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坯成型模具及用该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536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圆柱环形石膏模,所述底座中心开有圆形排浆孔,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圆形排浆孔的圆心在一条垂直线上。圆柱环形石膏模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该模具结构简单、脱模容易、不易损烂、能够同时成型若干个环形坯,既节约空间又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模具
,公开了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圆柱环形石膏模,所述底座中心开有圆形排浆孔,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圆形排浆孔的圆心在一条垂直线上。圆柱环形石膏模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该模具结构简单、脱模容易、不易损烂、能够同时成型若干个环形坯,既节约空间又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模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陶瓷坯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防止陶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后期龟裂。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和试验陶瓷坯釉适应性常用的方法是:用坯泥浆成型一个环形坯体,烘干后在环形坯环状外侧施釉,置窑炉烧成后,在环边沿用铅笔刻两个距离为3cm的记号,在两个记号之间轻轻把环敲断,如两刻度点距离为2.85?2.95cm之间的表明釉层受到的是坯体的微压应力,坯釉结合性良好,不易出现后期龟裂;如两刻度点的距离大于3cm釉层受到坯体的张应力,产品容易产生后期龟裂。上述环形坯成型一般采用实心注浆,利用两块凹凸中空石膏模成型,又称双面注浆。其缺点是工作效率低,成型出坯困难,容易损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圆柱环形石膏模,所述底座中心开有圆形排浆孔,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圆形排浆孔的圆心在一条垂直线上。优选地,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为一个。一次可以成型一个环形坯。优选地,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为至少两个,自下而上依次叠起。一次可以成型至少两个环形坯,提高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圆柱形树脂底座。优选地,所述圆柱形树脂底座直径为18?22cm,高为2?4cm ;所述圆形排衆孔直径为2?4cm ;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高为2?4cm,圆环内径为11?15cm,圆环外径为18?22cm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预先堵住排浆孔,将坯泥浆注满圆柱环形石膏模内部空腔;(2)圆柱环形石膏模内壁处预先形成泥坯,待泥坯厚度为2?6_时,打开排浆孔,排出多余泥浆,形成环形泥坯;(3)待环形泥坯收水至撬开不变形且粘在圆柱环形石膏模内壁时,将圆柱环形石膏模撬开,环形泥坯干燥后自然脱落,得到环形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与实心注浆模具相比,本专利技术环形坯成型模具结构简单、脱模容易、不易损烂、能够同时成型若干个环形坯,既节约空间又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与实心注浆相比,又称作空心注浆,先将坯泥浆注满圆柱环形石膏模内部空腔,加料方便、快捷;待泥坯厚度为2?6mm时,将空腔中心多余泥浆排出,即可形成环形泥坯,将圆柱环形石膏模撬开,待环形泥坯干燥脱落就得到环形坯,能够同时成型多个环形坯,脱模属于自然干燥脱落,不易损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模具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模具的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模具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模具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4: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包括圆柱形树脂底座10和圆柱环形石膏模20,圆柱形树脂底座10中心开有圆形排浆孔30,圆柱环形石膏模20放置在圆柱形树脂底座10上,圆柱环形石膏模20圆环的圆心与圆形排衆孔30的圆心与在一条垂直线上。圆柱形树脂底座10直径为18?22cm,高为2?4cm ;圆形排浆孔30直径为2?4cm ;圆柱环形石骨模20高为2?4cm,圆环内径为11?15cm,圆环外径为18?22cm。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用胶塞预先堵住排浆孔30,将坯泥浆注满圆柱环形石膏模20内部空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圆柱形树脂底座10放置在支架上,方便排浆孔30堵住与打开,并方便泥浆从排浆孔30排出。(2)圆柱环形石膏模20内壁处预先形成泥坯,待泥坯厚度为2?6mm时(一般需要10?15分钟),取下胶塞打开排浆孔30,排出多余泥浆,形成环形泥坯;(3)待环形泥坯收水至撬开不变形且粘在圆柱环形石膏模内壁时(当泥坯表面光面消失时),将圆柱环形石膏模20从底座10上撬开,环形泥坯干燥后自然脱落,得到环形坯。得到的环形还一般其圆环壁厚为2?6mm,夕卜径为11?15mm,高为2?4cm。实施例2参见图1、2、5、6:—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包括圆柱形树脂底座10和圆柱环形石膏模20,圆柱形树脂底座10中心开有圆形排浆孔30,圆柱环形石膏模20为至少两个且自下而上依次叠起放置在圆柱形树脂底座10上,圆柱环形石膏模20圆环的圆心与圆形排浆孔30的圆心与在一条垂直线上。图5、图6中,圆柱环形石膏模20为四个,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圆柱环形石膏模20的个数。圆柱形树脂底座10直径为18?22cm,高为2?4cm ;圆形排浆孔30直径为2?4cm ;圆柱环形石骨模20高为2?4cm,圆环内径为11?15cm,圆环外径为18?22cm。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用胶塞预先堵住排浆孔30,将坯泥浆注满圆柱环形石膏模20内部空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圆柱形树脂底座10放置在支架上,方便排浆孔30堵住与打开,并方便泥浆从排浆孔30排出。(2)圆柱环形石骨模20内壁处预先形成泥还,待泥还厚度为2?6mm时(一般需要10?15分钟),取下胶塞打开排浆孔30,排出多余泥浆,形成环形泥坯;(3)待环形泥坯收水至撬开不变形且粘在圆柱环形石膏模内壁时(当泥坯表面光面消失时),自上而下将圆柱环形石膏模20依次撬开,环形泥坯干燥后自然脱落,得到环形坯。得到的环形还一般其圆环壁厚为2?6mm,夕卜径为11?15mm,高为2?4cm。与实心注浆模具相比,本专利技术用于成型环形坯的模具结构简单、脱模容易、不易损烂、能够同时成型若干个环形坯,既节约空间又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上述模具制作环形坯的方法,与实心注浆相比,可以称作空心注浆,先将坯泥浆注满圆柱环形石膏模内部空腔,加料方便、快捷;待泥坯厚度为2?6mm时,将空腔中心多余泥浆排出,即可形成环形泥坯,将圆柱环形石膏模撬开,待环形泥坯干燥脱落就得到环形坯,能够同时成型多个环形坯,脱模属于自然干燥脱落,不易损烂。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专利技术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圆柱环形石膏模,所述底座中心开有圆形排衆孔,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圆形排衆孔的圆心在一条垂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为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为至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圆柱环形石膏模,所述底座中心开有圆形排浆孔,所述圆柱环形石膏模圆环的圆心与所述圆形排浆孔的圆心在一条垂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雪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