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口装置及对压缩机的吸气管进行缩口的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5798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缩口装置及对压缩机的吸气管进行缩口的加工方法。缩口装置包括:缩口工装,包括杆柄和设于杆柄第一端的柱头,柱头包括盲孔,盲孔设于柱头上远离杆柄一端,包括从外向内直径逐渐减小的缩口段,缩口段的大口端位于柱头端面,或柱头的端面至大口端的孔段直径不小于大口端直径;流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缩口工装,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套管,杆柄第二端位于套管内,且杆柄相对套管可伸出和缩回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缩口装置对压缩机的吸气管进行缩口时,压缩机壳体吸气管在缩口段的作用下变形,整个管口向增焓吸气管靠近,使吸气管与增焓吸气管间的间隙均匀变小,有效减少焊接后的吸气管与增焓吸气管间的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缩口装置及对压缩机的吸气管进行缩口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压缩机的壳体孔的角度公差按现有技术只能保证在正负I度以内,但壳体吸气管与增焓吸气管的间隙单边只有0.18mm左右,以现有的壳体0132直径,换算成壳体孔角度公差在正负0.5度以内,才能满足间隙需求,以现有工艺,是不能做到的,因此,将壳体吸气管与增焓吸气管的间隙加大到1_,不然增焓吸气管不能放入到壳体吸气管中,但间隙过大,焊接后很容易出现泄漏,同时压缩机的壳体组件在搬运、加工过程中容易磕碰,导致壳体吸气管口变形,壳体吸气管与增焓吸气管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在进行焊接时容易出现泄漏现象。所以,必须通过使用缩口工装对壳体吸气管进行缩口、整形,可以使壳体吸气管口与增焓吸气管之间的间隙小而均匀,从而减小此处焊接时出现泄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壳体吸气管与增焓吸气管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在进行焊接时容易出现泄漏的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缩口装置包括:缩口工装,包括杆柄和设置于杆柄的第一端的柱头,柱头包括盲孔,盲孔设置于柱头上远离杆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缩口工装,包括杆柄(1)和设置于所述杆柄(1)的第一端的柱头(2),所述柱头(2)包括盲孔(21),所述盲孔(21)设置于所述柱头(2)上远离所述杆柄(1)的一端,包括从外向内直径逐渐减小的缩口段,其中,所述缩口段的大口端位于所述柱头(2)的端面,或者所述柱头(2)的端面至所述大口端的孔段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大口端的直径;流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缩口工装,所述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套管,所述杆柄(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套管内,并且所述杆柄(1)相对于所述套管可伸出和缩回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缩口工装,包括杆柄(I)和设置于所述杆柄(I)的第一端的柱头(2),所述柱头(2)包括盲孔(21),所述盲孔(21)设置于所述柱头(2)上远离所述杆柄(I)的一端,包括从外向内直径逐渐减小的缩口段,其中,所述缩口段的大口端位于所述柱头(2)的端面,或者所述柱头(2)的端面至所述大口端的孔段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大口端的直径; 流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缩口工装,所述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套管,所述杆柄(I)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套管内,并且所述杆柄(I)相对于所述套管可伸出和缩回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杆柄(I)相对于所述套管运动的起始位置和/或终止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第一止挡部,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壁; 第二止挡部,设置于所述杆柄(I)的外壁,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具有限制所述杆柄(I)相对于所述套管缩回运动的起始位置配合状态和限制所述杆柄(I)相对于所述套管伸出运动的终止位置配合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的销钉(31); 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杆柄(I)的外壁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沿所述杆柄(I)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销钉(31)沿所述杆柄(I)轴向的长度,在所述起始位置配合状态,所述销钉(31)与所述凹槽(11)的靠近所述柱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鹏吴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