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弯装置的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433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涉及ERW机组的结构设计,尤其涉及ERW机组中预弯装置的结构设计,公开一种预弯装置,其包括上预弯装置和下预弯装置,上预弯装置位于下预弯装置的上方,下预弯装置包括:辊轴;主轧辊,所述主轧辊为空心辊,安装在所述辊轴上;轴套,其对称安装在辊轴上,位于主轧辊的左右两端;若干个轧辊,所述轧辊为偶数个,且为空心辊,对称的安装在轴套上;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轧辊内,固定在所述轴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新型预弯装置,两边的轧辊内加装了轴承,提高了轧辊与辊轴之间相对旋转的灵活性,解决了轧辊爆裂的问题;由于轧辊与滚轴之间旋转的灵活,钢板带动轧辊转动的阻力减小,同时也解决了轧辊对钢板的划伤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弯装置的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
,涉及ERW (High-frequency ElectricResistance Welded Steel Pipe,高频直缝电阻焊钢管)机组的结构设计,尤其涉及ERW机组中预弯装置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ERW是将热轧卷板经过成型机成型后,使钢卷变形为圆滑的圆筒状,利用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管坯边缘加热熔化,在一定的挤压力作用下圆筒的熔化两边缘熔合在一起,经冷却就达到焊接效果,形成高品质钢管。目前,在世界焊接钢管的产量中,ERff产量约占焊管总量的80%左右。ERff生产过程中,基本エ序为成型和焊接,其成型又可分为粗成型和精成型,预弯装置为粗成型装置的一部分。传统预弯装置包括上预弯装置和下预弯装置,图1显示了传统预弯装置的下预弯装置,其由5个与钢板接触的轧辊组成,其中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分别安装在固定在辊轴104且与辊轴无相对运动的轴套106上;第三轧辊103固定在辊轴104上,与辊轴104无相对运动。上预弯装置位于下预弯装置的上方,包括辊轴、安装在辊轴的轴套以及安装在辊轴和轴套上的若干个轧辊,上预弯装置的轧辊整体呈凸形,与下预弯装置的第一轧辊101、第二轧辊102和第三轧辊103组成的凹形相匹配,上预弯装置的凸形轧辊与相匹配的凹形下预弯装置轧辊之间存在间隙,钢板105在该间隙内预弯。钢板105进入预弯装置后,由于钢板105与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存在摩擦力,钢板105带动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转动。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与轴套106之间也存在摩擦力,该摩擦力成为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随钢板105的运动而转动的阻力。该阻カ的存在使得钢板105在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接触处发生划伤,影响制造的ERW的质量;且当阻力较大时,第一轧辊101和第二轧辊102将不转动,从而引起轧辊爆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新型预弯装置的结构,以解决传统预弯装置轧辊出现的爆裂问题。(ニ)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功能,本技术提供新型一种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预弯装置和下预弯装置,所述上预弯装置位于下预弯装置的上方,包括辊轴、安装在辊轴的轴套以及安装在辊轴和轴套上的若干个轧辊,所述下预弯装置包括:辊轴;主轧辊,所述主轧辊为空心辊,安装在所述辊轴上;轴套,其对称安装在辊轴上,位于主轧辊的左右两端;若干个轧辊,所述轧辊为偶数个,且为空心辊,対称的安装在轴套上;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轧辊内,固定在所述轴套上。优选的,安装在轴套上的每个轧辊内部设置ー个轴承。优选的,安装在一个轴套上的轧辊一体成型,安装在对应的轴套上,所述一体成型的轧辊内部设置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轴套上。优选的,所述一体成型的轧辊内部的轴承安装在所述辊轴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新型预弯装置,两边的轧辊内加装了轴承,提高了轧辊与辊轴之间相对旋转的灵活性,解决了轧辊爆裂的问题;由于轧辊与滚轴之间旋转的灵活,钢板带动轧辊转动的阻カ减小,同时也解决了轧辊对钢板的划伤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下预弯装置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下预弯装置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下预弯装置剖面图。