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58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由内环(7)、中环(8)、外环(3)和刀架(1)组成;上述前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外环(3)与刀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刀盘采用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即半轴连接结构:刀盘的内环(7)、中环(8)、外环(3)三者之间连接有两对轴线都与刀盘端面基本平行的半轴,对应的半轴之间都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内环(7)与中环(8)或者外环(3)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相连接的二者之间可以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出现刀盘与造粒模板造粒带不共面的情况时,设备会自动进行调整以纠正偏差,保证了设备的加工质量,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
:本技术涉及机械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切粒用端面刀盘中为固定式,随着设备的使用,常会出现设备因地基沉降不一致或装置老化等原因造成刀盘与造粒模板造粒带不在一个平面内的现象,这会明显影响设备使用效果,降低模板与刀具的使用寿命,是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本技术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刀盘采用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所述刀盘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由内环(7)、中环(8)、外环(3)和刀架(1)组成;内环(7)、中环(8)、与外环(3)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外环(3)与刀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具体形式可以是焊接、粘接、螺纹连接、铆接、螺栓连接、过盈配合安装连接等多种形式。所述内环(7)在刀盘径向最内部,其内可以安装轴等零件;所述刀架上可以安装刀片等零件。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采用的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是半轴连接结构,刀盘的内环(7)、中环(8)、外环(3)三者之间连接有两对轴线都与刀盘端面基本平行的半轴,其中:第一对半轴中的两个半轴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内环(7)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内环(7)与中环(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第二对半轴中的两个半轴也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外环(3)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外环(3)与中环(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这样可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当造粒模板因地基沉降不一致等原因造成其轴线与原轴线之间发生一定角度偏移时,两对半轴联接结构可以通过内环(7)、中环(8)与外环(3)相互之间的摆动以适应造粒模板,使得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保证加工质量。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联接结构的两对半轴相互之间基本垂直;两对半轴基本共面。这种条件下,本技术的应用效果好。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共四个半轴结构近似;由十字销轴(4)和外环(3)、中环(8)、内环(7)共同构成半轴连接结构;其中:十字销轴(4)连接着内环(7)与中环(8)或中环(8)与外环(3)。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联接结构还有径向调整顶丝(11)和固定顶丝(9);其中:径向调整顶丝(11)在十字销轴(4)的中心顶丝孔内安装以在相配合的内环(7)与中环(8)或中环(8)与外环(3)之间调整径向跳动误差,这可以使得相配合的内环(7)与中环(8)或中环(8)与外环(3)之间实现径向定位;固定顶丝(9)将十字销轴(4)与外环或中环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联接结构有止退顶丝(5),其在十字销轴(4)的中心顶丝孔内安装以顶紧径向调整顶丝(11),-->止退顶丝(5)和径向调整顶丝(11)二者轴线基本重合。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联接结构有铜套(6),其安装在相配合的十字销轴(4)与内环(7)之间和十字销轴(4)与中环(8)之间。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粒用随动刀盘上,沿垂直刀盘的方向,在每个半轴的前后两侧都有密封圈,对半轴结构起保护作用。本技术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粒用随动刀盘的外环(3)与刀架(1)之间的固定连接为采用螺栓(2)连接。螺栓通常在圆周上均均匀布置。本技术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由外环(1)、中环(8)、内环(7)组成,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刀盘采用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本技术的优点是:当因为设备地基沉降不一致或者设备老化等原因出现刀盘与造粒模板造粒带不共面的情况时,本技术会在一定程度内自动进行调整以纠正偏差,这就很好的保证了设备的加工质量,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切粒用随动刀盘组成结构示意图一(端面图);图2切粒用随动刀盘组成结构示意图二(轴向剖面图);图3切粒用随动刀盘半轴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切粒用随动刀盘应用效果示意图一(正常状况下工作);-->图5切粒用随动刀盘应用效果示意图二(自动纠偏的工作状况)。