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的包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822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钛白粉的包膜方法。所述包膜方法包括采用低碱度的偏铝酸钠进行锆铝包膜、硅铝包膜和单铝包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得的包膜产品性能良好,特别是产品亮度得以提高,并且从源头上降低了酸类物质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包膜方法包括采用低碱度的偏铝酸钠进行锆铝包膜、硅铝包膜和单铝包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得的包膜产品性能良好,特别是产品亮度得以提高,并且从源头上降低了酸类物质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利用低碱度偏铝酸钠对钛白粉进行包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偏铝酸钠化学沉积氧化铝对钛白粉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善钛白粉的颜料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因此,偏铝酸钠被广泛地用于钛白粉包膜。目前,生产上所采用的均为工业偏铝酸钠,其碱度较高(nNa2():ηΑ12ω>3),其中含有大量氢氧化钠,在化学沉积中需要使用较多的酸类物质中和,中和后产生大量盐类废物,导致原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此外,工业偏铝酸钠的生产时间周期长(反应时间>3h),造成对设备的损害和大量能耗,影响其工业应用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低碱度偏铝酸钠进行钛白粉包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钛白粉浆料,以使浆料中的TiO2浓度为280~300g/L,pH值为9.0~10.0,温度为40~60°C;b、加入硫酸锆,控制浆料的pH值为2.0~3.0,温度为40~60°C,搅拌;c、加入硫酸铝,控制浆料的PH值为2.0~3.5,温度为50~70°C,搅拌;d、加入稀释至浓度为95~105g/L的偏铝酸钠,控制浆料的PH值为3.0~4.5,温度为40~70°C,搅拌;e、加入稀释至浓度为95~105g/L的偏铝酸钠,控制浆料的pH值为9.0~10.0,温度为60~90°C,搅拌;f、加入硫酸铝,控制浆料的pH值为6.0~8.0,温度为60~90°C,搅拌;其中,所述偏铝酸钠采用以下制备工艺制得: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加热至沸腾,待所得混合液由浑浊逐渐变澄清,继续保持沸腾20~30min,得到偏铝酸钠,所述偏铝酸钠中nNa2():nA1203为1.25~1.3,所述偏铝酸钠的浓度以Al2O3计大于300g/L。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硫酸锆的浓度以ZrO2计为100~130g/L,加入量以ZrO2计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0.4~0.6% ;所述硫酸铝的浓度为90~110g/L,所述步骤c中硫酸铝的加入量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1.0~1.4%,所述步骤f中硫酸铝的加入量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0.2~0.4% ;所述步骤d中的偏铝酸钠的加入量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0.3~0.6% ;所述步骤e中的偏铝酸钠的加入量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 1.0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硫酸锆的加入时间为40~60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所述步骤c中硫酸铝的加入时间为20~40min,搅拌时间为15~20min ;所述步骤d中偏铝酸钠的加入时间为20~40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所述步骤e中偏铝酸钠的加入时间为90~120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所述步骤f中硫酸铝的加入时间为20~40min,揽祥时间为60~9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钛白粉浆料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将浆料的PH值调节至9.0~10.0 ;b、向浆料中加入硅酸钠,以将浆料的pH值控制为10.0~10.5,温度控制为70~90°C ;c、先调节浆料的pH值至9.6~9.8,再将浆料的pH值调节至9.2~9.4,熟化;d、向浆料中并流加入盐酸和稀释至浓度为95~105g/L的偏铝酸钠,以将浆料的pH值控制为9.0~10.0,并浆料的温度控制为70~90°C,熟化;e、调节浆料的pH值为6.0~8.0,熟化;其中,所述偏铝酸钠采用以下制备工艺制得: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加热至沸腾,待所得混合液由浑浊逐渐变澄清,继续保持沸腾20~30min,得到偏铝酸钠,所述偏铝酸钠中nNa2Q:nA1203为1.25~1.3,所述偏铝酸钠的浓度以Al2O3计大于300g/L。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20%,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以SiO2计为190~220g/L,加入量以SiO2计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1.0~3.0%,所述盐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6~10%,所述偏铝酸钠的加入量以氧化铝计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时间为5~lOmin,所述步骤b中的硅酸钠的加入时间为15~20min,所述步骤d中盐酸和偏铝酸钠的加入时间为60~90min,所述步骤C、步骤d和步骤e的熟化时间均为60~9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钛白粉浆料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将浆料的PH值调节至9.0~10.0 ;b、向浆料中并流加入的盐酸和稀释至浓度为90~110g/L的偏铝酸钠,以将浆料的pH值控制为9.0~10.0,温度控制为70~90°C,熟化;c、调节 浆料的pH值为6.0~8.0,熟化;其中,所述偏铝酸钠采用以下制备工艺制得: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加热至沸腾,待所得混合液由浑浊逐渐变澄清,继续保持沸腾20~30min,得到偏铝酸钠,所述偏铝酸钠中nNa2Q:nA1203为1.25~1.3,所述偏铝酸钠的浓度以Al2O3计大于300g/L。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20%,加入时间为5~lOmin,所述步骤b中的盐酸和偏铝酸钠的加入时间为60~90min,所述盐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6~10%,所述偏铝酸钠的加入量以氧化铝计为钛白粉浆料中TiO2质量的2~3%,所述步骤b和步骤c的熟化时间均为60~9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偏铝酸钠碱度较现有偏铝酸钠的碱度低,制备时间缩短,减轻了对设备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时间长所导致大量能源和人力的浪费,且能较长时间保存;所得偏铝酸钠应用于钛白粉包膜工艺后,包膜产品颜料性能和应用性能均不低于现有工业上所采用的商品偏铝酸钠,特别是产品亮度得到了提高,并且从源头上降低了酸类物质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首先需要制备低碱度偏铝酸钠,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加热至沸腾,待溶液体系由浑浊逐渐变澄清,继续保持沸腾20~30min,得到偏铝酸钠,所述偏铝酸钠中nNa2Q:nA1203为1.25~1.3,所述偏铝酸钠的浓度以Al2O3计大于300g/L。其中,混合液由浑浊变澄清的过程反映了反应的进程,变澄清代表反应已基本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白粉的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钛白粉浆料,以使浆料中的TiO2浓度为280~300g/L,pH值为9.0~10.0,温度为40~60℃;b、加入硫酸锆,控制浆料的pH值为2.0~3.0,温度为40~60℃,搅拌;c、加入硫酸铝,控制浆料的pH值为2.0~3.5,温度为50~70℃,搅拌;d、加入稀释至浓度为95~105g/L的偏铝酸钠,控制浆料的pH值为3.0~4.5,温度为40~70℃,搅拌;e、加入稀释至浓度为95~105g/L的偏铝酸钠,控制浆料的pH值为9.0~10.0,温度为60~90℃,搅拌;f、加入硫酸铝,控制浆料的pH值为6.0~8.0,温度为60~90℃,搅拌;其中,所述偏铝酸钠采用以下制备工艺制得:配制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加热至沸腾,待所得混合液由浑浊逐渐变澄清,继续保持沸腾20~30min,得到偏铝酸钠,所述偏铝酸钠中nNa2O:nAl2O3为1.25~1.3,所述偏铝酸钠的浓度以Al2O3计大于300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波伍良英陆平杜剑桥杨仰军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