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器件以及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4225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5:55
通过具备以下部件,实现蓄电器件的低电阻化、连接构造的牢固化,并且实现连接工序的简化:使正极侧的电极体(集电体120)和负极侧的电极体(集电体140)隔着隔离件(56、58)相对的蓄电元件(电池元件4);将收容蓄电元件的壳体部件封口的封口部件(封口板18);使电极体突出于蓄电元件的元件端面而成的单个或多个电极突出部(正极部12、负极部14);与电极突出部连接的单个或多个集电板(32、34);以及设置于封口部件且在侧面间与集电板连接的端子部件(正极端子28、负极端子30、连接板72、7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器件以及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元件以及端子部件的形成和连接技术。
技术介绍
例如在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和新的便携设备等的开发中,强烈期望高能量密度的蓄电器件。在这种蓄电器件中,蓄电元件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对元件侧的内部电阻的减少、和连接部分的接触电阻产生影响,因此实施了减少对策。关于这种电连接,公知有如下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在元件的端面设置集电端子,在卷绕元件的一个端面设置正极集电板、另一个端面设置负极集电板,以覆盖在卷绕元件的端面露出的集电箔的方式具有集电板,并对集电板和集电箔进行激光焊接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39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例如在电池器件等蓄电元件的元件端面配备集电体的结构中,在对元件进行封装的封装部件中相邻配备正极侧和负极侧的外部端子的情况下,需要在各外部端子与集电体之间确保连接距离。此外,在卷绕型元件中,由于内部电阻的分布在元件的内侧部分与外侧部分之间不同,因此需要其对策,需要对元件与集电体的连接加以注意。此外,在使用了集电体的构造中能够减少元件的内部电阻,但由于在制造中途施加到夹设在外部端子与元件之间的集电体的应力,而存在连接的可靠性降低和连接电阻变大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课题,实现蓄电元件的低电阻化、连接构造的牢固化,并且实现连接工序的简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蓄电器件具备:蓄电元件,其使正极侧的电极体和负极侧的电极体隔着隔离件相对;封口部件,其将收容有所述蓄电元件的壳体部件封口;单个或多个电极突出部,其是使所述电极体突出于所述蓄电元件的元件端面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集电板,其与所述电极突出部连接;以及端子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封口部件,在侧面间与所述集电板连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在所述蓄电元件的同一元件端面上具备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和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集电板与所述端子部件被激光焊接或电子束焊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电极突出部可以通过设置折叠线而在所述元件端面上弯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端子部件可以包含与所述集电板连接的外部端子、和被设置于该外部端子与所述集电板之间的连接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在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元件端面突出的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与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之间设定有第1绝缘间隔,在所述蓄电元件的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上设置的正极侧的集电板与在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上设置的负极侧的集电板之间设定有第2绝缘间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集电板可以具有与所述端子部件连接的连接区域、和与所述电极突出部连接的连接区域,这些连接区域被设定在不同的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集电板和所述端子部件可以具备被设为以所述蓄电元件的元件中心为基准的圆弧面的连接面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集电板可以具有厚壁部,利用该厚壁部使所述集电板具有的热容增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基于激光束或电子束的焊接部可以相对于所述集电板与所述端子部件的接触面错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可以由被形成于所述集电板或者所述端子部件的覆盖部覆盖所述集电板与所述端子部件的接触面,在所述覆盖部中具备通过激光束或电子束的照射对所述集电板和所述端子部件进行焊接而成的焊接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激光束或所述电子束的所述照射位置可以与所述集电板和所述端子部件的接触面一致,或者在与所述接触面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接触面不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激光焊接或所述电子束焊接的熔核深度可以为1.2[mm]以下。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形成具备隔着隔离件的正极体和负极体的蓄电元件;形成使所述蓄电元件的正极侧和负极侧的所述电极体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突出于元件端面而成的单个或多个电极突出部;以及隔着集电板连接所述电极突出部和被设置于封口部件的端子部件,所述封口部件将收容所述蓄电元件的壳体部件封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包含以下工序:在侧面间通过焊接来连接所述电极突出部和所述集电板;以及通过激光焊接或电子束焊接来连接所述集电板和所述端子部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包含如下工序:固定所述集电板,并且在将所述蓄电元件按压到了所述集电板的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来连接所述集电板和所述电极突出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包含如下工序:在所述集电板的上表面设定焊接线,在该焊接线处进行激光照射,对所述集电板和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突出部进行焊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包含如下工序:改变照射到被设定于所述集电板的焊接线上的激光输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上述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可以将激光束或电子束的照射位置设定为与所述集电板和所述端子部件的接触面不同的位置,向该照射位置照射激光束或电子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蓄电器件或其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如下的任意一个效果。