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动力轴(12)、造粒模板(13)、图4和图5中动力轴(12)右侧的装置即是随动刀盘,随动刀盘上安装有切粒刀(14),随动刀盘和造粒模板(13)之间是通过切粒刀(14)相联系。实施例1(参见附图1~3)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由内环(7)、中环(8)、外环(3)和刀架(1)组成;内环(7)、中环(8)、与外环(3)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外环(3)与刀架(1)之间为螺栓连接;刀盘采用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刀盘的内环(7)、中环(8)、外环(3)三者之间连接有两对轴线都与刀盘端面基本平行的半轴;其中:第一对半轴中的两个半轴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内环(7)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内环(7)与中环(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第二对半轴中的两个半轴也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外环(3)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外环(3)与中环(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以上所述两对半轴相互之间基本垂直;两对半轴基本共面。所述两对共四个半轴结构近似;由十字销轴(4)和外环(3)、中环(8)、内环(7)、径向调整顶丝(11)、止退顶丝(5)、固定顶丝(9)和铜套(6)共同构成半轴连接结构;其中:内环(7)与中环(8)之间或中环(8)与外环(3)之间由十字销轴(4)连接;径向调整顶丝(11)在十字销轴(4)的中心顶丝孔内安装以在相配合的内环(7)与中环(8)或中环(8)与外环(3)之间调整径向跳动误差;固定顶丝(9)-->将十字销轴(4)与外环或中环连接在一起;止退顶丝(5)在十字销轴(4)的中心顶丝孔内安装以顶紧径向调整顶丝(11);铜套(6)安装在相配合的十字销轴(4)与内环(7)之间和十字销轴(4)与中环(8)之间。另外,在所述切粒用随动刀盘上,沿垂直刀盘的方向,在每个半轴的前后两侧都有密封圈,对半轴结构起保护作用。本技术的优点是:当因为设备地基沉降不一致或者设备老化等原因出现刀盘与造粒模板造粒带不共面的情况时,本技术会在一定程度内自动进行调整以纠正偏差,这就很好的保证了设备的加工质量,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参见附图4、5,我们可以看到图5中随动刀盘以随动方式通过调整外环(3)、中环(8)、内环(7)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使切粒刀(14)适应造粒模板(13)的偏移状态且保证造粒过程的正常进行。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外环(3)与刀架(1)之间的固定连接形式可以选用螺栓连接之外的焊接、粘接、螺纹连接、铆接等其他形式;所述密封圈(10)以及半轴联接结构中的径向调整顶丝(11)、止退顶丝(5)、固定顶丝(9)和铜套(6)都可以随机选用,以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设备成本。实施例2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由内环(7)、中环(8)、外环(3)和刀架(1)组成;内环(7)、中环(8)、与外环(3)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外环(3)与刀架(1)之间为焊接;刀盘采用分体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采用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刀盘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由内环(7)、中环(8)、外环(3)和刀架(1)组成,其中,内环(7)、中环(8)与外环(3)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外环(3)与刀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采用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刀盘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由内环(7)、中环(8)、外环(3)和刀架(1)组成,其中,内环(7)、中环(8)与外环(3)三者互相之间留有浮动间隙,外环(3)与刀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采用的分体复合端面摆动式结构是半轴连接结构,刀盘的内环(7)、中环(8)、外环(3)三者之间连接有两对轴线都与刀盘端面基本平行的半轴,其中:第一对半轴中的两个半轴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内环(7)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内环(7)与中环(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第二对半轴中的两个半轴也呈中心对称布置,它们将外环(3)与中环(8)联结在一起,使得外环(3)与中环(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这一对半轴为轴心相对摆动。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联接结构的两对半轴相互之间基本垂直;两对半轴基本共面。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切粒用随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共四个半轴结构近似;由十字销轴(4)和外环(3)、中环(8)、内环(7)共同构成半轴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宝海王德元任振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锋特种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