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9223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多个气体提供装置;通过第一气路与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相连的配气装置;通过第二气路与配气装置相连的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气路上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测试腔;设置在测试腔中的待测后处理装置,待测后处理装置通过第三气路与加热装置相连;排气分析仪,通过第四气路与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前端相连,并通过第五气路与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后端相连;主控装置,与配气装置、加热装置、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测试腔以及排气分析仪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测试误差,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并且可对整个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还可对后处理装置的一致性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整车排气系统中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可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能够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气后处理系统净化尾气的能力决定了车辆是否能够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因此需要对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净化处理能力。大多数对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性能测试都需要在整车上进行,由于整车在工作时存在瞬态工况,如启动或熄火时,或者燃料燃烧的不稳定的情况等,致使尾气成分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排气后处理系统性能测试环境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排气后处理系统性能测试就会受到多个不稳定变量的影响,而无法对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估。相关技术中,可在排气后处理系统中的载体部分取一部分样品作为小样来进行测试,以评估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整体后处理的性能。但是仅对小样进行性能测试及评价,获得的测试结果只能反应出小样的性能,无法完全代表整个载体的性能,测试结果不准确,因此也无法代表整个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减小测试误差,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并且可对整个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还可对后处理装置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气体提供装置,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用于提供多个气源;配气装置,所述配气装置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相连,用于按照配置比例对所述多个气源进行配置,并生成混合气体;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配气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加热装置中的所述混合气体进行加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气路上,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加热装置的混合气体的流入量;测试腔;设置在所述测试腔中的待测后处理装置,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通过第三气路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用于对加热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后处理;排气分析仪,所述第一排气分析仪通过第四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前端相连,并通过第五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后端相连,用于分别分析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处理之前的混合气体的第一组成成分以及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的第二组成成分;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配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测试腔以及所述排气分析仪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配气装置按照所述配置比例进行配气,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混合气体的温度,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调节流入所述加热装置的混合气体的流入量,并控制所述测试腔内的温度,以使所述测试腔内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组成成分和所述第二组成成分对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主控装置通过在配气装置中控制不同气源对应的电磁阀的开度以及稳定可控的加热装置,可保证配置出具有稳定的浓度、成分以及温度的高温混合气体;并且通过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可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量,从而保证测试过程中气流的稳定;此外,待测后处理装置在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测试腔内,保证待测后处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处于稳定的环境状态,能够有效减小测试误差,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同时,结合排放分析仪可实现转化效率测试,可对整个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而非单独的催化转化器的性能测试,并且可对后处理装置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还包括:背压模拟装置,所述背压模拟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相连,并通过第六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所述背压模拟装置排出,所述背压模拟装置用于根据背压损失值在排出所述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时提供排气阻力,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对所述背压模拟装置的背压损失值进行控制。其中,所述背压模拟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第七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相连,用于通过向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输出气流以提供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排气时的排气阻力;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七气路上,用于调节所述风机的气体流出量;所述主控装置还与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相连,并通过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度以及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气体流出量的值控制所述背压模拟装置的背压损失的值。从而能够准确模拟气流流通,保证背压的稳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证整个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中压力的稳定,上述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还包括: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上,且与外部相连,用于向外部排气以调节所述加热装置中的压力,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加热装置中的压力控制所述泄压装置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气装置与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多个电磁阀;所述配气装置根据所述主控装置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电磁阀的开闭状态,以按照配置比例对所述多个气源进行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为电子流量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为流量调节阀。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包括:按照配置比例对多个气源进行配置,并生成混合气体;控制所述混合气体进入加热装置,对所述混合气体进行加热,并控制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分析加热后的混合气体的第一组成成分;通过处于在预设温度范围的环境下的待测后处理装置对所述加热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处理,并分析处理后的混合气体的第二组成成分;根据所述第一组成成分和所述第二组成成分对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可根据配置比例对多个气源进行配置,并控制配置的混合气体进入加热装置,可保证配置出具有稳定的浓度、成分以及温度的高温混合气体,并且能够保证测试过程中气流的稳定;此外,通过处于温度稳定的测试腔内的待测后处理装置对混合气体进行处理,能够保证待测后处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处于稳定的环境状态,从而有效减小测试误差,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可实现转化效率测试,可对整个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而非单独的催化转化器的性能测试,并且可对后处理装置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准确模拟气流流通,保证背压的稳定,上述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还包括:获取背压损失值,并在排出所述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时根据所述背压损失值提供排气阻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证整个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中压力的稳定,上述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混合气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调节所述加热装置中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主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气后处理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体提供装置,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用于提供多个气源;配气装置,所述配气装置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相连,用于按照配置比例对所述多个气源进行配置,并生成混合气体;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配气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加热装置中的所述混合气体进行加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气路上,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加热装置的混合气体的流入量;测试腔;设置在所述测试腔中的待测后处理装置,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通过第三气路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用于对加热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后处理;排气分析仪,所述第一排气分析仪通过第四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前端相连,并通过第五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后端相连,用于分别分析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处理之前的混合气体的第一组成成分以及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的第二组成成分;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配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测试腔以及所述排气分析仪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配气装置按照所述配置比例进行配气,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混合气体的温度,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调节流入所述加热装置的混合气体的流入量,并控制所述测试腔内的温度,以使所述测试腔内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组成成分和所述第二组成成分对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后处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气体提供装置,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用于提供多个气源; 配气装置,所述配气装置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多个气体提供装置相连,用于按照配置比例对所述多个气源进行配置,并生成混合气体;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配气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加热装置中的所述混合气体进行加热; 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气路上,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加热装置的混合气体的流入量; 测试腔; 设置在所述测试腔中的待测后处理装置,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通过第三气路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用于对加热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后处理; 排气分析仪,所述第一排气分析仪通过第四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前端相连,并通过第五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的处理后端相连,用于分别分析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处理之前的混合气体的第一组成成分以及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的第二组成成分; 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配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测试腔以及所述排气分析仪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配气装置按照所述配置比例进行配气,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混合气体的温度,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调节流入所述加热装置的混合气体的流入量,并控制所述测试腔内的温度,以使所述测试腔内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组成成分和所述第二组成成分对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压模拟装置,所述背压模拟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相连,并通过第六气路与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待测后处理装置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所述背压模拟装置排出,所述背压模拟装置用于根据背压损失值在排出所述处理之后的混合气体时提供排气阻力,所述主控装置还用于对所述背压模拟装置的背压损失值进行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模拟装置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素玲高敏李颖涛陈矗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