图中,1:辊轴;2:主轧辊;3:钢板;4:轴套;51:第一轧辊;52:第二轧辊;53:左轧辊;54:右轧辊;6: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弯装置,其包括上预弯装置和下预弯装置,所述上预弯装置位于下预弯装置的上方,包括辊轴、安装在辊轴的轴套以及安装在辊轴和轴套上的若干个轧辊,如图2所示,下预弯装置包括:辊轴I ;主轧辊2,所述主轧辊2为空心辊,安装在所述辊轴I上;轴套4,其对称安装在辊轴I上,位于主轧辊2的左右两端;若干个轧辊,所述轧辊为偶数个,且为空心辊,対称的安装在轴套4上;轴承6,所述轴承6设置在轧辊内,固定在所述轴套4上。本技术提供新型预弯装置,轧辊内部设置轴承,提高了轧辊与辊轴之间相对旋转的灵活性,解决了轧辊爆裂的问题;由于轧辊与滚轴之间旋转的灵活,钢板带动轧辊转动的阻カ减小,同时也解决了轧辊对钢板的划伤问题。优选的,为使轧辊与辊轴之间相对旋转的灵活性更好,安装在轴套上的每个轧辊内部均设置ー个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轴套上;在解决轧辊爆裂及钢板划伤问题的前提下,为简化预弯装置的结构,使其安装方便,轴套4可以省略,对应于其上的轧辊为一体成型,内部设置轴承,轴承固定安装在辊轴I上。实施例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预弯装置的下预弯装置剖面图,其包括辊轴1、主轧辊2、轴套4、第一轧辊51、第二轧辊52和轴承6 ;其中,主轧辊2安装在辊轴I的中间位置;轴套4为两个,対称的安装在辊轴I上,且位于主轧辊2的左右两侧;第ー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均为两个,対称的安装在轴套4上;且第一轧辊51位于轴套4上远离主轧辊I的一端,第二轧棍52位于轴套4上靠近主轧棍I的一端;第一轧棍51和第二轧棍52的内部设置轴承6,轴承6固定安装在轴套4上。钢板3进入预弯装置后,其上表面贴近上预弯装置(现有技木,图2中未显示)的轧辊,其下表面与第一轧辊51、第二轧辊52和主轧辊2与接触。在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处,钢板5下表面与轧辊紧密接触,且在上下预弯装置的挤压下发生形变,达到预弯的目的。由于在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处,钢板5下表面与轧辊紧密接触,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与钢板5的摩擦力増大,该摩擦カ带动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绕轴套4转动,而轴套4固定在辊轴1,即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将绕辊轴I转动,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内部设置的轴承6减小了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与轴套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轧辊I和第二轧辊3相对于辊轴I灵活旋转,解决了轧辊与辊轴摩擦力较大而导致的辊轴爆裂问题。第一轧辊51和第二轧辊52相对于辊轴I之间的灵活旋转,减小了钢板带动轧辊转动的阻力,降低了钢板与轧辊之间的划伤,提高了 ERW管的质量。实施例2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预弯装置的下预弯装置剖面图。为了简化预弯装置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下预弯装置包括辊轴1、主轧辊2、左轧辊53、右轧辊54和轴承6,其中,左轧辊53、主轧辊2和右轧辊54均为空心辊,顺序安装在辊轴I上,轴承6设置在左轧辊53和右轧辊54内部,安装在辊轴I上。本实施例中,将位于主轧辊2左右两侧的轧辊为一体成型,即左轧辊53和右轧辊54,在左轧辊53和右轧辊54的内部设置轴承6,轴承6固定在辊轴I上。本实施例中,轴承6的设置使得左轧辊53和右轧辊54相对于辊轴I灵活旋转,解决了轧辊与辊轴摩擦カ较大而导致的辊轴爆裂和钢板的划伤问题。本实施例中,下预弯装置将原有的与钢板接触的5个轧辊缩减为3个轧辊,省掉了轧辊与辊轴之间的轴套,简化了预弯装置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提供的预弯装置,在轧辊内加装轴承,提高了轧辊与辊轴之间相对旋转的灵活性,解决了轧辊爆裂的问题;由于轧辊与滚轴之间旋转的灵活,钢板带动轧辊转动的阻カ减小,同时也解决了轧辊对钢板的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预弯装置和下预弯装置,所述上预弯装置位于下预弯装置的上方,包括辊轴、安装在辊轴的轴套以及安装在辊轴和轴套上的若干个轧辊,所述下预弯装置包括:辊轴(1);主轧辊(2),所述主轧辊(2)为空心辊,安装在所述辊轴(1)上;轴套(4),其对称安装在辊轴(1)上,位于主轧辊(2)的左右两端;若干个轧辊,所述轧辊为偶数个,且为空心辊,对称的安装在轴套(4)上;轴承(6),所述轴承(6)设置在轧辊内,固定在所述轴套(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预弯装置和下预弯装置,所述上预弯装置位于下预弯装置的上方,包括辊轴、安装在辊轴的轴套以及安装在辊轴和轴套上的若干个轧辊,所述下预弯装置包括: 辊轴(I); 主轧辊(2),所述主轧辊(2)为空心辊,安装在所述辊轴(I)上; 轴套(4),其对称安装在辊轴(I)上,位于主轧辊(2)的左右两端; 若干个轧辊,所述轧辊为偶数个,且为空心辊,対称的安装在轴套(4)上; 轴承(6),所述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平杨正祖周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