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345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包括:在筒仓仓壁内侧与漏斗平台上焊接用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的钢筋骨架;通过搭建手脚架在钢筋骨架上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在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浇筑振捣孔;采用混凝土布料机通过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的浇筑振捣孔向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完成混凝土浇筑;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拆除漏斗内衬模板条件后,将漏斗内衬模板拆除,并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粘贴铸石板,形成筒仓漏斗内衬。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及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仓漏斗内衬施工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改造筒仓漏斗内衬的方法通常如下: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堆砌成漏斗形状,再外罩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然后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粘贴铸石板完成筒仓漏斗内衬的改造。上述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I)由于筒仓漏斗内衬砌筑量大,现场场地狭小,存放大量砌块困难。2)砌块施工时,因筒仓顶的平台已经封闭,只能在筒仓的仓壁上开施工洞,利用塔吊配合运输至卸料平台,人工搬运至施工作业面并进行砌筑。由于工程工期紧,塔吊作业能力有限,即使每天24小时不停施工也不能满足作业的要求,造成施工速度严重减缓,若加快施工进度就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搬运及砌筑,会大幅增加施工成本。3)由于砌筑工作量大,工程进度紧,工人砌筑时砌筑砂浆不易饱满,甚至出现干砖堆砌,承载力大大下降,若承受物料堆积的荷载和压力过大,易造成坍塌而出现生产事故,为以后存放原材料造成质量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工人砌筑时砌筑砂浆不易饱满,混凝土面层不能很好地与砌块结合,不能形成统一整体,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混凝土面层局部严重受力不均匀,混凝土面层开裂会造成铸石板脱落,极易造成下料口堵塞和设备损坏,进而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施工筒仓漏斗内衬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仓漏斗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施工筒仓漏斗内衬的砌块占用场地大的问题,以及人工砌筑砌块产生的质量隐患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在筒仓仓壁内侧与漏斗平台上焊接用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的钢筋骨架;通过搭建手脚架在钢筋骨架上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在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设置浇筑振捣孔;采用混凝土布料机通过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的浇筑振捣孔向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完成混凝土浇筑;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拆除漏斗内衬模板条件后,将漏斗内衬模板拆除,并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粘贴铸石板,形成筒仓漏斗内衬。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矿粉及外加剂;其中,细骨料为高炉水渣;粗骨料为陶粒。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6?10秒。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筒仓漏斗内衬的表面呈圆弧状。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漏斗内衬模板为竹胶板。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对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米,当混凝土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大于1.5米时,在混凝土布料机上增设串筒。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高度为3米。[0021 ]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I)混凝土浇筑材料占用场地小。2)利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减少作业人员数量,从而降低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安全因素及成本。3)利用混凝土一次成型,成型后混凝土的结构表面平整,强度高,铸石板粘接性好,能保证施工质量,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的铸石板出现大面积脱落。4 )施工工序减少,施工速度变快。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斗内衬模板与钢筋骨架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斗内衬模板与浇筑振捣孔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斗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钢筋骨架1、漏斗内衬模板2、钢板3、浇筑振捣孔4、漏斗平台5、筒仓仓壁6。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流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SlOO:在筒仓仓壁内侧与漏斗平台上焊接用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的钢筋骨架。由于漏斗内衬要便于筒仓内粉料、块料等下滑,为了防止筒仓漏斗内衬存料,造成浪费,将筒仓漏斗内衬设计为圆弧状。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斗内衬模板与钢筋骨架位置关系示意。如图2所示,首先,按照图纸设计形状,采用全站仪及水准仪将轴线、标高精确的投测到筒仓仓壁6和漏斗平台5上,然后按照测试好的墨线焊接钢筋骨架1,以便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2,此外还有利于将浇筑完的混凝土与筒仓仓壁6、漏斗平台5连接成整体。钢筋骨架由对拉丝杆组成,首先,将对拉丝杆的一端焊接在筒仓仓壁6和漏斗平台5上,然后,在对拉丝杆的另一端铺设漏斗内衬模板2用螺帽锁住,通过调节螺帽从而调节漏斗内衬模板2达到图纸的设计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筒仓仓顶已经封闭,所以在施工时,通过筒仓仓壁开设的施工孔进行施工,也就是说,人工进行焊接钢筋骨架I和铺设漏斗内衬模板2时通过施工孔进行施工,混凝土布料机进行混凝土浇筑是也是通过该施工孔进行施工。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筒仓漏斗分为两部分,筒仓漏斗的下半部分由漏斗平台5 —体成型,本专利技术只是对筒仓漏斗的上半部分进行施工。SllO:通过搭建手脚架在钢筋骨架上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由于在钢筋骨架上施工高度较高,所以通过搭设手脚架在钢筋骨架上铺设漏斗内衬模板。由于漏斗内衬二次找坡难度较高,所以采取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2。具体地,漏斗内衬最高12米,一般在10米左右,在施工时采用3米高一段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2。S120:在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设置浇筑振捣孔。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漏斗内衬模板与浇筑振捣孔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为了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所以在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浇筑振捣孔4,另一方面,施工至顶层时由于漏斗内衬模板2处于全封闭状态,只能通过漏斗内衬模板2开设的浇筑振捣孔4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及对混凝土进行振捣。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只有在施工顶层时,漏斗内衬模板2与筒仓仓壁形成的空间是全封闭的,在其余层施工时,漏斗内衬模板2与筒仓仓壁6形成的空间的上方会留有一 口,因此,混凝土布料机通过该口向漏斗内衬模板2与筒仓仓壁6形成的空间进行混凝土浇筑。S130:采用混凝土布料机通过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的浇筑振捣孔向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完成混凝土浇筑。本专利技术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的高炉水渣陶粒轻质混凝土作为漏斗内衬的原材料,高炉水渣为混凝土中的细骨料,高炉水渣颜色为白色,颗粒均匀,强度较好,重量轻(容重1300kg/m3),并且易于就地取材,同时为炼钢厂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包括:在筒仓仓壁内侧与漏斗平台上焊接用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的钢筋骨架;通过搭建手脚架在所述钢筋骨架上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在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设置浇筑振捣孔;采用混凝土布料机通过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的浇筑振捣孔向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完成混凝土浇筑;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拆除漏斗内衬模板条件后,将漏斗内衬模板拆除,并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粘贴铸石板,形成筒仓漏斗内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筒仓仓壁内侧与漏斗平台上焊接用于支撑漏斗内衬模板的钢筋骨架; 通过搭建手脚架在所述钢筋骨架上分层铺设漏斗内衬模板; 在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设置浇筑振捣孔; 采用混凝土布料机通过每层的漏斗内衬模板上开设的浇筑振捣孔向每层铺设的漏斗内衬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拆除漏斗内衬模板条件后,将漏斗内衬模板拆除,并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粘贴铸石板,形成筒仓漏斗内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漏斗内衬的施工方法,其中, 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矿粉及外加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福生郑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