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发热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发热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种感应发热辊装置具有被支承为转动自如的辊主体以及配置在辊主体的内部的感应发热机构。感应发热机构具有感应线圈,从感应线圈引出的引线通过支承感应发热机构的支承杆的内部,从支承杆的外端部向外部引出。
[0003]而且,如专利文献1所示,可以考虑如下的构成:在感应发热辊装置中,在支承杆的外端部设置连接器的插座,通过将插头插入该插座,将来自感应线圈的引线与来自交流电源的引线连接。通过该构成,感应发热辊装置的操作变得容易。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许第3926700号
[0006]但是,在上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中,并没有对插座以及插头的具体的结构以及它们的连接结构进行考虑,另外实质上也未达到实用化。
[0007]在此,可以考虑使构成设置于支承杆的外端部的插座的公连接器(连接导体)成为断面圆形形状。在该情况下,母连接器需要与公连接器的外侧周面(曲面)接触,如果按照感应发热辊装置的电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具备:圆筒状的辊主体,被支承为可转动;感应发热机构,配置在所述辊主体的内部,具有感应线圈;支承杆,支承所述感应发热机构,并且所述感应线圈的引线部穿通所述支承杆;以及供电连接器,在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部将所述引线部与外部的电源线连接,所述供电连接器具有:公连接器,由断面矩形形状的导体构成;以及母连接器,可装拆地与所述公连接器连接,由具有与所述公连接器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的相对面接触的一对的接触面的导体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器固定在所述外端部并且与所述引线部连接,所述母连接器与所述电源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器在所述支承杆的内部设置在比所述支承杆的外端面更靠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器通过焊接或者压接与所述引线部的端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还具备按压机构,在将所述公连接器与所述母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按压机构使所述母连接器的所述一对的接触面按压所述公连接器的所述一对的相对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器通过第一绝缘体固定在所述支承杆的内侧周面,所述母连接器内置于第二绝缘体,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面,形成在所述支承杆的内侧周面,随着朝向外端面而直径扩大;以及第二锥形面,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外侧周面,与所述第一锥形面嵌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连接器的与所述公连接器连接侧的前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绝缘体的与所述公连接器连接侧的前端面更靠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发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在与所述一对的接触面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夹着所述母连接器的两侧具有缝隙部,所述缝隙部与所述一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