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304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冲压模具,它包括冲头和模壳;模壳包括两个支座(3)、一根主轴(4)、一个气动盘和一个转筒(6),主轴(4)的两端与两个支座(3)固定,转筒(6)设有中心孔且转筒(6)经中心孔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气动盘包括盘壳和位于盘壳内的叶轮,盘壳的端壁与主轴(4)固定,叶轮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且叶轮与转筒(6)周向限位,转筒(6)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7);冲头上设有多个冲柱,每个冲柱下端设有一个六棱柱凸起,全部冲柱分布在一排,全部的一排冲柱与转筒(6)上位置最高的一排径向通孔(7)正对;盘壳的圆周壁上设有用于吹动叶轮的叶片的第一喷嘴。该冲压模具使得冲压过程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讲是ー种用于冲压螺钉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冲压螺钉的冲压模具包括一个下模具和一个上模具,下模具的上端面设有与螺杆形状吻合的盲孔即下模腔,上模具的下端面设有圆柱凹坑,凹坑的坑顶设有六棱柱凸起,圆柱凹坑和六棱柱凸起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内六角螺钉的头部形状吻合的上模腔,上下两个模腔的中心线重合。将下模具固定,并将ー根圆棒放入下模腔内,圆棒长度大于下模腔的高度,而上模具与冲头固定,驱动冲头使得两个模具合摸,就能将圆棒冲压成一个内六角螺钉。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存在以下缺陷:每冲压成型ー个螺钉,需要单独进行开模、装料、冲压合模、再开模、脱模五个步骤,需要冲压多少螺钉就需要反复操作多少次,速度慢、效率低,无法连续冲压成型;其次,由于放料吋,圆棒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放入,这样,放料前、开模时,如果开模幅度过小,两个模具之间距离不够,人们很难将圆棒放入,但如果开模幅度太大,会加大开模、合模时冲头的行程,耗费更多的时间,进一歩降低效率,而且,在两个模具之间放料,存在一定危险性,万一冲头不慎启动,可能砸伤人手;况且,由于下模具开ロ朝上,脱模过程太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冲压过程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方便的冲压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ー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冲压模具,它包括冲头和模壳;模壳包括两个支座、一根主轴、一个气动盘和ー个转筒,主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固定,转筒设有中心孔且转筒经中心孔可转动套合在主轴上,气动盘包括盘壳和位于盘壳内的叶轮,盘壳由圆周壁和端壁构成,端壁固定在圆周壁远离转筒的一端,端壁上设有供主轴穿过的通孔,盘壳的端壁与主轴固定,叶轮可转动套合在主轴上且叶轮与转筒周向限位,转筒上设有多个从外圆周面贯通到中心孔的径向通孔,多个径向通孔的外开ロ在转筒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成排排列,每个径向通孔至少包括螺钉头部圆孔和螺杆部圆孔,螺杆部圆孔的外端与螺钉头部圆孔的内端连通;冲头上设有多个冲柱,每个冲柱下端设有ー个六棱柱凸起,全部冲柱分布在ー排,全部的一排冲柱与转筒上位置最高的ー排径向通孔正对;盘壳的圆周壁上设有用于吹动叶轮的叶片的第一喷嘴,主轴上还连接有用于将冲压成型的螺钉吹出径向通孔的第二喷嘴。该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常识可知,第一喷嘴经气管与气泵连接,且气管上设有控制通断的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开闭的时间,就能确定第一喷嘴每次吹出的气体的量相同,进而保证叶轮在喷嘴吹动下每次转动的角度相同;操作者一次性将ー排的多个圆棒插入转筒上的同一排的径向通孔内;第一喷嘴喷气,使得叶轮带动转筒旋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装有圆棒的一排径向通孔的外开ロ位于转筒的最高位置,此时,带圆棒的径向通孔的螺杆部圆孔的内端被主轴封闭,形成与螺钉的螺杆部形状吻合的型腔,驱动冲头向下,使得冲头的冲柱插入径向通孔即合模,合模时冲柱的下端面、六棱柱凸起和径向通孔的螺钉头部圆孔共同形成与螺钉头部形状吻合的型腔,圆棒被冲压成内六角螺钉;继续驱动第一喷嘴转动转筒,使得装有内六角螺钉的径向通孔与第二喷嘴正对,驱动第二喷嘴将内六角螺钉从径向通孔吹出,完成脱模。而转筒每转动一次,就向转筒上的ー排等高度的径向通孔内放入ー排多个圆棒,这样,该模具能同时对不同批次的圆棒的不同工作步骤协同操作,即转筒每旋转一次,就能将ー排的圆棒放入转筒的ー排同高度的径向通孔内,也能将早些时间放入的位于转筒最高位置的ー排圆棒冲压成螺钉,还能将更早放入的已经被冲压成型的ー排螺钉脱模,实现不同批次的多排螺钉连续冲压成型。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冲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冲压模具实现了不同批次的多排圆棒的不同工作步骤的协同操作,能连续不间断的将不同批次的多排螺钉冲压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每成型ー个螺钉必须单独进行五个步骤,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冲压速度;而且,由于无需从模壳与冲头之间加料,而是在不位于冲头下方的一排径向通孔内加料,故合理控制,使得开模幅度尽量小,既不会造成放料、取料不方便,又缩短冲头的行程,进ー步加快速度,还杜绝冲头砸伤人手的安全隐患;况且,脱模过程采用第二喷嘴喷料,更加方便。