器(图中未显示),藉由往复旋转把手7可以控制缆线8的伸长或收缩,以控制移拨器的作动而将链条拨移到阶级链轮的预期档位。再参图2与图3,本技术的变速器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底座1、一轴管2、一第一转动件3、一第二转动件4、一弹性组件5与一带动子6 ;所述底座I具有位于中央的中心孔10,在中心孔10周围与底座I内径之间形成一环状的内空间11,所述内空间11的内径壁面设有系列内齿部13,在底座I还设有从内空间11延伸至底座I外的线槽12,线槽12的端部则设置一供缆线穿过的套管16 ;底座I的侧壁还设有一贯通的螺孔14,一螺丝15可以锁入该螺孔14。所述轴管2组合固定于底座I的中心孔10,再由锁入螺孔14的螺丝15将轴管2抵挚固定;轴管2的一端缘设有多个弹性凸缘21,该弹性凸缘21藉由在轴管2的侧壁形成缺口的方式让弹性凸缘21具有径向的弹性;轴管2的相对另一端则设有不具径向弹性的固定凸缘22 ;轴管2的外径对应于中心孔10,轴管2穿过中心孔10并结合一固定块23后,再由所述螺丝15将轴管2固定于底座I。所述第一转动件3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筒状体,其具有轴向贯通而可供轴管2穿过的第一通孔30,第一转动件3的外径表面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轨槽31,在第一转动件3的一端缘则设有一凸柱32 (如图3所示)。第二转动件4大体上为一环状体,其具有一可供轴管2穿过的第二通孔40,在第二转动件4的一端面设有一平行于其中心轴线的枢孔41,以及一与直径方向相切的凹孔42,该凹孔42的内径恰好可供一弹性组件5的一端外径置入,在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弹性组件5为一压缩弹簧;第二转动件4的外径环周设有一卷线槽43,该卷线槽43用来卷绕控制所述拨移器的缆线8。本技术的带动子6为用于啮合底座I的内齿部13的组件,其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枢轴61,相对的另一端则为用来与内齿部13啮合的楔形状端部62,带动子6的一侧面则设置有可供弹性组件5的另一端外径套入的凹部63 ;该枢轴61活动配合于第二转动件4的枢孔41,使得带动子6可以枢轴41为中心相对于第二转动件4转动,且当第二转动件4组合于轴管2及第一转动件3时,使该端部62啮合于底座I的内齿部13 ;而第一转动件3的凸柱32则抵靠于第二转动件4的侧边,使得旋转第一转动件3时,得以利用凸柱32拨动第二转动件4旋转。所述把手7提供使用者旋转以调整变速档位的组件,其内径设有多个轴向延伸而可和第一转动件3的轨槽31互补的轨条61,第一转动件3先穿过一指针片9后再穿过把手7的同时,将各轨条61滑入各轨槽31而完成把手7与第一转动件3的组合,使得把手7与第一转动件3无法相对旋转;所述指针片9藉由其所设置的小尖状物用来指示变速的档位。本技术前述各组件的组合方式,是在轴管2固定于底座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环状的内空间,该内空间的内径壁面分布有系列内齿部;一轴管,固设于该底座的中心;一第二转动件,活动组合于该轴管,该第二转动件具有一枢孔与一凹孔;一弹性组件,其一端设于该第二转动件的凹孔内;一带动子,具有一枢轴与一端部,该枢轴活动配合于该第二转动件的枢孔,使该端部啮合该底座的内齿部,且该带动子接触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一第一转动件,活动组合于该轴管,以及固定组合于该第二转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环状的内空间,该内空间的内径壁面分布有系列内齿部; 一轴管,固设于该底座的中心; 一第二转动件,活动组合于该轴管,该第二转动件具有一枢孔与一凹孔; 一弹性组件,其一端设于该第二转动件的凹孔内; 一带动子,具有一枢轴与一端部,该枢轴活动配合于该第二转动件的枢孔,使该端部哨合该底座的内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诚
申请(专利权)人:陈柏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