(1)在包含电池器件的蓄电元件的元件端面突出的电极突出部与端子部件之间隔着集电板进行了连接,因此能够实现蓄电元件的低电阻化。(2)将与单个或者多个电极突出部连接的集电板和位于封装部件上的端子部件重叠,在侧面部之间进行焊接连接,其中,所述单个或者多个电极突出部是使蓄电元件的正极侧或者负极侧的电极体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突出于元件端面而成的,因此,能够使得用于连接的空间部狭小,同时强化了连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蓄电元件的低电阻化,能够实现低ESR化。(3)是在蓄电元件的元件端面突出的电极突出部与端子部件之间独立地具备集电板的连接构造,因此能够使端子部件与电极突出部或蓄电元件的连接构造牢固化。(4)根据上述构造,能够隔着集电板简化端子部件与电极突出部的连接,能够实现连接工序的简化。(5)将激光束或者电子束照射到与集电板和端子部件的接触面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与集电板和端子部件的接触面的状态无关地将两者焊接。(6)能够选择覆盖集电板或端子部件、或者集电板与端子部件的接触面的集电板侧的平坦面来照射激光束或者电子束,因此即使在集电板与端子部件的接触面的加工精度低的情况下,且即使存在间隙,也能够获得最佳的焊接范围,提高集电板与端子部件之间的焊接精度和焊接强度。(7)通过位于集电板或者端子部件上的覆盖部来覆盖集电板与端子部件的接触面,并且向该覆盖部照射激光束或者电子束,因此能够与集电板与端子部件的接触面的状态无关地将两者焊接。并且,通过参照附图以及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2是示出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电池制造工序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器件以及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该蓄电器件具备:蓄电元件,其使正极侧的电极体和负极侧的电极体隔着隔离件相对;封口部件,其将收容有所述蓄电元件的壳体部件封口;单个或多个电极突出部,其是使所述电极体突出于所述蓄电元件的元件端面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集电板,其与所述电极突出部连接;以及端子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封口部件,在侧面间与所述集电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8 JP 2011-1435581.一种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该蓄电器件具备:蓄电元件,其使正极侧的电极体和负极侧的电极体隔着隔离件相对,所述负极侧的电极体由能够可逆地吸附、放出锂离子的碳材料和钛氧化物中的任意材料构成的电极层以及集电体构成;封口部件,其将收容有所述蓄电元件的壳体部件封口;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和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它们是使所述电极体突出于所述蓄电元件的同一元件端面而形成的;半圆状的正极侧的集电板,其与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连接;半圆状的负极侧的集电板,其与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连接;以及端子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封口部件,与所述集电板连接,在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与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之间设定有第1绝缘间隔,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的直线部分与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的直线部分相对,在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与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之间设定有第2绝缘间隔,所述端子部件的侧面部和所述集电板的侧面部构成共同的面部,所述端子部件在侧面间与所述集电板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与所述端子部件被进行采用激光束的激光焊接或采用电子束的电子束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和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通过设置折叠线而在所述元件端面上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件包含:外部端子,其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连接;以及连接板,其被设置于该外部端子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具有与所述端子部件连接的连接区域以及与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突出部和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突出部连接的连接区域,这些连接区域被设定在不同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以及所述端子部件具备被设为以所述蓄电元件的元件中心为基准的圆弧面的连接面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具有厚壁部,利用该厚壁部使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具有的热容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激光束或所述电子束的焊接部相对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与所述端子部件的接触面错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由被形成于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或者所述端子部件的覆盖部覆盖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与所述端子部件的接触面,在所述覆盖部中具备通过激光束或电子束的照射对所述正极侧的集电板和所述负极侧的集电板以及所述端子部件进行焊接而成的焊接部。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正行久保内达郎绳野孝司古泽晃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