作为改进,每个径向通孔还包括ー个限位圆孔,限位圆孔的孔径等于或大于冲柱的外径,冲柱的外径大于螺钉头部圆孔的孔径,限位圆孔的内端与螺钉头部圆孔的外端连通,这样,在限位圆孔和螺钉头部圆孔之间形成了一个限位的台阶面,在合模过程中,冲头下压的时,该台阶面决定了冲头的冲柱的下限位置,保证每次冲压的行程一致,确保冲压出的螺钉尺寸精确。作为再改迸,转筒靠近气动盘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条径向凹槽,叶轮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传动齿,叶轮的传动齿卡入转筒的径向凹槽内,这样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保证叶轮与转筒周向限位可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冲压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冲压模具的转筒从靠近气动盘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冲头,2、模壳,3、支座,4、主轴,5、气动盘,6、转筒,7、径向通孔,7.1、螺钉头部圆孔,7.2、螺杆部圆孔,7.3、限位圆孔,8、冲柱,9、六棱柱凸起,10、螺钉,11、第二喷嘴,12、第一喷嘴,13、径向凹槽,14、传动齿,15、盘壳,16、叶轮,17、叶片,18、平行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冲压模具,它包括冲头I和模壳2。模壳2包括两个支座3、一根主轴4、ー个气动盘5和一个转筒6。主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3固定,转筒6设有中心孔且转筒6经中心孔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气动盘5包括盘壳15和位于盘壳15内的叶轮16,盘壳15由圆周壁和端壁构成,端壁固定在圆周壁远离转筒6的一端,端壁上设有供主轴4穿过的通孔,盘壳15的端壁与主轴4固定。叶轮16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且叶轮16与转筒6周向限位,即转筒6靠近气动盘5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条径向凹槽13,叶轮16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传动齿14,叶轮16的一部分传动齿14卡入转筒6的径向凹槽13内。所述的每个径向凸槽13由两根平行凸条18及两根平行凸条18之间的转盘6的端面构成。转筒6上设有多个从外圆周面贯通到中心孔的径向通孔7。多个径向通孔7的外开ロ在转筒6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成排排列,且多排径向通孔7沿转筒6的周向均匀分布,如该转筒6的外圆周面一共有10排成排排列的径向通孔7,那么每相邻两排径向通孔7的夹角为36度。每个径向通孔7由内到外依次由螺杆部圆孔7.2、螺钉头部圆孔7.1和限位圆孔7.3构成。螺杆部圆孔7.2的外端与螺钉头部圆孔7.1的内端连通,螺钉头部圆孔7.1的外端与限位圆孔1.3的内端连通。冲头I与气缸等冲压驱动装置固定。冲头I上设有多个冲柱8,冲柱8的个数与每排径向通孔7的个数相等,如该实施例中冲柱8的个数为3个,每排径向通孔7的个数也是3个。每个冲柱8下端设有ー个六棱柱凸起9,全部冲柱8分布在ー排。全部的一排冲柱8与转筒6上位置最高的ー排径向通孔7正对;具体的说,一排的三个冲柱8中的每ー个冲柱8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冲头(1)和模壳(2);模壳(2)包括两个支座(3)、一根主轴(4)、一个气动盘(5)和一个转筒(6),主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3)固定,转筒(6)设有中心孔且转筒(6)经中心孔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气动盘(5)包括盘壳(15)和位于盘壳(15)内的叶轮(16),盘壳(15)由圆周壁和端壁构成,端壁固定在圆周壁远离转筒(6)的一端,端壁上设有供主轴(4)穿过的通孔,盘壳(15)的端壁与主轴(4)固定,叶轮(16)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且叶轮(16)与转筒(6)周向限位,转筒(6)上设有多个从外圆周面贯通到中心孔的径向通孔(7),多个径向通孔(7)的外开口在转筒(6)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成排排列,每个径向通孔(7)至少包括螺钉头部圆孔(7.1)和螺杆部圆孔(7.2),螺杆部圆孔(7.2)的外端与螺钉头部圆孔(7.1)的内端连通;冲头(1)上设有多个冲柱(8),每个冲柱(8)下端设有一个六棱柱凸起(9),全部冲柱(8)分布在一排,全部的一排冲柱(8)与转筒(6)上位置最高的一排径向通孔(7)正对;盘壳(15)的圆周壁上设有用于吹动叶轮(16)的叶片(17)的第一喷嘴(12),主轴(4)上还连接有用于将冲压成型的螺钉(10)吹出径向通孔(7)的第二喷嘴(11)。...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冲头(I)和模壳(2);模壳(2)包括两个支座(3)、一根主轴(4)、ー个气动盘(5)和一个转筒(6),主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3)固定,转筒(6)设有中心孔且转筒(6)经中心孔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气动盘(5)包括盘壳(15)和位于盘壳(15)内的叶轮(16),盘壳(15)由圆周壁和端壁构成,端壁固定在圆周壁远离转筒(6)的一端,端壁上设有供主轴(4)穿过的通孔,盘壳(15)的端壁与主轴(4)固定,叶轮(16)可转动套合在主轴(4)上且叶轮(16)与转筒(6)周向限位,转筒(6)上设有多个从外圆周面贯通到中心孔的径向通孔(7),多个径向通孔(7)的外开ロ在转筒(6)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成排排列,每个径向通孔(7)至少包括螺钉头部圆孔(7.1)和螺杆部圆孔(7.2),螺杆部圆孔(7.2)的外端与螺钉头部圆孔(7.1)的内端连通;冲头(I)上设有多个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昱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