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可遥控蝉动力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389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3:30
一种可遥控蝉动力飞行器,包括飞行载体部分和控制部分,以活体飞行昆虫蝉体为飞行载体,加装了三角薄膜翼并具备对昆虫蝉体的飞行方向进行无线人工控制的微小飞行器。三角薄膜翼固定在蝉体尾部上,三角薄膜翼包括水平翼和垂直翼;控制部分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红外接收器贴覆在昆虫蝉体背部,它包括天线、微小单片机、三个电极通道、一个电源通道、三个微型电极、纽扣电池;所述三个微型电极植入昆虫蝉体内,分别连接控制昆虫蝉体“左转”、“右转”、“前行”的肌肉神经。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蝉提供动力,电极刺激促使蝉改变方向,不需要舵机和电机。可携带微型探视、听设备并执行相应远程探视、听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遥控蝉动力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部分属于航空学中微小飞行器领域,控制部分属于电子学中微电子及通讯领域。
技术介绍
微小飞行器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领域,它通常具有极小的尺寸,因此被运用在大型飞行器不能使用或不便使用的特殊任务中,其中包括破案侦查、刺探敌方情报、地形侦查、环境监测等。现在的微小飞行器包括固定翼、旋翼、扑翼等三大类型,每种类型的微小飞行器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也开始广泛渗透到微小飞行器的研发中,这促使人们可以研发更小的飞行器。然而以现有的飞机技术水平及微电子技术水平制造的微小飞行器仍然远逊于经过千万年进化的飞行类昆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公开了一种直接利用昆虫飞行的方式,同时结合当下微电子技术的成果,实现了对昆虫蝉飞行路径的控制,并具备微小飞行器的特殊功能。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遥控蝉动力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载体部分和控制部分,以活体飞行昆虫蝉体为飞行载体,加装了三角薄膜翼并具备对昆虫蝉体的飞行方向进行无线人工控制的微小飞行器,其中: 所述三角薄膜翼固定在蝉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遥控蝉动力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载体部分和控制部分,以活体飞行昆虫蝉体为飞行载体,加装了三角薄膜翼并具备对昆虫蝉体的飞行方向进行无线人工控制的微小飞行器,其中:所述三角薄膜翼固定在蝉体尾部上,所述三角薄膜翼包括水平翼和垂直翼,所述水平翼由三角翼骨架、PE薄膜组成,PE薄膜固定在三角翼骨架上;而控制部分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所述红外接收器贴覆在昆虫蝉体背部,它包括天线、微小单片机、三个电极通道、一个电源通道、三个微型电极、纽扣电池;所述天线为小功率红外接收天线;所述三个电极通道、一个电源通道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微小单片机在接收到由红外接收天线传来的相应信号后会判断并将对应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遥控蝉动力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载体部分和控制部分,以活体飞行昆虫蝉体为飞行载体,加装了三角薄膜翼并具备对昆虫蝉体的飞行方向进行无线人工控制的微小飞行器,其中: 所述三角薄膜翼固定在蝉体尾部上,所述三角薄膜翼包括水平翼和垂直翼,所述水平翼由三角翼骨架、PE薄膜组成,PE薄膜固定在三角翼骨架上; 而控制部分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 所述红外接收器贴覆在昆虫蝉体背部,它包括天线、微小单片机、三个电极通道、一个电源通道、三个微型电极、纽扣电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军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