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含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5027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中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旨在提供含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含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含氮大孔碳材料,以及最后制得咪唑及其衍生物修饰的含氮大孔碳担载过渡金属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热法合成,不仅可获得尺寸一致、分布均匀的催化剂粒子,还可大大缩短催化剂合成时间;不同温度下分阶段煅烧,大孔碳的通孔更加通畅,孔径分布更均衡,比表面积更大;催化剂导电性好,咪唑及其衍生物修饰层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特别适用于大电流工作状况;合成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可用于燃料电池或空气电池的阴极催化剂,成本低廉,有利于燃料电池和空气电池技术的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燃料电池中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由于燃料电池(Fuel Cell)的技术获得创新突破,再加上环保问题与能源不足等多重压力相继到来,各国政府与汽车、电力、能源等产业渐渐重视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燃料电池是高效率、低污染、多元化能源的新发电技术,而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不但比传统石化燃料成本低,且有洁净、高效率的好处,更可结合核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技术,将能源使用多元化、可再生化和持续使用。燃料电池使用醇类、天然气、氢气、硼氢化钠、肼等燃料转换成电流,借由外界输入的燃料为能量源,使其能持续产生电力,不需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程序。充电时,只要清空充满副产品水的容器,然后再装进燃料(酒精等燃料)即可。燃料电池,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发电机。燃料电池是火力、水力、核能外第四种发电方法。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燃料电池在技术上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特别是低温操作的质子交换膜型的问世使燃料电池得以由高不可攀的太空科技应用领域进入民生应用的范畴,PEMFC已广被重视而成重点开发技术之一。燃料电池发电性能(功率和效率)主要取决于电极反应和各种欧姆阻抗。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咪唑及其衍生物修饰含氮大孔碳担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取亲水性纳米CaCO3、尿素、葡萄糖加入至去离子水中,然后超声振动混合30分钟,使尿素和葡萄糖溶解,纳米CaCO3分散均匀形成悬浊液,在106℃下固化6小时形成固化产物,将固化产物在氮气氛围保护下升温至500℃,恒温碳化2小时,再在900℃,恒温碳化2小时,形成碳化产物,80℃下将碳化产物依次用5wt%浓度的盐酸、30wt%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进行过滤,再在120℃下恒温干燥4小时后,得到含氮大孔碳材料;所述亲水性纳米CaCO3、尿素、葡萄糖和去离子水的质...

【技术特征摘要】
1.含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咪唑及其衍生物修饰含氮大孔碳担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取亲水性纳米CaCO3、尿素、葡萄糖加入至去离子水中,然后超声振动混合30分钟,使尿素和葡萄糖溶解,纳米CaCO3分散均匀形成悬浊液,在106°C下固化6小时形成固化产物,将固化产物在氮气氛围保护下升温至500°C,恒温碳化2小时,再在900°C,恒温碳化2小时,形成碳化产物,80°C下将碳化产物依次用5wt%浓度的盐酸、30wt%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进行过滤,再在120°C下恒温干燥4小时后,得到含氮大孔碳材料; 所述亲水性纳米CaCO3、尿素、葡萄糖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8:8:8:100 ; 步骤B:将步骤A中制得的含氮大孔碳材料粉碎至粒径为100?400目,取粉碎后的含氮大孔碳材料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再向水热反应釜中加入咪唑及其衍生物,加入含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然后超声振动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洲鹏豆利婷刘宾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