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试验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曲线连续箱梁爬移时梁端纵、横向位移的测量。
技术介绍
曲线连续箱梁桥在现代化的公路及城市道路立交中应用非常普遍。国内的一些大型互通立交桥中,大多采用了曲线连续箱梁。这是由于曲线连续箱梁桥的箱梁作为一种闭合截面具有很强的抗弯和抗扭刚度,曲线连续箱梁增强了行车的舒适性。近年来,一些曲线连续梁桥在营运程中,出现了一些梁体滑移甚至翻转的桥梁事故。实际上,曲线连续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曲率半径、支座的布置、预应力、温度效应、车辆荷载或其它一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使得曲线梁桥的受力比直线梁桥要复杂得多,在复杂的受力作用下曲线连续梁会产生径向、法向变位;且由于曲线连续梁的结构特点、支承形式等原因,当外荷载等影响因素消失后,曲线连续梁发生的变位并不能够完全恢复,曲线连续箱梁就会产生部分不可恢复的残余位移。长期反复作用下,变位的残余就会不断累积,产生较大的不可恢复位移,即曲线连续梁的“爬移”现象。曲线连续箱梁桥的爬移,轻则导致梁段伸缩缝的剪切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重则会出现支承结构破坏、梁体滑移和翻转。桥梁在使用过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线连续箱梁爬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冲击钻在被检测的曲率半径最小连续梁或曲直梁接合处打孔A,孔A的横桥向位置距离护栏或防撞墙底座内侧300~500mm,孔A的纵桥向位置距离被测梁端伸缩缝50~150mm;采用冲击钻在另外的梁端距离伸缩缝60~150mm处打2个孔B和C,孔B和C中心距离为200~300mm,且孔A、B、C中心连线为锐角三角形;孔A、B、C内灌入植筋胶,分别插入圆钢A、B、C后植筋胶与桥面平齐,使植筋胶均匀分布于圆钢四周;采用游标卡尺测量两两圆钢外侧间距,共得3组数据作为初始读数,圆钢A及圆钢B外侧距离为C,圆钢A及圆钢C外侧距离为B,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连续箱梁爬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冲击钻在被检测的曲率半径最小连续梁或曲直梁接合处打孔A,孔A的横桥向位置距离护栏或防撞墙底座内侧300~500mm,孔A的纵桥向位置距离被测梁端伸缩缝50 ~150mm ; <2>采用冲击钻在另外的梁端距离伸缩缝60~150mm处打2个孔B和C,孔B和C中心距离为200~300mm,且孔A、B、C中心连线为锐角三角形; <3>孔A、B、C内灌入植筋胶,分别插入圆钢A、B、C后植筋胶与桥面平齐,使植筋胶均匀分布于圆钢四周; <4>采用游标卡尺测量两两圆钢外侧间距,共得3组数据作为初始读数,圆钢A及圆钢B外侧距离为C,圆钢A及圆钢C外侧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林,王海华,高建明,韦宗志,李保军,余舟,桂涛锋,尹平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