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座垫结构及应用其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472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及应用其的座椅,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折叠式座垫结构占用空间较大、较容易划伤人员的问题。该折叠式座垫结构中,在座垫骨架前后分别设有前连接支架和后连接支架;后连接支架通过后旋转轴与后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后旋转轴上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与后连接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连接架连接;后支架连接架通过后支架连接,后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座垫锁;坐垫锁的锁止机构与解锁拉线的一端连接,解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线支架、且与解锁拉带连接,解锁拉带与座垫骨架可拆卸连接;前连接支架通过前旋转轴与前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前支架连接架与前支架连接,前支架能够与汽车钣金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座垫结构及应用其的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及应用其的座椅。
技术介绍
可折叠的座椅称为折叠式座椅,折叠式座椅通常应用在汽车车辆中。一般具有三排座的高档越野汽车的第三排座椅为折叠式座椅。参见图1,为现有的一种车辆的折叠式座椅,其包括:座垫11、与座垫11转动连接的靠背12和与座垫11连接的座垫折叠结构13。其中,座垫折叠结构13通过地脚131与汽车钣金(图中未示出)连接。车辆中的乘客较少、载物较多时,可以将折叠式座椅处于折叠模式,从而使车辆中具有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较多的货物。车辆中的乘客较多、载物较少时,可以将折叠式座椅处于非折叠模式,以便为乘客提供座位。当折叠式座椅处于折叠状态时,地脚131不能向靠近座垫11的方向折叠,使得地脚131暴露在座垫11外面,即地脚131不会被座垫11覆盖,从而导致该座垫折叠结构占用空间较大、较容易划伤人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及应用其的座椅,为了解决现有的折叠式座垫结构占用空间较大、较容易划伤人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包括:座垫,所述座垫底部设有座垫骨架,在所述座垫骨架前后分别相应地设有一对前连接支架和一对后连接支架;每个所述后连接支架通过后旋转轴与一个后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后旋转轴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架连接架连接;两个所述后支架连接架通过后支架连接,所述后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座垫锁;所述坐垫锁的锁止机构与解锁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线支架、且与解锁拉带连接,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座垫骨架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前连接支架通过前旋转轴与一个前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连接架与前支架连接,所述前支架能够与汽车钣金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座垫骨架卡接。其中,所述解锁拉带上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前支架为环形、且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前支架上套设有圆柱状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与所述汽车钣金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与所述汽车钣金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坐垫锁位于所述后支架的中央。其中,所述座垫骨架与所述前连接支架和所述后连接支架焊接连接。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折叠式座垫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折叠式座垫结构中的座垫转动连接的靠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座垫结构及应用其的座椅中,当该折叠式座垫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通过拉动解锁拉带能够完成该座垫结构的折叠运动,座椅下方的所有部件均被座椅覆盖,因此占用空间较小,避免了人员被座垫折叠结构中的部件划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折叠式座垫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2c为图2a所示的折叠式座垫结构的在另一个方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拉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式座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2b和图2c,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包括:座垫21,座垫21底部设有座垫骨架22,在座垫骨架22前后分别相应地设有一对前连接支架23和一对后连接支架;每个后连接支架24通过后旋转轴25与一个后支架连接架26转动连接;后旋转轴25上套设有回位弹簧27,回位弹簧27 —端与后连接支架24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连接架26连接;两个后支架连接架26通过后支架28连接,后支架28上固定连接有座垫锁29 ;坐垫锁29的锁止机构与解锁拉线201的一端连接,解锁拉线201的另一端穿过拉线支架202、且与解锁拉带203连接,解锁拉带203与座垫骨架22可拆卸连接;每个前连接支架23通过前旋转轴204与一个前支架连接架205转动连接;前支架连接架205与前支架206连接,前支架206能够与汽车钣金转动连接。