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07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目的是提供的模具应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的特点,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方案是: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包括平行布置的上模架和下模架;其特征在于:上模架的顶部通过一组连接杆与驱动机构相连,上模架的底部设有冲压块,冲压块底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上切刀,下模顶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下切刀,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左右两侧均呈圆弧形,每把下切刀分别与一把上切刀上下位置对应以形成倒圆角的切割部,在两把下切刀之间的下模架上还设有支撑板;下模架上还设有板状零件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下模架前部的左侧、右侧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以及设置在下模架后部的后定位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板状零件的四角经常需要圆角处理,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工件定位后再用切刀进行切割形成圆角,在切割过程中工件会有晃动,影响倒圆角的精度,而且目前倒圆角模具的定位机构的操作步骤较多,尚有该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该模具应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的特点,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包括平行布置的上模架和下模架;其特征在于:上模架的顶部通过一组连接杆与驱动机构相连,上模架的底部设有冲压块,冲压块底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上切刀,下模顶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下切刀,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左右两侧均呈圆弧形,每把下切刀分别与一把上切刀上下位置对应以形成倒圆角的切割部,在两把下切刀之间的下模架上还设有支撑板;下模架上还设有板状零件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下模架前部的左侧、右侧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以及设置在下模架后部的后定位块。所述下模架的项面固定有一组竖直布置朝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包括平行布置的上模架(3)和下模架(9);其特征在于:上模架的顶部通过一组连接杆(1)与驱动机构相连,上模架的底部设有冲压块(11),冲压块底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上切刀(12),下模顶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下切刀(7),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左右两侧均呈圆弧形,每把下切刀分别与一把上切刀上下位置对应以形成倒圆角的切割部,在两把下切刀之间的下模架上还设有支撑板(14);下模架上还设有板状零件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下模架前部的左侧、右侧的左定位块(8)和右定位块(5),以及设置在下模架后部的后定位块(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包括平行布置的上模架(3)和下模架(9);其特征在于:上模架的顶部通过一组连接杆(I)与驱动机构相连,上模架的底部设有冲压块(11),冲压块底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上切刀(12),下模顶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下切刀(7),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左右两侧均呈圆弧形,每把下切刀分别与一把上切刀上下位置对应以形成倒圆角的切割部,在两把下切刀之间的下模架上还设有支撑板(14);下模架上还设有板状零件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下模架前部的左侧、右侧的左定位块(8)和右定位块(5),以及设置在下模架后部的后定位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零件倒圆角模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飞航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