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807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该模具的上模置于模具的上部,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上垫板、型腔压板,上模左侧下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导柱,并在导柱套有一导套,型腔压板下方依次设有通过长定位销固定的下模支撑板、下模、下垫板,所述下模中心处设有柱塞,并在该柱塞外套有柱塞复位弹簧,推板设于柱塞的/处,使用第二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推板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柱塞最底部使用大螺母固定,所述柱塞上半部分外层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右侧设有推杆,在推杆上套入一推杆复位弹簧,所述柱塞顶部右侧依次设有型腔调节块、储液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机加工工艺,直接通过铸造模具实现技术要求,加快了生产进度,使生产效率明显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或锌合金的挤压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合金加工领域中,以前采用机加工的方式生产,这种方式生产,需要利用到多个机台设备,每个机台完成如钻孔、攻牙等工序,需要多个人员及若干机台完成,这种手动操作方式,材料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由于产品具有一定的复杂型面,直接挤压铸造工艺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生产此类性能要求高,形状复杂的零件,目前的机加工技术达不到技术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该模具摒弃了传统的机加工工艺,直接通过铸造模具实现技术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上垫板、导套、型腔压板、下模、导柱、下垫板、下固定板、推板、柱塞复位弹簧、挡板、大螺母、限位块、推杆复位弹簧、推杆、储液缸、保温层、柱塞、型腔调节块、下模支撑板、加热器,所述上模置于模具的上部,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上垫板、型腔压板,上模左侧下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导柱,并在导柱套有一导套,型腔压板下方依次设有通过长定位销固定的下模支撑板、下模、下垫板,所述下模中心处设有柱塞,并在该柱塞外套有柱塞复位弹簧,推板设于柱塞的/处,使用第二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推板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柱塞最底部使用大螺母固定,所述柱塞上半部分外层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右侧设有推杆,在推杆上套入一推杆复位弹簧,所述柱塞顶部右侧依次设有型腔调节块、储液缸。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缸外层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右部分使用短定位销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支撑板上设有一加热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这套模具要成形不同厚度的板料,因此模具的型腔深度设计成可调节型,本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机加工工艺,直接通过铸造模具实现技术要求,加快了生产进度,使生产效率明显得到提高,并且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该模具结构设计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零件质量达到技术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铸造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合金薄板加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1、上垫板3、导套4、型腔压板5、下模6、导柱7、下垫板8、下固定板10、推板11、柱塞复位弹簧12、挡板13、大螺母14、限位块16、推杆复位弹簧17、推杆18、储液缸19、保温层22、柱塞23、型腔调节块24、下模支撑板27、加热器28,所述上模I置于模具的上部,通过内六角螺栓2连接上垫板3、型腔压板5,上模I左侧下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导柱7,并在导柱7套有一导套4,型腔压板5下方依次设有通过长定位销9固定的下模支撑板27、下模6、下垫板8,所述下模6中心处设有柱塞23,并在该柱塞23外套有柱塞复位弹簧12,推板11设于柱塞23的1/3处,使用第二内六角螺栓15固定,在推板11下方设有挡板13,所述柱塞23最底部使用大螺母14固定,所述柱塞23上半部分外层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右侧设有推杆18,在推杆18上套入一推杆复位弹簧17,所述柱塞23顶部右侧依次设有型腔调节块24、储液缸19。所述储液缸19外层设有保温层22。所述上模I右部分使用短定位销25固定。所述下模支撑板27上设有一加热器28。实施例:如图2所示,先将定量的金属液浇入到储液缸19中,上模1、上垫板3、型腔压板5在液压机上横粱作用下向下运动接触并压紧下模6,随后柱塞23在液压机顶缸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合金熔液26充填到模具型腔,并保压一段时间,完成挤压铸造成形过程。挤压铸造过程结束后,下顶缸下移,柱塞23、推板11、推杆18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液压机上横粱回程带动上模I部分上行,完成开模过程,开模后由柱塞23和推杆18将零件和余料一起顶出模体。这种模具结构简单,易调整、易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模(1)、上垫板(3)、导套(4)、型腔压板(5)、?下模(6)、?导柱(7)、?下垫板(8)、?下固定板(10)、?推板(11)、?柱塞复位弹簧(12)、?挡板(13)、?大螺母(14)、?限位块(16)、?推杆复位弹簧(17)、?推杆(18)、?储液缸(19)、?保温层(22)、?柱塞(23)、?型腔调节块(24)、?下模支撑板(27)、?加热器(28),所述上模(1)置于模具的上部,通过内六角螺栓(2)连接上垫板(3)、型腔压板(5),上模(1)左侧下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导柱(7),并在导柱(7)套有一导套(4),型腔压板(5)下方依次设有通过长定位销(9)固定的下模支撑板(27)、下模(6)、下垫板(8),所述下模(6)中心处设有柱塞(23),并在该柱塞(23)外套有柱塞复位弹簧(12),推板(11)设于柱塞(23)的1/3处,使用第二内六角螺栓(15)固定,在推板(11)下方设有挡板(13),所述柱塞(23)最底部使用大螺母(14)固定,所述柱塞(23)上半部分外层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右侧设有推杆(18),在推杆(18)上套入一推杆复位弹簧(17),所述柱塞(23)顶部右侧依次设有型腔调节块(24)、储液缸(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模(I)、上垫板(3)、导套(4)、型腔压板(5)、下模(6)、导柱(7)、下垫板(8)、下固定板(10)、推板(11)、柱塞复位弹簧(12)、挡板(13)、大螺母(14)、限位块(16)、推杆复位弹簧(17)、推杆(18)、储液缸(19)、保温层(22)、柱塞(23)、型腔调节块(24)、下模支撑板(27)、加热器(28),所述上模(I)置于模具的上部,通过内六角螺栓(2)连接上垫板(3)、型腔压板(5),上模(I)左侧下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导柱(7),并在导柱(7)套有一导套(4),型腔压板(5)下方依次设有通过长定位销(9)固定的下模支撑板(27)、下模(6)、下垫板(8),所述下模(6)中心处设有柱塞(23),并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明丁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灏源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