当车辆中的载物空间较小、乘客较少的时候,可以将该折叠式座垫结构由锁止状态变为折叠状态。具体操作过程为:将与座垫骨架22可拆卸连接的解锁拉带203取下,拉动解锁拉带203,解锁拉带203会拉动解锁拉线201。解锁拉线201穿过拉线支架202,拉线支架202对解锁拉线201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解锁拉线201能够被解锁拉带203顺利的拉动。由于解锁拉线201的一端与坐垫锁29的锁止结构连接,因此解锁拉线201能够使坐垫锁29的锁止结构解锁。由于回位弹簧27 —端与后连接支架24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架28连接,当坐垫锁29处于锁止状态时,回位弹簧27处于受力最大的拉伸状态。一旦坐垫锁29处于解锁状态,回位弹簧27将在回位弹簧27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到受力最小的状态,即回位弹簧27向顺时针方向折叠,由于后连接支架24通过后旋转轴25与后支架连接架26转动连接,回位弹簧27发生回位动作时,后支架28发生顺时针旋转,使得后支架连接架26绕后旋转轴25发生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了折叠运动。回位弹簧27发生回位动作时,座垫骨架22受到推力作用,使得前支架206将绕前旋转轴204发生逆时针旋转,由于前支架206能够与汽车钣金转动连接,因此如支架206能够完成折置运动。该折置结构完成折置运动后,座塾21下方的所有部件均被座垫21覆盖。参见图2a和图2c,当车辆中的乘客较多时,可以将该折叠式座垫结构由折叠状态转换为锁止状态,以供乘客乘坐。具体操作过程为:拉动解锁拉带203使得前支架206发生顺时针旋转,座垫21被升起,同时,通过拉动解锁拉带203对解锁拉线201施加的拉力,使得后支架28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回位弹簧27处于受力最大的状态,坐垫锁29到达锁止位置,完成座垫21升起、锁止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座垫结构中,当该折叠式座垫结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通过拉动解锁拉带203能够完成该座垫结构的折叠运动,座垫21下方的所有部件均被座垫21覆盖,因此占用空间较小,避免了人员被座垫折叠结构中的部件划伤的问题。参见图2a和图3,上述的折叠式座垫结构中,解锁拉带203可以与座垫骨架22卡接。卡接方式简单、容易操作。方便操作人员将解锁拉带203从座垫骨架22中安装和取下。如图3所示,可以在解锁拉带203上设置凸起31,相应地在做点骨架22上设置与凸起31卡接的凹陷,凹陷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座垫骨架22的背部,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座垫骨架22的其他部位。可替代地,也可以在解锁拉带203上设置凹陷,在座垫骨架22上设置与该凹陷匹配的凸起,都能实现解锁拉带203与座垫骨架22的卡接连接。参见图3,上述的折叠式座垫结构中,解锁拉带203上可以设有把手32。把手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包括:座垫,所述座垫底部设有座垫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垫骨架前后分别相应地设有一对前连接支架和一对后连接支架;每个所述后连接支架通过后旋转轴与一个后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后旋转轴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架连接架连接;两个所述后支架连接架通过后支架连接,所述后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座垫锁;所述坐垫锁的锁止机构与解锁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线支架、且与解锁拉带连接,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座垫骨架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前连接支架通过前旋转轴与一个前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连接架与前支架连接,所述前支架能够与汽车钣金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座垫结构,包括:座垫,所述座垫底部设有座垫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垫骨架前后分别相应地设有一对前连接支架和一对后连接支架; 每个所述后连接支架通过后旋转轴与一个后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后旋转轴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架连接架连接;两个所述后支架连接架通过后支架连接,所述后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座垫锁;所述坐垫锁的锁止机构与解锁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线支架、且与解锁拉带连接,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座垫骨架可拆卸连接; 每个所述前连接支架通过前旋转轴与一个前支架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连接架与前支架连接,所述前支架能够与汽车钣金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拉带与所述座垫骨架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娇管月芹解胜凯张甲郝鹏王建军田迎春武茂星李加一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