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洪专利>正文

蓄热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35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蓄热式模具,由阴模(1),阳模(2),以及阳模和阴模合模后所形成的模腔所构成,阳模(2)和阴模(1)上设置有若干条溢气缝隙(4),其特征在于溢气缝隙(4)处于模体内的边沿连通着排气排屑孔(3)和(5),排气排屑孔(3)和(5)直达模体外。它具有排气好,受压不变形,因而使用效率高,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式模具本技术属于模塑成型的工艺
,是对中国专利申请号96101091.6“蓄热式模具压成型干燥工艺及其模具”的改进。中国专利申请号96101091.6“蓄热式模具压成型干燥工艺及其模具”,该蓄热式压塑成型干燥模具,由阴模(1),阳模(2),以及阳模和阴模合模后所形成的模具模腔(9)所构成,阳模上设置有若干条溢气缝隙,其特征在于阴模(1)上也设置有若干条溢气缝隙。其蓄热式模具压塑成型干燥工艺过程是,预先加热模具使之蓄热,将成型材料投入模腔内,然后合模使物料在模具内受热受压成型,合模后,模具将其预加热所积蓄的热量迅速传递给模腔中的成型材料,物料中的水份及发泡剂受热后急剧汽化发泡,并随后逐渐排出,在2分钟内完成其成型干燥过程,开模取出成型品。该模具具有节能省时、成型方便、出模容易、成品率高等优点。但是,该模具两种实施方案均有不足。方案一的溢气缝隙没有贯穿阴模的侧壁,固阴模在成型时刚性好,受阳模加压时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变形,但气阻较大,物料在发泡成型的充盈过程中,会在溢气缝隙中会留有残物,生产一定数量的制品后,就要停下来排除残物,否则就无法继续生产;方案二溢气缝隙贯穿阴模的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热式模具,由阴模(1),阳模(2),以及阳模和阴模合模后所形成的模腔所构成,阳模(2)和阴模(1)上设置有若干条溢气缝隙(4),其特征在于溢气缝隙(4)处于模体内的边沿连通着排气排屑孔(3)和(5),排气排屑孔(3)和(5)直达模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式模具,由阴模(1),阳模(2),以及阳模和阴模合模后所形成的模腔所构成,阳模(2)和阴模(1)上设置有若干条溢气缝隙(4),其特征在于溢气缝隙(4)处于模体内的边沿连通着排气排屑孔(3)和(5),排气排屑孔(3)和(5)直达模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溢气缝隙(4)的缝深L各处基本相等,L=6-15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洪
申请(专利权)人:池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