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8224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9:53
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包括固定光伏组件的组件固定系统;带动组件固定系统旋转的组件自动旋转系统;以及设置在组件固定系统下方,与被固定光伏组件引线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的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旋转系统,实现弯曲度实验的自动化进行,可重复性好,且结构简单,重物的重量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的生产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引线端即为光伏组件接线盒上的延长线,用于组件与组件之间连接,或组件与负载之间连接。而组件引出端与接线盒以及接线盒与组件之间,在正常装配和维修过程中,可能经受的弯曲力或拉力,因此,生产的光伏组件引线端需要能够承受一定的弯曲力和拉力。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安装调试和维修使用,需要进行光伏组件引线端(接线端子)强度及弯曲度的强度检测。以IEC和UL中引线端强度试验为例,对UL1703中组件拉力试验的要求为:用于外部的导线或者电缆,或是终止于产品两个末端之间的导线或者电缆应该能够在结构的任何方向承受89N力的作用达I分钟,并且不能对导线或电缆、连接的方式造成损害;对于IEC61215的试验要求为:可用手指弯曲的钱状引出端,弯曲45度,再回复到初始位置,这一操作构成一次弯曲,可采用以下方式,方法1,一次弯曲后,立即的在襄樊方向再做第二次弯曲,共两次,或做次数较多的交替弯曲;方法2,同一方向连续弯曲两次,或做次数较多的弯曲。现阶段通常使用简单的工装,人为手动操作,手动把重物绑在引线端子上,手动转动组件引线,测试抗弯曲强度。该方法测试角度不精确,手动不能精确控制角度,测试力不稳定,手动操作的同时,引线端受力不稳定,操作复杂,砝码很重,标准要求重复10次,消耗体力太大。且现有的试验装置中,组件无法实现悬空布置,正下方必须具有支架支撑,试验操作时,支架往往会阻挡重物(砝码)的悬挂等,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完成拉力试验和弯曲度实验,实验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的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组件弓I线端强度试验机,包括固定光伏组件的组件固定系统;带动组件固定系统旋转的组件自动旋转系统;以及设置在组件固定系统下方,与被固定光伏组件引线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的重物。进一步地,所述组件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多个固定块和紧固螺丝,所述固定块包括滑动基座,和L形固定片,所述L形固定片的一端固装在滑动基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基座滑动安装滑槽内,且所述滑槽内部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所述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孔安装在滑动基座上,且一端与滑槽底部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为四个,分别固定于光伏组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组件自动旋转系统包括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轴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正反转电机和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机反转限位开关和一个计数限位开关,所述两个电机反转限位开关分别位于反转电机轴的左右两侧,所述计数限位开关位于反转电机轴的下方,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电机反转限位开关和计数限位开关的凸块。进一步地,还包括悬挂系统,所述悬挂系统包括用来安置连接线的导槽,以及使导槽位于重物上方的导槽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系统包括两个中间设置有环形凹槽的导轮,所述两个导轮并列排布在导槽支架上,分别位于两个导轮上的环形凹槽形成导槽,且所述连接线穿过导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为钢丝。进一步地,还包括系统支架,所述系统支架包括底托和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插装在底托上,所述自动旋转系统固装在竖向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支架还包括与底托和竖向支架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的稳定支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采用自动化旋转系统,实现弯曲度实验的自动化进行,可重复性好,且结构简单,重物的重量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技术采用滑动基座等固定光伏组件,不仅可实现对光伏组件的有效固定,还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尺寸调整固定块的位置,满足不同尺寸光伏组件的固定需求。本技术采用正反转电机和限位板配合使用,旋转角度精确,旋转测试速度及停留时间稳定可靠,试验结果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本技术将光伏组件悬空固定,光伏组件正下方没有支架,避免支架影响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更准确,操作更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拉力试验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弯曲试验示意图;图3,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组件固定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旋转系统结构示意图;图7,图8,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旋转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一种悬挂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1,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3,图1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11固定支架,111滑槽,112凸块,12固定块,121滑动基座,122L形固定片,13紧固螺丝,2连接线,21导槽,22导槽支架,23导轮,3重物,4正反转电机,41正反转电机轴,5限位板,51电机反转限位开关,52计数限位开关,6光伏组件,61引线端,71底托,72竖向支架,73稳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引线端拉力试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组件本体固定,使其引出端处于正常位置,对IEC61215施加40N、对UL1703施加89N的拉力,沿轴向施加到引线端上,并作用在离开组件本身的方向。该拉力应逐渐施加,保证没有任何冲击力,然后对IEC61215保持40N拉力10± I秒钟、对UL1703保持89N拉力I分钟。图2为本技术的弯曲试验示意图,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使引线端处于试验组件正常使用位置,其引线端的轴向处于在垂直方向,然后在组件引线端的末端悬挂20N施加弯曲力的砝码。组件本体在2?3秒钟的时间内,倾斜大约90 °,然后以同样的时间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这一操作构成一次弯曲。整个操作在一个垂直平面内进行。实施10次循环,每次循环为各相反方向均弯曲一次,中间不中断。且在试验样品本体和施力点之间不得放置能够施加影响曲率半径的装置。具体分为5个步骤:SI使组件位于正常使用位置;S2使组件倾斜90 °,引线端弯曲悬挂重物;S3组件恢复到正常使用位置;S4组件向相反法相旋转90°,引线端弯曲悬挂重物;S5组件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一个循环完成,进行下一循环,共进行10个循环,完成测试。为了稳定且精确的实现上述试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包括固定光伏组件的组件固定系统;带动组件固定系统旋转的组件自动旋转系统;以及设置在组件固定系统下方,与被固定光伏组件引线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的重物。重物的重量根据不同光伏组件所需要拉力可以进行调节或更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的组件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1、多个固定块12和紧固螺丝13,所述固定块12包括滑动基座121,和L形固定片122,所述L形固定片122的一端固装在滑动基座121上,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置有滑槽111,所述滑动基座121滑动安装滑槽111内,且所述滑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光伏组件的组件固定系统;?带动组件固定系统旋转的组件自动旋转系统;?以及设置在组件固定系统下方,与被固定光伏组件引线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的重物;?所述组件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多个固定块和紧固螺丝,所述固定块包括滑动基座,和L形固定片,所述L形固定片的一端固装在滑动基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基座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所述滑槽内部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所述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孔安装在滑动基座上,且一端与滑槽底部相接触;?所述组件自动旋转系统包括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轴连接所述固定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光伏组件的组件固定系统; 带动组件固定系统旋转的组件自动旋转系统; 以及设置在组件固定系统下方,与被固定光伏组件引线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的重物; 所述组件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多个固定块和紧固螺丝,所述固定块包括滑动基座,和L形固定片,所述L形固定片的一端固装在滑动基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基座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所述滑槽内部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所述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孔安装在滑动基座上,且一端与滑槽底部相接触; 所述组件自动旋转系统包括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轴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为四个,分别固定于光伏组件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端强度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电机和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机反转限位开关和一个计数限位开关,所述两个电机反转限位开关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琦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