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7240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所述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加热效率高,不会损害操作性,能对被加工物的两侧同时施加热量。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包括以夹着被加工物(W)的方式设置的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以及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3)相反一侧的感应线圈(4),由所述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3)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和所述磁性金属件(3)被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感应加热对被加工物进行加热并加工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方法、食品连炒装置、食品连炒方法以及食品。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示,作为所述的加工装置,用一对模具夹住被加工物,并通过对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加热来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此外,在所述加工装置中,在一对模具上分别设置有感应线圈作为加热机构,通过分别在所述感应线圈上施加交流电压,由此对一对模具进行加热。可是,由于在一对模具上分别设置感应线圈并针对各感应线圈分别设置电源,所以存在不仅使装置结构复杂化,而且会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此外,虽然也可以考虑仅在一个模具上设置感应线圈,对该一个模具进而对另一个模具进行加热,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在一个模具和另一个模具之间产生温度不均,施加给被加工物的热量变得不均衡,被加工物的加热效率恶化,进而导致加工效率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 - 322323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装置不会大型化,加热效率优异,可以同时对被加工物的两侧施加热量。S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包括: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以及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被加热。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把感应线圈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由此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按照所述的方案,由于把被加工物夹在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之间,相对于非磁性金属件在与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设置感应线圈,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非磁性金属件,所以可以加热非磁性金属件。此外,由于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在贯通非磁性金属件后,通过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所以可以加热磁性金属件。由此可以利用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加热被加工物。此外,由于仅在非磁性金属件侧设置感应线圈即可,所以能简化装置的结构,不会使装置大型化,与非磁性金属件贴紧的磁性金属件的开闭和装拆变得简单,使取出或放入被加工物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利用感应加热对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效率高,也不会损害操作性。具体地说,可以考虑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分别是下模具和上模具。在该情况下,感应线圈设在下模具的下方。为了恰当地对下模具进行加热,优选的是,使下模具的与感应线圈相对的面大体为平面形,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大体垂直贯通下模具。在此,由于流过感应线圈的电流和在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作用有相互排斥的力(排斥力),有时会产生磁性金属件意外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是,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央部。通过把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感应线圈的中央部,由于在该磁路用铁芯和磁性金属件的厚度方向上流过相同方向的磁通,所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力(吸引力)。因此,在感应线圈、与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之间作为合力不会作用有大的排斥力,所以可以防止磁性金属件意外脱落。优选的是,设置有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覆盖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周面和所述感应线圈的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一侧的面,形成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通路径。按照该方案,形成有下述磁路: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非磁性金属件,到达磁性金属件,在通过该磁性金属件的内部后,流入磁通路径形成构件。其结果,可以有效地把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导向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优选的是,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由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支承。按照该方案,可以由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构成支承非磁性金属件的结构,可以简化装置结构。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与所述磁性金属件接触。按照该方案,磁通容易从磁性金属件流向磁通路径形成构件,可以减小磁阻。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一侧,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磁性金属件上。这样,如果把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磁性金属件的内侧,则感应电流在非磁性金属体中流动并产生热量,可以使由贴紧设置的非磁性金属体和磁性金属件构成的结构件(上模具)的温度上升。此外,通过选择贴紧的非磁性金属体的电阻率、厚度,可以调整上模具的温度上升值。此外,所谓非磁性金属体例如是无磁性的不锈钢、铜等。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贴紧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或者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按照该方案,在非磁性金属件中产生了局部温度不均的情况下,如果把电阻率比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配置在温度比较低的部位,则感应电流在配置部位变得容易流动,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可以消除温度不均。此外,所述低电阻率的非磁性体可以贴紧配置在非磁性金属件上,也可以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非磁性金属件上。由于在非磁性金属件侧的外侧设置有感应线圈,所以来自非磁性金属件的散热量少,但是磁性金属件侧的外侧敞开,来自磁性金属件的散热量多,随着磁性金属件变成高温,温度上升率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是,绝热构件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在此,在使施加在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小于50Hz的低频的情况下,非磁性金属件难以被加热,此外,磁性金属件的磁通密度变得过高而饱和。另一方面,在使所述频率为超过1000Hz的高频的情况下,非磁性金属件被过度加热,与磁性金属件相比温度变得过高。因此,优选的是,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此外,非磁性金属件的电流渗透度高,内外面都被加热。另一方面,由于是磁性金属件,在频率为500Hz、温度为300°C下,电流渗透度为2mm左右,与被加工物接触的内侧的面被加热,所以可以高效地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此外,优选的是,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是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其中,N为I以上的奇数。在此,3N倍频发生器在商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情况下,输出150Hz,450Hz,750Hz的中频,在商用电源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输出180Hz、540Hz、900Hz的中频。此外,可以考虑使用通用变频器,如果设输出电压为V、输出频率为F,则通用变频器通常构成以V/F= —定的方式进行变化。因此,如果利用增减输出来控制负荷温度,则成为频率总是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随着频率的变化振动也变得剧烈。另一方面,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频率总是一定的,是仅改变输出电压的控制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包括: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以及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被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1 JP 2012-169484;2012.07.31 JP 2012-16941.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包括: 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以及 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 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被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分别是下模具和上模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央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覆盖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周面和所述感应线圈的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一侧的面,形成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通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由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支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与所述磁性金属件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一侧,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磁性金属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贴紧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或者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构件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 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是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其中,N为I以上的奇数。12.—种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把感应线圈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 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由此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 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14.一种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包括 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形成食品收容空间,所述食品收容空间收容被加热的食品;以及 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 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外村徹藤本泰広菊地翼松桥英隆
申请(专利权)人:特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