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42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包括热胶道系统和模具模仁,该热胶道系统嵌设于该模仁中,该热胶道系统包括胶道口本体及其活动连接的阀针,该阀针配合该模具模仁成型产品,另外,该胶道口本体和模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该胶道口本体、隔热垫片、模仁依次紧密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隔热垫片消除了该胶道口本体和模仁之间的间隙,该隔热垫片可提供该胶道口本体受热膨胀之空间以及避免该胶道口热能损失,另外,该间隙的消除,更可有效避免模具产品出现黄纹的现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模具浇注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产品的浇注成型中,采用针阀式的热胶道直接进胶在成品上,因热胶道本体与模具模仁未完全接触留有间隙,而随着阀针的不断运动,此处间隙会留有残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加温后,此残料开始氮化变黄,在后续的注射成品时,此残料会被冲至于成品表面,造成产品于进胶口附近位置出现黄纹,导致产品外观不良而报废。由于热胶道浇注胶水时,热胶道温度升高而产生一定的膨胀,因此该热胶道系统与该模具模仁之间必然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隙,另外,若热胶道系统紧密抵触于该模具模仁上,则注射的胶水会将热量经由热胶道系统传导至该模具模仁,从而导致热能损失。因此,热胶道系统和模具模仁之间必须设置有一定的间隙,而该间隙的存在势必又会导致产品出现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其消除了上述热胶道系统和模具模仁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了由于该间隙的存在而留有残料,从而避免了模具产品出现黄纹的现象。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包括热胶道系统和模具模仁,该热胶道系统嵌设于该模仁中,该热胶道系统包括胶道口本体及其活动连接的阀针,该阀针配合该模具模仁成型产品,其特征是,该胶道口本体和模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该胶道口本体、隔热垫片、模仁依次紧密抵触。较佳的,该隔热垫片是一弹性隔热垫片。较之先前技术,本技术利用隔热垫片消除了该胶道口本体和模仁之间的间隙,该隔热垫片可提供该胶道口本体受热膨胀之空间以及避免该胶道口热能损失,另外,该间隙的消除,更可有效避免模具产品出现黄纹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之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之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包括热胶道系统100和模具模仁200,该热胶道系统100包括胶道口本体110以及阀针120,该阀针120活动连接于该胶道口本体110上,该热胶道系统100嵌设于该模仁200中,且该阀针120配合该模仁200成型该产品300,另外,该胶道口本体110和模仁200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隔热垫片111,该胶道口本体110、隔热垫片111及模仁200依次紧密抵触。如此,该模具浇注结构浇注产品300时,该胶道口本体110受热膨胀,该隔热垫片111发生一定弹性形变以提供该胶道口本体110膨胀的空间,并且该隔热垫片111可避免该胶道口本体110之热量传导至该模仁200上而导致热能损失,另外,该间隙的消除,可避免于该间隙上留下残料,从而可避免于产品300上出现黄纹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包括热胶道系统和模具模仁,该热胶道系统嵌设于该模仁中,该热胶道系统包括胶道口本体及其活动连接的阀针,该阀针配合该模具模仁成型产品,其特征是,该胶道口本体和模仁之间设置有隔热垫片,该胶道口本体、隔热垫片、模仁依次紧密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具浇注结构,包括热胶道系统和模具模仁,该热胶道系统嵌设于该模仁中,该热胶道系统包括胶道口本体及其活动连接的阀针,该阀针配合该模具模仁成型产品,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