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319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7:08
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包括长方体外壳,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顺序叠加组成的电芯单元;还设置有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所述正极片上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片上设置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正极汇流排通过旋铆连接,负极极耳和负极汇流排通过旋铆连接,正极汇流排与外壳上的正极柱连接导通,负极汇流排与外壳上的负极柱连接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耳与汇流排通过旋铆连接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内部由于采用焊接焊渣易造成电池短路的问题。且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日益完善,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潜伏着巨大的商机,这就对大容量车载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性能的优劣,特别是安全性能占有重要的地位。动力电池主要由正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壳体这几大部分组成。通常极耳与壳体外极柱在壳体内的延伸区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并导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505672.X公开了一种高容量锂电池,包括正极片以及正极耳,所述正极片一端延伸形成正极延伸区,所述正极耳与所述正极延伸区焊接。本技术正极片一端形成正极延伸区,与正极耳焊接,正极片不用预留极耳位,正极片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锂电池的容量,使得锂电池具有高容量。但焊接方式存在掉渣的风险,从而引起电池的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解决现有锂电池内部由于采用焊接焊渣易造成电池短路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包括长方体外壳,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顺序叠加组成的电芯单元;还设置有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所述正极片上设置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片上设置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正极汇流排通过旋铆连接,负极极耳和负极汇流排通过旋铆连接,正极汇流排与外壳上的正极柱连接导通,负极汇流排与外壳上的负极柱连接导通。为降低蓄电池鼓胀损坏,所述电芯单元的宽面与长方形外壳的窄面平行。优选的,所述的正极片包括铝箔,铝箔上涂布有由磷酸铁锂、N-甲基吡咯烷酮、导电剂、粘结剂制成的浆料,浆料烘干后形成正极涂层。优选的,所述的负极片包括铜箔,铜箔上涂布有由石墨、水、导电剂、粘结剂制成的浆料,浆料烘干后形成负极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的极耳通过旋铆的方式与汇流排连接,连接可靠性高,同时避免由于传统焊接造成的焊渣短路问题。所述的电芯单元宽面与壳体的窄面平行,可以很好的防止壳体发生鼓胀等严重变形的现象,防止电池短路起火,提高蓄电池的安全可靠性。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锂电池宽面的剖视图。图2为极耳铆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不,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包括长方体外壳1,由正极片2、隔膜3、负极片4顺序叠加组成的电芯单元;还设置有正极汇流排6和负极汇流排7,所述正极片2上设置有正极极耳5,所述负极片4上设置负极极耳10,正极极耳5和正极汇流排6通过旋铆连接,负极极耳10和负极汇流排7通过旋铆连接,正极汇流排6与外壳I上的正极柱8连接导通,负极汇流排7与外壳I上的负极柱9连接导通。所述电芯单元的宽面与长方形外壳I的窄面平行。所述的正极片2包括铝箔,铝箔上涂布有由磷酸铁锂、N-甲基吡咯烷酮、导电剂、粘结剂制成的浆料,浆料烘干后形成正极涂层。所述的负极片3包括铜箔,铜箔上涂布有由石墨、水、导电剂、粘结剂制成的浆料,浆料烘干后形成负极涂层。隔膜采用PP、PE制成的聚合物隔膜,电解液溶质为LiPF6,溶剂为DEC和DMC的混合物。所述的极耳通过旋铆的方式与汇流排连接,连接可靠性高,同时避免由于传统焊接造成的焊渣短路问题。所述的电芯单元宽面与壳体的窄面平行,可以很好的防止壳体发生鼓胀等严重变形的现象,防止电池短路起火,提高蓄电池的安全可靠性。所述正极片、负极片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包括长方体外壳(1),由正极片(2)、隔膜(3)、负极片(4)顺序叠加组成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正极汇流排(6)和负极汇流排(7),所述正极片(2)上设置有正极极耳(5),所述负极片(4)上设置负极极耳(10),正极极耳(5)和正极汇流排(6)通过旋铆连接,负极极耳(10)和负极汇流排(7)通过旋铆连接,正极汇流排(6)与外壳(1)上的正极柱(8)连接导通,负极汇流排(7)与外壳(1)上的负极柱(9)连接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动力锂电池结构,包括长方体外壳(1),由正极片(2)、隔膜(3)、负极片(4)顺序叠加组成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正极汇流排(6)和负极汇流排(7),所述正极片(2 )上设置有正极极耳(5 ),所述负极片(4)上设置负极极耳(10 ),正极极耳(5 )和正极汇流排(6)通过旋铆连接,负极极耳(10)和负极汇流排(7)通过旋铆连接,正极汇流排(6)与外壳(I)上的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雅高锋柱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