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阶段预制风道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将原有的工序进行的改变,将风道安装工作放在主体结构墙体施工后,与顶板模板安装一起施工,省去了现有施工方法中的各道工序,在不增加施工材料和工时的同时可做到风道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同步,屋面防水施工进度和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建筑中结构施工和内部构件的安装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各种预制烟风道安装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中预制风道的安装,通常是在主体结构施工验收后再进行安装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1)由于是结构施工完成后安装,前后工序衔接不紧密,影响到屋面的施工进度。防水施工是屋面工程中关键的施工工序,烟风道施工进度影响防水施工,现行施工方法在进度上受到了烟风道施工的影响;(2)后期安装过程中,细节部位(如风道与墙体相贴部位)处理比较困难,对室内防水质量的影响。烟风道在结构完成后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墙体等已经完成,烟风道与墙体紧贴的部位不易完全封堵密实,留下渗水隐患;(3)烟风道后期安装时,需要做“预留洞口处理、立风道、临时固定、支模板、浇筑微膨胀混凝土以及拆模”等一系列工作,需要较多的人工和时间;(4)需要使用的材料使用较多。按照现行国家与行业安全管理的规定,当楼板上的预留洞口边长25 cm以上时,需加盖板防护。烟风道预留洞口每层都有,且数量较多,防护用的板材多。后期安装过程中,预留洞口的封堵还需要支模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将原有的工序进行的改变,提供一种适合于各种预制烟风道安装的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以及综合施工进度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将风道安装工作放在主体结构墙体施工后,与顶板模板安装一起施工,省去了现有施工方法中的各道工序,在不增加施工材料和工时的同时可做到风道安装与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同步,屋面防水施工进度得到保证。由于烟风道与结构楼板一起施工,烟风道与楼板混凝土结合严密,消除了此部位渗漏的隐患。( I)本方法的主要过程是: O按设计要求订购预制烟风道,对进场烟风道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结构板施工完成,进行楼层放线,包括烟风道位置线; 3)结构墙施工结束,将墙体模板拆除,施工作业面清理干净,根据楼板上的位置线,在墙面上放烟风道位置线,在线外侧贴线打06或08的孔,孔深50 mm至80 mm,挑选06至08的钢筋加工剩余料切割成200 mm长; 4)将顶板模板施工材料和烟风道运至作业面; 5)先将烟风道按照位置线立好并做临时固定,其中 a 烟风道靠墙安装:在预先打的孔内钉入钢筋,将烟风道按位置线立好,用木楔子将烟风道临时固定;b 烟风道不靠墙安装:搭设楼板底模支撑架体,搭好后检查烟风道垂直度,用脚手管与架体连接固定烟风道; 6)安装楼板底模、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混凝土等施工工序,进入下一楼层施工; 7)待楼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拆除楼板模板。进一步地,第一层烟风道的长度=层高-20mm,二层以上各楼层烟风道的长度=层高-5mmο进一步地,第5)步中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先由扫地杆、立杆和水平杆连接成支撑架体,按照位置线立好烟风道,调整好烟风道垂直度并用临时固定杆将烟风道做临时固定,在立杆顶端安装好油托,在油托上摆放模板主龙骨和次龙骨,调整油托的高度使龙骨上顶面在一个平面上,在次龙骨上铺装楼板底模板。在楼板底模板与烟风道外壁交接处预留2mm至3_的缝,用海绵条封堵好,防止混凝土漏浆,在烟风道顶部加烟风道临时盖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施工阶段安装风道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结构施工的人员进行施工,免去了装修后再单独组织作业班组进行安装,提高了人工效率; 2)与现有技术相比,烟风道与结构同时施工,风道与楼板混凝土接触紧密,避免了后期安装时经常发生的由于封堵不严造成的楼板渗漏隐患; 3)本项技术保证了风道安装与结构施工一起完成,为层面及室内防水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进入屋面防水施工工序; 4)在建筑工程中,烟风道一般设置在厨房和卫生间,这部分房间内各种管道较多,风道与楼板一起施工,为管道预埋(或预留孔洞)提供了参照,提高了管道定位的准确度; 5)建筑工程装修施工阶段内部材料运输的主要工具是外用电梯,电梯笼内部容积和载重有限,烟风道的体积较大,运输比较困难。