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3476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压铸台,其内形成有用于限定金属材料运动路径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共通于一直线型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子通道;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一挤压室,所述第一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第一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二挤压室,所述第二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及第二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压铸台,其内形成有用于限定金属材料运动路径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共通于一直线型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子通道;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一挤压室,所述第一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第一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二挤压室,所述第二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及第二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压力铸造是现有特种铸造工艺的一种。金属熔液在高压下充型,并在压力下凝固成型,主要设备是压铸机。挤压加工是一种现有的金属成型加工工艺,金属坯料放入挤压模中,在压力及滑块上冲头的压力作用下,金属液被挤压从凹模口向外流动变形,主要设备是压机和挤压模。等通道焦挤压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晶金属块体材料的力学方法。其涉及的装置是一个冲压头和一个由两个等截面直线型通道连接而成的带拐角的挤压通道模,待加工的金属棒放入第一挤压通道,冲压头挤压材料通过拐角进入第二挤压通道,完成一个挤压周期,从第一挤压通道取出材料棒后,再次放入第一挤压通道内重复挤压过程,进过多次挤压金属材料棒,使得金属材料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寸。这样的方法或装置存在的不足是不能实现连续生产,且得到的纳米晶粒的长度小于挤压通道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连续生产的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其通过设置两个挤压通道并分别连接于两个挤压机构,并将两个挤压通道共同于一个直线型出料通道,挤压获得的纳米晶合金型材力学性能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压铸台,其内形成有用于限定金属材料运动路径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共通于一直线型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子通道;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一挤压室,所述第一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第一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二挤压室,所述第二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及第二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子通道之间的第四子通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第三子通道之间的第五子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及第三子通道沿非竖直方向或非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子通道及第五子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子通道及第三子通道沿非竖直方向或非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通道、第四子通道及第五子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六子通道、第七子通道、第八子通道、连接于所述第六、第七子通道之间的第九子通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七、第八子通道之间的第十子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子通道及第八子通道沿非竖直方向或非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七子通道、第九子通道及第十子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子通道、第七子通道及第八子通道沿非竖直方向或非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九子通道及第十子通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第二挤压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的两侧,且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子通道与所述第十子通道共同连通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所述第五子通道与所述第十子通道之间所成角度为6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子通道的周围还设有加热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挤压通道并分别连接于两个挤压机构,并将两个挤压通道共同于一个直线型出料通道,挤压获得的纳米晶合金型材力学性能佳,且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压铸台1、挤压通道、第一挤压机构20、第二挤压机构30及第一冷却机构28和第二冷却机构38。其中,压铸台I内形成有用于限定金属材料运动路径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共通于一直线型出料通道111,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子通道;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一挤压室24以及压铸件22,所述第一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111之间;第一冷却机构28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的出料管道的周围;所述第二挤压机构30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二挤压室34以及压铸件32,所述第二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30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111之间;第二冷却机构38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30的出料管道的周围。其中冷却机构为一水冷结晶器,其用于使得金属熔液凝固并冷却到0.5Tm以下,其中,Tm为金属的绝对温标熔点。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101、第二子通道102、第三子通道103、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子通道之间的第四子通道104、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第三子通道之间的第五子通道105。其中,所述第一子通道101、第二子通道102及第三子通道103沿非竖直方向或非水平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其成一定倾斜角度延伸于压铸台I的内部,所述第四子通道104及第五子通道105沿水平方向延伸。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第二挤压机构30对称设置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111的两侧,且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111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所述第二挤压机构30的位置,这样的设计可使得挤压机构的电机的负荷降低,以达到一定的压铸功效。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六子通道106、第七子通道107、第八子通道108、连接于所述第六、第七子通道之间的第九子通道109、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七、第八子通道之间的第十子通道110。所述第五子通道106与所述第十子通道110共同连通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111,其中,所述第六子通道106、第七子通道107及第八子通道108沿非竖直方向或非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九子通道109及第十子通道110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子通道106与所述第十子通道110之间所成角度为60°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压铸后的金属型材的性能更好,上述各个挤压子通道,即,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金型材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压铸台,其内形成有用于限定金属材料运动路径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共通于一直线型出料通道,所述第一、第二通道包括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子通道;第一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一挤压室,所述第一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第一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具有一用于储纳金属熔液的第二挤压室,所述第二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与所述直线型出料通道之间;及第二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出料管道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剑卢秋虎李栋唐佳许又双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昊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