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10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机械,是一种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机身、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构成。其合模装置采用了单曲肘合模装置,结构是,在导向立柱上,装有定模板和动模板,在导向立柱下部,固定有底板,两铰链的肘杆通过肘杆座相联接。当合模油缸内高压油推动活塞杆左行时,带动两肘杆左行,使两肘杆交角变为一条直线(180°),推动动模板向上,实现模具予紧、保证模子在注射时的最终锁紧。(*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塑料注射成型机有卧式、立式和角式三种类型。立式注射机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模具拆装方便,成型制品的嵌件易于安放,较多的应用在小型注射成型机上。目前国产的立式液压注射机大多是由机身、注射装置、合模装置组成,合模装置多采用双曲肘合模装置,这种合模装置,其合模油缸轴线与注射装置油缸轴线呈一条线排列(见图2),这样,机身高,机器的稳定性差、机器的操作、更换模具、维修均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身较低,机器运转稳定,操作、维修方便,占地面积较小的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机身、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构成,其合模装置采用了单曲肘合模装置,其结构是,在导向立柱(11、11′)上部,装着定模板(10)和动模板(1),在导向立柱(11、11′)下部,-->固定有底板(12),在动模板(1)下,固定着肘杆座(2),在底板(12)上,固定着肘杆座(5),两肘杆座(2)、(5)上,分别铰链着肘杆(3)和肘杆(4),两肘杆(3)、(4)由销轴(8)铰链在一起,在肘杆(4)上,还铰链着合模油缸(6)的活塞杆。其工作过程是:当合模油缸内高压油推动活塞杆左行时,带动销轴(8)左行,两肘杆(3)、(4)间之交角变为一条直线(180°),推动动模板(1)向上,合模系统因发生弹性变形而对模具实现予紧,在注射时,由于胀模力的作用,拉杆对模子实现最终锁紧。单曲肘合模装置的立式液压注射机,占地面积小,机身高度低,机器运转稳定,操作、维修方便。图面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曲肘合模装置的立式注射成型机合模装置传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合模装置传动示意图。实施例:由机身、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构成的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其合模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导向立柱(11、11′)上部,装着定模板(10)和动模板(1),在导向立柱(11、11′)下部,固定有底板(12),-->在动模板(1)下,固定着肘杆座(2),在底板(12)上,固定着肘杆座(5),两肘杆座(2)(5),上分别铰链着肘杆(3)和肘杆(4),两肘杆(3)(4)由销轴(8)铰链在一起,肘杆(4)上,还通过销轴铰链着合模油缸(6)的活塞杆。在开模高度行程为180mm时,采用单曲肘合模装置的整机高度可降低400mm~5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它包括机身、注射装置、其特征是,其合模装置采用了单曲肘合模装置,其结构是,在导向立柱(11、11′)上部,装着定模板(10)和动模板(1),在导向立柱(11、11′)下部,固定有底板(12),在动模板(1)下,固定着肘杆座(2),在底板(12)上,固定着肘杆座(5),两肘杆座(2)(5)上,分别铰链着肘杆(3)和肘杆(4),两肘杆(3)(4)由销轴(8)铰链在一起,在肘杆(4)上,还通过销轴铰链着合模油缸(6)的活塞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液压注射成型机,它包括机身、注射装置、其特征是,其合模装置采用了单曲肘合模装置,其结构是,在导向立柱(11、11′)上部,装着定模板(10)和动模板(1),在导向立柱(11、11′)下部,固定有底板(12),在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建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