在结构阶段进行安装风道,采用塔式起重机运输,避免了上述困难,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烟风道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不靠墙烟风道钢管固定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烟风道靠墙安装剖面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烟风道临时盖板主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烟风道临时盖板俯视图。I—烟风道临时盖板;2——混凝土楼板;3——楼板底模板;4——楼板底模次龙骨;5-楼板底模主龙骨;6-油托;7-烟风道;8-烟风道临时固定杆;9-支撑架水平杆;10——支撑架立杆;11——支撑架扫地杆;12——面板;13——提把;14——定位木块;15——混凝土墙体;16——钢筋;17——木楔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阶段预制烟风道安装技术是以楼板底模现场拼装为条件,将烟风道安装穿插进行施工的过程。安装准备过程中,先订购烟风道7和现场制作烟风道临时盖板I。烟风道的型号和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第一层烟风道的长度=层高-20mm,二层以上各楼层烟风道的长度=层高_5mm。临时盖板采用现场已有材料制作(如竹胶板、多层覆膜板或木板),盖板的面板12尺寸每边要比烟风道外形尺寸大30mm。定位木块14用20mmX30 mm的木条制作,长度比烟风道内部净尺寸小5mm。烟风道安装是在楼层墙体施工结束,墙体模板拆除并将作业面清理干净后进行。先检查烟风道位置线是否满足安装要求(首层必须检查,二层以上各楼层可不用),如果位置线模糊不清,需要现场测量员重新测放位置线。将烟风道和楼板支模材料由起重机运到作业面,按照不同的位置进行烟风道安装。(I)不靠墙的烟风道安装:按照确定的模板支撑方案搭设模板支撑架。先由扫地杆11、立杆10和水平杆9连接成支撑架体,按照位置线(二层以上可直接与下层烟风道对接)立好烟风道7,调整好烟风道垂直度并用临时固定杆8将烟风道做临时固定。(2)靠墙烟风道安装:将加工好的钢筋16插入预留孔内,然后将烟风道7靠墙15立好,在烟风道外壁与钢筋之间打入木楔子17做临时固定。搭设模板支撑架体9、10、11。在立杆10顶端安装好油托6,在油托上摆放模板主龙骨5和次龙骨4,调整油托的高度使龙骨上顶面在一个平面上,在次龙骨上铺装楼板底模板3。在楼板底模板3与烟风道7外壁交接处预留2_至3_的缝,用海绵条封堵好,防止混凝土漏浆。在烟风道7顶部加烟风道临时盖板I。进行楼板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入下一层结构施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阶段预制风道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1)按设计要求订购预制烟风道,对进场烟风道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2)结构板施工完成,进行楼层放线;3)结构墙体施工结束后,将墙体模板拆除,施工作业面清理干净,根据楼板上的位置线,在墙面上放烟风道位置线,在线外侧贴线打?6或?8的孔,孔深50㎜至80㎜,挑选?6至?8的钢筋加工剩余料切割成200㎜长;4)将顶板模板施工材料和烟风道运至作业面;5)先将烟风道按照位置线立好并做临时固定,根据烟风道的位置分为二种安装固定方法:a??烟风道靠墙安装:在预先打好的孔内钉入钢筋,将烟风道按位置线立好,用木楔子将烟风道临时固定;b??烟风道不靠墙安装:搭设楼板底模支撑架体,搭好后检查烟风道垂直度,用脚手管与架体连接固定烟风道;6)安装楼板底模、绑扎楼板钢筋、浇筑楼板混凝土等施工工序,进入下一楼层施工;7)待楼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拆除楼板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阶段预制风道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 1)按设计要求订购预制烟风道,对进场烟风道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结构板施工完成,进行楼层放线; 3)结构墙体施工结束后,将墙体模板拆除,施工作业面清理干净,根据楼板上的位置线,在墙面上放烟风道位置线,在线外侧贴线打06或08的孔,孔深50 mm至80 mm,挑选06至08的钢筋加工剩余料切割成200 mm长; 4)将顶板模板施工材料和烟风道运至作业面; 5)先将烟风道按照位置线立好并做临时固定,根据烟风道的位置分为二种安装固定方法: a 烟风道靠墙安装:在预先打好的孔内钉入钢筋,将烟风道按位置线立好,用木楔子将烟风道临时固定; b 烟风道不靠墙安装:搭设楼板底模支撑架体,搭好后检查烟风道垂直度,用脚手管与架体连接固定烟风道; 6)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钢,隗功潮,金国,倪树义,车建波,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